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小墓中出土800枚竹簡,秦始皇的棺材板壓不住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93年10月,對湖北荊門市郭店村附近戰國時期楚國墓葬群的發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令整個國內考古學界甚至國際學界都振奮不已。

在這幾座規格較低的戰國古代墓葬中,以郭店一號楚墓發掘出的文物最具歷史文化和學科研究價值。

也許這在一般人看來難以理解:墓葬中發掘出的800片竹簡,緣何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又緣何令考古學家痴迷狂喜。

郭店楚簡部分

其實,先於戰國楚簡發掘出土的,是一具保存完好的戰國女屍,同樣是出於一座低等級的戰國楚貴族墓葬。

當年,有關部門接到荊門市紀山村民的報警電話,村民反映郭家崗有一座古墓被盜掘,接到電話後,警方協同考古專家來到現場。

因墓葬密封環境已經被打破,為保護古墓和墓中文物,專家們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

而就在對戰國女屍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一切塵埃落定之時,相關部門又接到了一通報警電話,聲稱郭店村一處古代墓葬上出現了一個盜洞,疑似受到盜掘。

警方和考古專家一點不敢怠慢,迅速趕往現場,對現場盜洞進行勘查分析並展開發掘工作。

經過勘察,考古專家斷定該處墓葬與戰國女屍墓年代、規制相近,大致同屬戰國後期楚國貴族墓葬。

盜洞向下延伸數米,並沒有打到墓室和主棺槨,這總算令在場的文物工作者送了一口氣。

開棺工作順利展開,更令文物科考專家們欣喜的是,墓葬呈現出「清水墓葬」的特徵,更加證明了古墓並沒有遭受實質性的破壞。

郭店一號楚墓遺址

什麼是「清水墓葬」呢,簡單地說,就是墓葬在原始封閉狀態下,水蒸氣自然凝結成水下落,堆積在墓室和主棺槨內而形成的墓葬狀態。

一般而言,形成並保持這種狀態的墓葬,佐證了這座墓葬並未受到後天的外力入侵破壞。

不僅如此,水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絕空氣,促進了墓葬內文物的保存。

這時候,眼尖的考古專家注意到清水中慢慢浮上來一片竹簡,這又令在場人員精神為之一振。

在對墓葬的搶救性發掘及後期的文物清點工作結束後,方才得知,墓葬共出土文物包括804枚楚簡,部分玉器、青銅器、漆器等,種類繁多。

這已經大大超出了考古專家們先前的預料,如此眾多的文物出自這座小型貴族墓葬,尤其是墓中的800多枚竹簡,更是具有無可比擬的考古學科價值。

楚國箭鏃

在對出土的804枚楚國竹簡的處理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其中有字竹簡計730枚,共13000多字,可想而知,這對研究先秦時期楚國的社會風貌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而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展開,專家們如獲至寶,甚至狂喜。

因為他們發現,竹簡上共記載了16篇先秦時期的文獻,內容涉及儒道兩大學派,除三篇面世外,其餘十三篇都是未傳世,世人們首次得見的先秦作品!

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的玉帶鉤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鞏固思想統治而發起了焚書坑儒暴行。

在這次運動中,除卻秦國境內的文學作品和極少數流傳廣泛的作品外,其餘文獻作品全部被焚毀失傳。

而這座楚國墓葬年代居於戰國後期,墓中的許多作品因提前「入土封存」而幸免於難。

這些竹簡上的作品文獻,填補了先秦時期考古工作領域的空白,更為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最有意思的是,墓葬中出土的竹簡上記載了完整的道家經典《老子》全文,而與後世流傳的五千言不同,它僅僅有兩千字。

不難推測,後世流傳的五千言版本,是在原始版本基礎上進行的有目的性的增刪而成。

因此,後世所知的先哲老子的許多觀點,可能已經或多或少的背離了其本人最初的學術思想,它經過了後人的「加工」。

先哲老子雕像

1997年,郭店楚墓的發掘報告正式發表,即引起國內外考古學界的探討研究熱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第一濕屍」戰國女屍

戰國女屍1994年5月在湖北省荊門市紀山楚墓發現,它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所發現的第一具外形、骨骼保存基本完整的戰國女屍,距今已有2300年,比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女屍和江陵鳳凰山出土的西漢男屍至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