智慧的結晶:銅器的內涵之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拉伯雷的《巨人傳》中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一艘海船在漂滿浮冰的洋面上顛簸行駛,面臨著沉沒的危險。

突然,船上的旅客聽到一片嘈雜的聲音。

聲音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中間還夾雜著戰爭的喧囂與咆哮。

號角森森,戰馬嘶鳴,可旅客們的眼前卻連什麼也看不到。

膽小鬼巴汝奇十分害怕,船上的舵手向他解樣說:在北極,冬天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血腥的戰爭,所有飄浮在空氣中的喧鬧、語言和聲響都被冰凍起來了,成了厚厚的冰塊。

現在到了春天,冰塊解凍了,這些喧鬧、語言和聲響全都釋放出來。

奇怪的是這些語言冰團都按各自類別帶有不同的顏色,例如善意的謊言都是白色,下流話一律都是黃色的等等。


在驚嘆拉伯雷驚人的想像力的同時,對把古人的聲音用「冰凍」的方式儲存起來的技術,我也不禁為之神往。

中國的上古時代、先秦時代,留下的史料極其有限,而且中國古代史官曆來不重視細節描寫,只記梗概,一場大戰往往只有寥寥數筆,於緊要處卻已戛然而止,讓讀者往往心癢難熬。

然而,令我備感欣慰的是,還有文化內涵極高的青銅器得以保存下來,它們就像古人「冰凍」的語言與塵封的智慧。

在我們研究它們的時候,依稀能夠聽到古人的聲音,一點一點地揭開那個時代的神秘面紗,還歷史以本來的面目。

銅鐘與隱形飛機

隱形飛機是一種能躲避雷達偵測的先進武器,但在研發過程中曾遇到過許多難題,其中飛機上的電池波天線之一,即微波反射器的鋸齒形邊緣設計,就困擾了工程師們很久。

而中國古時候的鐘匠們為達到控制音色,以求聲音完美,也被鍾緣問題困擾了許多年,經過不斷嘗試將鍾緣形式加以變化改進,才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荷花瓣形緣口。

所以銅鐘的荷花瓣形緣口並不是簡單的裝飾,它實際上是解決了聲波傳送的大問題。

可以說鐘的緣口就是鐘的天線,其聲波原理與隱形飛機的抗電磁微波原理具有共同的物理特性。

台灣學者厲名強先生正是受到了曾侯乙編鐘和永樂大鐘的啟發,在美國提出了借鑑鍾緣口原理改進隱形飛機微波反射器形式設計的觀點,獲得成功,轟動一時。

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就這樣融入了現代的高科技產品中。

銅佛像的起源

佛教早期並無造像,也不主張造像,因為當時的佛教徒認為:佛陀是人天之師,因此不能以普通人類的形象來表現佛陀的形體和相貌。

在「佛相不可顯現」的傳統思想影響下,早期佛教藝術品中,當需要表現佛陀的存在時,一般用佛的腳印,或是象證佛的智慧的菩提樹(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成道,因此佛教把菩提樹作為佛的智慧的象徵)作為佛的標記,有時候則直接以空白來表示佛所存在的空間。

在一些表現釋迦牟尼一生(即佛傳)的佛教藝術作品中,往往以蓮花代表釋迦牟尼的誕生,以菩提樹代表佛的成道,以法輪代表佛的說法,以佛塔代表釋迦牟尼的涅槃(去世)。

佛像的出現,是在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執政時期。

阿育王信奉佛教,將佛教奉為國教,還派遺了許多佛教徒向世界各地傳播佛法。

這一時期,有一些佛教徒們覺得,在表現佛陀一生經歷的雕刻或繪畫等藝術作品中,僅以空白,或是蓮花、菩提樹等象徵物來表現佛陀本身,己經顯得力度不夠了。

於是,古印度的佛教徒們吸收了希臘藝術的表現形式,開始了以人的形象來直接表現佛陀的容貌和身體。

兩漢之際,印度佛教傳入中國。

據《高僧傳》記載,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劉莊有天晚上夢見金人從空中飛來,於是派遭郎中蔡愔、博士弟子蔡景等人,前往天竺(今印度)求佛,蔡愔等人在天竺遇見了名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應邀先後來到漢地宣講佛法,住在漢明帝特地在洛陽為他們修建的白馬寺,這段故事史稱「白馬馱經」。

從此,佛教開始在內地興起。

中國最早的造像活動是從東漢中晚期開始,而最旱的佛像是從印度、西域等地傳入。

我國古代的藝術工匠立足於中國傳統工藝,兼收並蓄,開創了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的造像藝術。

