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將提升 400平米漢文化展室2015年竣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內部(資料圖片)

中國江蘇網8月15日訊 璀璨悠久的漢代文化是古城揚州取之不竭的文化瑰寶,記者昨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漢陵苑)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漢文化,我市將啟動漢陵苑廣陵王地宮的改造提升工程,將在漢陵苑正門入口東西兩側打造面積計400m2的「漢代揚州諸侯王國歷史陳列」和「漢代揚州墓葬展示」兩個展室,利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效果展示源遠流長的漢文化。

據了解,提升改造工程將於明年上半年竣工,屆時,市民將擁有耳目一新的嶄新體驗。

◎提升照明打造舒適視覺效果

廣陵王地宮位於漢陵苑中心位置,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從高郵天山遷來揚州後,由於廣陵王劉胥的木槨墓深埋地下24米,到揚州後為再現當時深埋特點,故將木槨墓復原陳列於地宮之中,展室內還陳列著該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以及有關葬制結構的文字資料,故稱為「王陵地宮」。

步入廣陵王地宮正門的前廳,一幅長6.2米、寬4米的巨大木雕呈現在眼前,上面精刻的畫面記載了漢廣陵王劉胥的一生,據介紹,這幅木雕是用紅松木經過烘乾等特殊工藝處理製作而成的,前廳左邊陳設的白色神居山模型與右邊展示的「金縷玉衣」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關注。

「廣陵王地宮開放多年,從遊客反饋的情況來看,由於照明系統原因,參觀效果不是太理想。

」漢廣陵王墓博物館館長李斌介紹,對廣陵王地宮的提升改造將主要圍繞照明系統展開,摒棄以往昏暗陰沉的燈光帶給遊客的不適感,而換之以更加柔和亮眼的燈光,讓遊客擁有愉快舒心的觀展之旅,在突出展覽主題的同時,打造輕鬆舒適的視覺效果。

◎打造400m2漢文化雙展室

擁有2500年建城史的揚州,在漢代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所在,留下了璀璨悠久的歷史,幾度分封,持續發展,創造了瑰麗而輝煌的文明。

李斌介紹,為了展示漢代揚州諸侯國的燦爛文化,以及揚州出土漢墓的豐富藏品,將在漢陵苑正門東西兩側陳列廳打造「漢代揚州諸侯王國歷史陳列」和「漢代揚州墓葬展示」兩個展室,對現有的兩個展廳進行擴建,擴建後的面積計400m2,用來進行漢文化展示,利用聲光電多媒體手段,以及展板、複製品等輔助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博大精深的揚州漢文化,使遊客對漢代這個揚州歷史上第一個繁盛時期,有更為直觀翔實的了解。

「整體效果莊重大氣,採用聲光電是為了烘托氣氛,但不會太花哨,否則會影響主題。

」李斌介紹,這兩個展室以及廣陵王地宮的改造提升工程將於明年上半年完工,屆時,遊客將會擁有耳目一新的全新體驗。

◎展示漢墓文化和諸侯國演變

那麼,在這兩個漢文化主題的展廳里將會有哪些內容呢?據了解,兩個展廳圍繞漢代在廣陵建都的諸侯國歷史,以及漢墓文明展開,「漢代先後在廣陵建都的諸侯國有荊國、吳國、江都國、廣陵國。

隨著漢代中央集權的加強,四個諸侯國的疆域也經歷了由大到小的變化。

」據介紹,展廳通過對漢代歷史的展示,將歷史脈絡清晰顯現,讓遊客直觀地了解揚州歷史上的漢代諸侯國演變。

此外,漢代揚州諸侯王墓地也將展示內容,江都王劉非,江都王劉建,廣陵王劉胥,廣陵王劉荊……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帝王們如今魂歸何處,葬於何方,將通過展示內容得以一一剖析。

「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我市出土的漢墓大大小小已有數百座,這些漢墓里不少精美絕倫的陪葬品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這些都是我們研究漢文化的實物資料。

」據介紹,漢代揚州墓葬形制以及葬物,也將通過展廳的展板或模型得以復原,向遊客呈現原汁原味的漢代墓葬。

◎王后墓將復原後宮生活場景

位於廣陵王墓東側的王后墓是與廣陵王劉胥的陵墓相繼出土的,同屬帝王級的「黃腸題湊」葬制,同時搬遷到揚州,兩墓東西並列,為同塋異穴式夫妻合葬墓,王后墓出土文物300多件,其中「六十二年」銘文木牘和「廣陵私府」印泥等,為我們確定墓主的身份和地位提供了可靠的文字資料,王后墓平面呈「中」字型,為岩坑豎穴式「黃腸題湊」木槨墓,其結構是由封土、墓坑、墓道、正藏槨、外藏槨等組成。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王后墓展廳陳展提升工程正在進行中,「此次提升工程預計將於下個月完工。

」據介紹,王后墓所在區域地處我市白蟻活動範圍,由於揚州地下水豐富,每逢梅雨季節對展廳的排水防潮就是一種考驗,李斌介紹,此次升級改造,主要圍繞古墓防蟻、防潮、防火、防盜等方面進行,「原有陳列展櫥能夠使用的儘量予以保留,同時,調整部分陳列文物,使新的展陳內容和展陳風格更符合女性墓葬的特點,例如將增加一些女性用品文物展示,還將復原一個後宮生活場景,使遊客更能形象直觀地領略到漢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保護文物並凸顯文化內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