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一個王朝的背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源於太行山東麓的洹河,是我國北方的一條小型水系。

多少個紀元,她靜靜地流淌在豫北平原,宛如一名裸臥的少女,冰肌玉膚,睡意矇矓。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依偎在洹河懷抱的豫北重鎮安陽,曾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王朝的都邑所在地。

這個王朝便是商朝。

商王朝在安陽的都邑,被稱為殷墟。

巨大的宮殿、恢宏的宗廟、氣勢磅礴的王陵,描繪出一幅壯闊的畫面。

殘斷的甲骨卜辭,雖然常常只存留隻言片語,但仍然可讀出百轉柔腸。

公元前1046年,當西周王朝的歷史車輪碾過豫北大地的時候,殷商成為過去,都邑淪為廢墟。

然而正如一位學者所說,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

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因此廢墟是起點。

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我們,挾帶著廢墟走向現代、走向未來。

殷墟,值得我們永遠關注。

殷墟博物館是一座以「中國商文明」為主題的精品館。

它坐落在甲骨文的故鄉、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遺址內。

博物館主體建在現代地表以下,占地約5000平方米。

古老的洹河從其東側蜿蜒流過,兩岸樹木蔥蘢,風景秀麗。

博物館陳列圍繞「文明」這一核心概念設計。

它選取考古學關於「古文明通常具有城邑、冶金術、文字以及發達的禮制『四大物化表征』」的理論,將陳列分為5大板塊,即5個展廳。

分別是:

大邑商廳(第一展廳):表現商王朝都邑安陽殷墟的城市面貌。

青銅器廳(第二展廳):表現商王朝發達的冶金術。

玉器廳(第三展廳):表現以商王朝玉器為代表的禮制。

甲骨文廳(第四展廳):表現商王朝成熟的文字。

特展廳(第五展廳):陳列「司母辛鼎」等國之重器。

從綠草如茵的地面行至地下博物館入口,需要經過一條「回」形走廊。

這條走廊被賦予了時間概念:假定地面為「當代」,在走廊內側用青石鋪成一條「時間線」,將中國歷史按歷朝歷代逆時示出,從公元1911年直至公元前1046年。

人們沿著這條「歷史走廊」逆行中國歷史,最終「進入商王朝」。

展廳內的故事圍繞文物展開。

一、「玄鳥生商」

《詩經》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

這一美麗的傳說與甲骨文中商人祖先「王亥」的描述相印證。

甲骨卜中的「亥」字,總與「鳥」的造型連在一起,表明「玄鳥生商」並非後人的杜撰,而是商人自己對祖先起源的神秘描述。

「大邑商廳」利用太陽光線的穿透效果,將甲骨文中「鳥」、「亥」相連的文字鏤刻在貼有茶色薄膜的玻璃牆面,巧妙地表現了這一故事:任何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只要參觀者在中午12點前走進展廳,即可看到一排帶有「鳥」造型的神秘文字被陽光投影到地上,讓人聯想起商代人意念中的神鳥。

二、商人到底什麼模樣

無論是商族死亡平民的人骨體質人類學測量,還是考古發現的商人「人像」寫實藝術品,均表明商人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

他們與今天的你和我沒有人種的區別。

但商代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

商王及王室成員位於社會最頂層,其次是各族的「族尹」(相當於族長)和各級官吏,再次是各族普通族眾。

不同社會階層的成員,衣著並不相同。

大邑商廳中陳列了一件陶制人頭(2003年孝民屯村西M9出土,長3.6厘米、寬2.4厘米)。

該件陶制人頭被放置在一個獨立展櫃內,每當參觀者走近展櫃觀看時,會自動觸發感應器,於是展櫃正面將出現這件文物的電腦動畫,並伴隨著地道的「安陽話」:「你好,我的名字叫子商。

子商這個名是考古學家給我取的。

我原本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可惜給忘了。

2003年我來到你們這個世界……」

三、一片甲骨驚天下

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方塊字,因刻在龜甲、獸骨上而得名。

殷墟已出土刻辭甲骨約15萬片,記有5000餘單字,卜辭10餘萬條,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等各方面。

殷墟博物館甲骨廳陳列的甲骨近100片。

其中90%以上刻有卜辭。

甲骨文內容龐雜。

但其基本內容包括有祭祀、征伐、田獵、天象等類。

文字廳中的「甲骨文內容分類解讀」提供了甲骨文原文、隸定、中文解讀、英文翻譯,可供參觀者細心咀嚼。

例如當年羅振玉收藏的甲骨中,有一片記錄著商王朝與西北強族的關係。

這片甲骨顯示:在不足30天的時間內,分別有名叫長友角、又妻竹、止嘎的3個人報告了4次西北工方、土方入侵的報告。

強敵入侵還引發當地百姓逃亡。

四、婦好:無法塵封的美麗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商王朝是頻繁用兵的社會。

戰爭不僅是男人的事情,無情的殺伐也將女人卷了進來。

有位美麗的女子,名叫「婦好」,考古學家在甲骨文中發現有關她的諸多記載。

她是商王武丁的諸多妻妾中的一個,但她絕不是普通的一個。

有人說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將軍,也有人說她是中國最早的女祭師。

出土於殷墟,後來流失到英國的一片甲骨這樣記錄婦好的事跡: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囗。

