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古都大同更加煥發歷史文化光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年來,我市文物事業進入全面、快速發展時期,全市文物工作者在推動我市古城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
古城保護工程成效顯著
截至2017年6月,我市總投資27億餘元,實施了27項古城保護工程,其中華嚴寺保護修復及環境整治工程、關帝廟保護修復及環境整治工程、善化寺保護修復及環境整治、文廟保護修復及環境整治等23項工程已竣工,雲岡石窟、善化寺、關帝廟、文廟等13處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共擴大近十倍,綠化面積擴大十餘倍。
總投資4.9億餘元、占地面積51556平方米的大同市博物館御東新館經過四年精心設計施工,於2014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成為全省最大的市級博物館;鐘樓、太平樓復建工程於2015年啟動,2016年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今年9月底太平樓外檐彩繪工程完工,鐘樓彩繪工程正在穩步推進;2016年11月18日,歷時八年的大同古城牆保護修復工程完成主體建設,順利實現主體合攏;北魏明堂遺址修復工程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6年12月底完工。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推進
雲岡石窟保護成效顯著,先後實施了雲岡石窟西部窟區山頂防水、針對11窟北壁岩石病害的加固與修復等多項保護工程,特別是歷時兩年的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開創了國內石窟寺維修保護的先河。
雲岡石窟數字化保護工作全面啟動,為研究和修復洞窟造像提供了科學依據。
成立了雲岡彩塑壁畫保護研究中心、雲岡文物保護中心、雲岡數字中心,保護隊伍不斷完善;出版《雲岡石窟編年史》等學術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雲岡石窟研究體系。
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紮實開展
文物保護「家底」進一步摸清。
2013年全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啟動,歷時三年,先後完成了12000餘條計72000餘件(套)文物數據的上報,全市12家行外文物收藏單位的認定工作和文物系統內11家文物收藏單位的數據錄入、審核、上傳,最終確定我市藏品數量為37048件套計240768件。
古建築搶險維修工作穩步推進。
2013年,我市對全市古建築類文保單位險情展開拉網式大排查,並穩步推進古建築搶險維修工作。
近三年來,先後啟動了小坊城龍王廟修繕工程等57個項目,完成了大同鼓樓彩繪工程、玄真觀修繕工程等21個項目,完成了開化寺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北小城南牆搶險加固工程設計方案等45個設計方案的編制。
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2013年,我市的關帝廟大殿、觀音堂和渾源縣律呂神祠、圓覺寺塔、文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國保單位達到了27處。
2016年,我市大同古城牆、玄真觀等35處文物保護單位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上升到52處;公布了全市7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統籌推進文物資源合理利用
在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的同時,我市還注重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
2016年,我市以文物資源為依託,開展了106場各類活動;今年組織開展的「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紀念關公誕辰1857周年暨首次關公巡城、「相約華嚴 幸福相隨」等文化宣傳活動,備受關注,反響熱烈。
各景區通過有效挖掘文物內涵,充分發揮其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
位於北城牆的中國雕塑博物館連續數年成功承辦在國內美術界有很大影響力的「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文廟、帝君廟文管所舉辦了「學齡兒童開筆禮」「祭孔儀式」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開展「文廟大講堂」國學公益講座。
市博物館持續加大文物對外交流與合作,今年引進了《驍騰萬里—中國古代馬文化展》等5個臨時展覽,推出《西京印跡—大同遼金文物展》等2個對外展覽。
來源: 大同日報
貴德在加強文物保護中著力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
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積澱,成就了貴德豐富厚重的文化遺存。近年來,為科學、有效保護縣域各類文物,貴德縣始終把保護文物古蹟原生環境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城鎮建設與開發保護文物古蹟的關係,探索出了一條繼承和...
如皋市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再上新台階
近日,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把文物保護好、產業發展好,變文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我市將積極推進文物安全綜合管理示範區建設,做好各類文保單位的修繕和提檔升...
瀏陽啟動文廟修繕工程
2017年7月,瀏陽文廟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將對文廟的大成門、鐘鼓樓、大成殿、奎文閣等16處文物建築與院落進行工程修繕。7月27日上午,瀏陽市博物館舉行瀏陽文廟維修保護工程技術交底會,省市文物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