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境內原來有這麼多考古遺址公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自治區文物局6月7日消息稱,內蒙古首次在全區範圍內評選出10個考古遺址公園,此外,興隆窪遺址、崗噶遺址、豐州城遺址、南寶力皋遺址、雞鹿塞遺址、嘎仙洞遺址、城壕遺址、紅山遺址、遼代貴妃墓遺址、祖州城遺址10個遺址被列入自治區考古公園立項名單。

【關鍵詞】中國北方地區舊石器時代石器製造場

大窯遺址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境內的大窯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著名的舊石器時代石器製造場,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距今為50萬年。

大窯遺址延續的年代很長,地層剖面清楚,出土石器很有特點,代表一個新的舊石器文化,被命名為「大窯文化」。

2015年內蒙古博物院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人員,對大窯遺址的2處古代洞穴遺址以及出土的石器、動物化石等文物,進行整理、研究與再發掘,新發現70餘件人工打制石器。

其中再發掘的兩處洞穴,為草原先民遠古人類的生活居住地點,大窯11號洞穴遺址出土人工打制石器品27件,25號洞穴遺址出土人工打制石器品49件。

【關鍵詞】挖掘出土文物萬餘件

土城子遺址位於和林縣城北12公里,是漢代至唐代的古城遺址,總面積約3.49平方公里。

土城子遺址及出土遺物為研究內蒙古中部地區的歷史地理、民族間經濟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考古人員在土城子城內發掘面積 3700平方米,城外勘探古代墓葬2000多座,發掘自春秋晚期至遼金元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墓葬1680座,其中春秋晚期10座、戰國中晚期1023座、秦漢時期357座、魏晉時期51座、唐代186座、遼金元5座、年代不詳的48座。

出土有銅器、鐵器、玉器、陶器、木器、漆器、銅錢等各類器物共計10000餘件。

【關鍵詞】體現蒙元文化特色的文化遺址

燕家梁遺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燕家梁村南側台地上,東西長650米,南北寬600米,約占地40萬平方米。

中國城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邢晨聲認為,燕家梁遺址是我國民居城鎮遺址發掘最大規模、保護最為完好、出土文物最富集的體現蒙元文化特色的文化遺址。

文化專家介紹說,燕家梁遺址考古發掘規模較大,發現了交錯的道路、布局有致的房址,特別是在發掘區中部發現了保存較好的酒肆客邸區以及大量的墨書題記,加之許多精美文物的出土,為研究元代村鎮、驛站的位置布局、經濟形態及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詳實可靠的實物資料,是內蒙古乃至我國繼集寧路古城遺址發掘後元代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關鍵詞】中國文明起源多元一體論的佐證

哈克遺址距今4000至7000年,是以海拉爾區哈克鎮內發現的新石器時期、細石器為代表的古遺址而命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哈克文化」。

在這一地區挖掘出土的室韋古墓群,進一步證明了呼倫貝爾是蒙古族的發祥地;這裡出土距今1000年歷史的弓箭,號稱「天下第一弓」。

哈克遺址的深入研究及開發,為探尋遠古時期中國北方狩獵、遊牧民族形成與發展,證實呼倫貝爾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搖籃,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哈克遺址是我國北方地區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蹟,其距今時間比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年代還略早一些。

【關鍵詞】留存科爾沁草原史前文明印記

哈民考古遺址位於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哈民艾勒嘎查,遺址距今約5500年至5000年,總面積17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達82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人骨遺骸186具,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角蚌器等珍貴文物2000多件。

哈民遺址2011年度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2016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評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自治區首批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哈民遺址的發掘使科爾沁的地域歷史提前了一千年,充分證明了科爾沁地區是中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關鍵詞】目前所見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

二道井子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位於文鍾鎮二道井子村打糧溝門自然村北部,距今約4000年左右,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夏末商初。

經過考古工作人員的搶救性挖掘,共計清理出墓葬268座、陶窯2座、半地穴式房址1座,灰坑、窖穴等10餘座,出土陶、石、骨、銅、玉器及毛、草編織物等各類珍貴文物1500多件。