這條卜辭說的是在「辛巳」這天,商王占卜是否派遣婦好已有的3000兵員,另徵召10000名壯卒去攻打敵方。

在商代,『登人』即徵召兵卒,是王朝最高統帥的職權,婦好作為商王的配偶,常常行使這一職權。

據卜辭統計,婦好參加過對羌方、土方、巴方和夷的一系列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她還協助商王主持過祭祀,並且常常伴隨武丁外出狩獵。

這位幹練、美麗、功勳卓著的奇女子先於武丁辭世。

武丁以隆重的禮儀厚葬了這位愛妾。

1976年,這位非凡的女性在地下長眠3000年後,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這座墓葬被稱為「婦好墓」,是殷墟迄今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墓葬。

墓葬長5.6米、寬4米、深7.5米,面積22.4平方米。

由於生前深得武丁寵愛的緣故,伴隨她的香軀埋入地下的,僅青銅器就重達1.6噸。

其中青銅容器200餘件,玉器755件,寶石製品47件。

殷墟博物館陳列了婦好墓的大量文物,包括公認的國之重器「司母辛鼎」。

五、青銅甗里的頭骨

商人戰勝敵對部族後,將敵方首領的頭放在青銅容器中蒸煮,這是過去不曾知道的故事。

考古隊第一次發現青銅甗(音yǎn)內裝有人頭是在1984年,當時以為是偶然現象,沒有深究。

1999年,殷墟再次發現了青銅甗內裝有人頭的例子。

甗是商代常用蒸煮器,分上下兩截,上層是甑(音zèng,古代炊具,底部有許多小孔)、下層是鬲(音lì,相當於灶),中間有帶孔的箅子。

使用時將下層的水煮沸,蒸汽上升,上層的食物便被蒸熟。

殷墟博物館證實商王朝曾經獵殺人頭後,置於青銅甗中蒸煮。

其中的含義,十分沉重。

六、晶瑩剔透的玲瓏美玉

商人酷愛玉器。

殷墟大量商墓中的墓主人以玉器為隨葬品。

特別是商代貴族死後,廣泛使用玉器陪葬。

殷墟博物館展出玉器100餘件,包括禮器、儀仗、工具、用具、裝飾品、藝術品、雜器等不同品類。

飾品是商代玉器中的大宗,約占總數的30%。

以龍、虎、鳥、魚、兔、獸面以及璧、環、璜、玦(音jué,半環形玉器,有缺口)、柄形飾為主,而以鳥形飾最多,其次是魚形飾。

七、商王朝與殷墟

根據中國古文獻記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朝為夏,隨後是商。

商王朝的創立者稱為「湯」,湯立國後傳承17代31王,自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046年,歷經550餘載。

商王朝控制的地域大致以今天中國河南省為中心併兼及鄰近地區。

不同時期,勢力範圍略有伸縮。

商王朝的都邑曾數度遷徙。

公元前1300年前後,第20位商王盤庚將都邑遷至河南安陽,歷200多年直至亡國,商都不再遷徙。

安陽因此成為商王朝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的都邑。

這座都邑,今天被人們稱為「殷墟」。

清末以來,殷墟不斷有商代文物出土。

1928年,中國政府第一次派學者前往殷墟,拉開殷墟科學發掘的序幕,至今殷墟的發掘仍在進行。

殷墟成為我國眾多古遺址中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揭露面積最大的遺址。

八、殷墟遺址的身世

1899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現代金石學家收藏。

1908年,學術界確認甲骨系安陽殷墟所出。

1928年,學術界首次正式對殷墟進行科學發掘。

1934年,發現商王朝的王陵區。

1936年,發現保存有1.6萬餘片帶字甲骨的大型甲骨坑,被稱為「世界最古老檔案 」。

1939年,安陽村民從地下掘出司母戊大鼎。

1961年,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發掘保存完整的婦好墓。

1983年,中國古都協會將殷墟列入中國七大古都。

1999年,東北外緣鑽探出面積達4.7平方千米的商代土城。

2000年,考古界評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殷墟名列第一。

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將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確認了殷墟作為「具有普遍和突出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地位。

作者簡介······

唐際根,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英國倫敦大學(UCL),考古學博士。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

殷墟坐落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部,這裡曾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一度在此開創了晚商盛世。武王滅商之後,遭受重創的大邑商迅速走向沒落,最終淪為廢墟。繁盛一時的殷商王朝僅在典籍中留下隻言片語,諸多歷史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