東漢末年,下邳相笮融造了一座可容三千人的大佛寺。

並「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彩」,一般認為這便是金銅佛造像,其也是中國古代寺廟造像的最早記載。

銅鏡中的特種工藝鏡

古代銅鏡除了精美、古樸的優點之外,還有尋常人不會想到的工藝價值和科學價值,比如照明膽鏡、「透光」鏡等,其不僅是鏡子,還有別的用途。

照膽鏡 《西京雜記》載:「高祖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

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疾病之所在。

「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

秦皇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後羽將以東,遂失所在。

後人頌斷獄之神明者日『秦鏡』,即本此。

這是一則關於銅鏡的傳說。

漢高祖入咸陽後巡視咸陽的宮殿,發現一面神奇的秦代鏡子,它能照到人的心裡去,這個人的心紅心黑、五臟六腑有沒有毛病,通過這個鏡子都可以看個一清二楚,據說如果有哪個宮女不守規矩,心動思春的話,秦始皇通過這個鏡子就知道了,然後把她處死。

後來項羽焚燒阿房宮,這面鏡子就不知所蹤了。

古時候官府斷案的大堂上,都掛有「秦鏡高懸」、「明鏡高懸」之類的匾額,就是來源於這斷掌故。

謎一樣的透光鏡 我國銅鏡的製作由於有深遠精湛的青銅工藝為基礎,有著極其璀璨的成就。

不但鏡面清晰,照人如畫,鏡背紋飾之細膩,銘文之雋永亦為人們所稱道。

除此之外,更有些鏡子呈現出一種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古今中外人士都感到迷惑難解的「透光鏡」。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西漢「見日之光」銅鏡,就是這種存世極罕的鏡中珍品之一。

此鏡直徑7.4厘米,凈重僅50克。

鏡面微微凸起,背面有突起的圓形鏡鈕,圖案花紋分內區和外區兩部分,內區為八曲邊弧紋,外區是一圈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字之間夾或「<>」形符號,銘文內側有極細的踞齒紋,最外圈為寬邊。

鏡面鋥亮平滑,光可鑑人,是典型的西漢銅鏡式樣。

它的奇妙之處在於,在日光或聚光燈照射鏡畫時,能將鏡背的花紋和文字一一映現在牆上,就好像光線穿透了銅鑄的鏡身而直接投影在牆上似的,故稱之為「透光鏡」。

其實,金屬是不透光的,那麼這種透光效應是怎麼產生的呢?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探索過銅鏡透光之謎。

如隋末唐初的王度在《古鏡記》中說:「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黑入影內,纖毫無失。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也寫有《透光古鏡歌》(原跡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古鏡透光的情形很清楚地點了出來。

宋代周密的《雲煙過眼錄》則把當時藏有此類鏡子的人一一介紹了出來。

其他如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方以智、清代的徐元潤也都撰文探索透光鏡的謎底,認為是用鑲嵌方法使銅鏡透光的。

但用此種方法鑄出的鏡子,表面必然會留下填補或鑲嵌痕跡,又如何照人呢?何況古鏡很薄,很難再施以鑲嵌,而真正的「透光鏡」正面是光潔無痕的。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已從金屬的「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悟出了部分緣由,但他仍不能解釋為什麼大部分銅鏡均不透光,只有少數鏡子有此現象。

唐人小說《古鏡記》中乾脆把這種透光鏡說成是可使妖怪現形的神奇之物,日本人和歐洲人則驚奇地稱之為「魔鏡」。

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上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和有關科技工作者合作研究,經多次模擬試驗,終於揭開了蒙在透光鏡上的神秘面紗。

原來製造透光鏡的關鍵有兩點:一是鑄造過程中的冷卻凝固工藝;另一個是研磨拋光工藝。

銅鏡在澆鑄後迅速冷卻時,鏡背的花紋凹凸處不均勻地凝固收縮,鏡面就會產生與鏡背相應的輕微起伏,在物理上稱為微觀曲率,肉眼難以覺察。

鏡面研磨拋光時,又會產生新的彈性形變,便進一步增添了鏡面的起伏。

因此,當日光或聚光燈直接照射在輕微凹凸的鏡面上,折射在牆上的圖像就會有不同層次的亮度,呈現出與鏡背相同的圖像,產生了所謂的「透光」效應。

西漢以後,雖然青銅鏡的鑄造長盛不衰,而透光鏡卻就此絕響了。

因此,具有透光效應的西漢銅鏡備受珍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漢黑科技——透光鏡

大漢王朝綿延四百年,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個時代。大漢王朝征伐四夷,開疆拓土,依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王莽的遊標卡尺、中山靖王的長信宮燈、記里鼓車等黑科技盡人皆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另一個神...

漢代青銅鏡歷史底蘊與文化價值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