該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目前已發掘面積1.3萬平方米。

二道井子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致力於展示並傳播遺址的文化內涵,並具備生態涵養、科研教育、文化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郊公園,為當地民眾提供日常休閒娛樂場所,促進紅山區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發現65座鮮卑和元代墓葬

集寧路古城遺址最早建於金代,後被元朝利用,是當時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進行商貿交易的市場,最終毀於戰爭。

2002年至2005年,考古人員曾對古城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大量金、元時期的瓷器,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器物之精美,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前所未有。

2011年起,考古人員再次對古城進行考古發掘。

此次清理的59座元代墓葬多為家族墓地,墓葬形制有方形土坑豎穴墓、磚室墓、石室墓等多種,以單人葬墓居多,也有雙人合葬、屍骨與骨灰合葬等葬式,出土有陶器、瓷器、金器、銅器、鐵器、石料器、骨器、木器、絲織品、錢幣等器物。

【關鍵詞】解密歐亞草原舊石器文化

烏蘭木倫遺址為距今6.5-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現共挖掘出土13000多件石製品遺物。

共出土15000多件古動物化石。

遺址發現多處用火遺蹟,出土了考古地層中埋藏的基本完整的披毛犀骨骼化石,被稱為「中國考古地層中出土最完整的晚更新世披毛犀骨架化石」。

烏蘭木倫遺址發現於2010年,是繼1922年法國人發現薩拉烏蘇及水洞溝遺址後鄂爾多斯地區的又一次史前文化的重大發現,獲評「2011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已經原則通過了烏蘭木倫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和保護規劃。

【關鍵詞】具有原始宗教的色彩

召燒溝鑿磨岩畫位於烏海市市區東南15公里處的召燒溝西口南坡上,屬桌子山——賀蘭山皺褶帶,是賀蘭山北部的余脈,這是一處新石器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

在桌子山脈諸多山溝的懸崖峭壁和溝畔石岩磐石上,殘存著大量古代岩畫,岩畫學者梁振華先生將這一古代文化遺址定為「桌子山岩畫」。

據考證,桌子山岩畫是新石器時代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藝術,是史前文明,它古樸生動的畫面集中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神靈崇拜、天體崇拜、動物崇拜等原始宗教儀式,對研究古代遊牧文化史、社會形態和原始宗教信仰、探索人類文明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特別是人面象岩畫,是世界岩畫寶庫中的瑰寶,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烏海市特有的遊覽景點。

【關鍵詞】 "魔鬼的傑作"

黑城遺址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人民政府駐地東南25公里的沙磧之中 (東經101.147度,北緯41.7647度)處。

該城建於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時期,是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

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攻破黑城後遭廢棄。

至今城內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

近年來,由於周邊地區沙化嚴重,流沙從東、西、北三面侵蝕黑城,許多遺址已埋於沙下。

國家考古工作者對黑城遺址進行多次調查和發掘,在黑城城外的元代清真寺周圍,初次發現數百座元朝時期伊斯蘭教徒的墓葬,並出土元代最早進入中國的阿拉伯伊斯蘭教的木乃伊。

1983年9~10月和1984年8~11月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組成聯合考古隊,兩次對黑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特別是獲得了中國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最早的元代紙幣,新出土的天文曆法文書,更進一步證實和豐富了《元史·歷志》中的有關內容。

2001年,黑城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入居延遺址保護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瓦窯里遺址 出土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遺物

瓦窯里遺址後續補充性考古發掘工作近日結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孫國平確認:「在遺址的最下部文化層中發現距今6000年前後的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遺物。由此可以證實,富陽的人文歷史之源至...

石家河遺址,解密長江中游史前文明

驅車自湖北天門市出發,向西北行駛15公里,便到了位於石河鎮的石家河遺址。1954年,一項水利工程的施工,讓一批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在這裡重見天日。半個多世紀裡,陸續的考古發掘不斷向世界揭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