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山漢墓出土文物:還原一個極度奢華的王的生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於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




已確認大雲山頂部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考古顯示周邊曾有500米見方的圍牆,裡面曾經有密集的建築群,陵園東門尚有道路、闕基等遺蹟存在。

經過鑑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劉非。


大雲山漢墓


劉非與漢武帝劉徹為同父(即漢景帝劉啟)異母之兄弟,長劉徹12歲。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為汝南王,次年封為江都王。

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劉非年方15歲,他奮勇參戰,立下大功,轉封為江都王,國都廣陵(今揚州),治理原來的吳國。

前後守江都27年。

《漢書》說他「好氣力,治宮館,招四方豪傑,驕奢甚」。

守江都時,劉非知道董仲舒是個大儒,並能用儒家大禮匡正他的過錯,不但沒有為難董仲舒,而且對董仲舒非常敬重。

劉非採納江都相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等一系列治國方略,不僅一改過去王室成員狂妄驕奢、不軌圖謀,而且盡守臣職,忠君效祖。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十二月病故,終年41歲。




鹿燈一組兩件

造型靈動的鹿形底座和可拆卸的燈盤、支架組成了這對高45厘米的鎏金鹿燈。

該燈設計獨具匠心,底座的鹿呈向後蹲踞狀,頭部高昂,鹿角單獨鑄造,亦可自由拆卸,鹿尾貼地成為除足之外的另一支撐點,增加了整個燈的穩定性。

整件鹿燈造型獨特,工藝精良,是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漢代燈具典範。








席鎮。

在漢魏時期北方的胡床傳入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席就是坐具。

人們起身落座時,蓆子容易移動卷角,於是就有了用來固定蓆子四角使其服貼的席鎮。

這方席鎮由一虎一熊盤踞而成,通體錯金銀嵌瑪瑙,前後一共出土了四方,底部分別寫有「甲」、「乙」、「丙」、「丁」,可見當時的擺放位置是有一定規律的。

四組銅鎮工藝精湛,均以錯金銀為主體裝飾工藝,十分罕見。

尤其是這組錯金銀嵌寶石虎噬熊銅鎮,每件銅鎮器身均嵌有約50顆色彩各異的寶石,包括瑪瑙、玉石、綠松石等不同材質的寶石,極其奢華。




嵌寶石傘柄。

古代車馬主要分為密封車廂和開放式車廂兩種。

類似於今天的小轎車和敞篷汽車。

出於美觀和實用的考慮,開放式車廂內通常會有一個傘槽,用來固定傘柄,支撐傘蓋。

而這組純銀打造、通體劃刻雲氣紋、鑲嵌瑪瑙的傘柄飾,就是被用來分段套在傘柄上,從而起到裝飾和固定的作用。



嵌寶石傘柄(車馬器) 漢代



傘柄飾(車馬器) 漢代




五枝燈 漢代

五枝燈一組兩件,兩件大小相同,唯蟾蜍底座造型似有一雄一雌之分。

燈通高60.8厘米,最寬處97厘米,由燈盞、燈柱、燈座三部分組成。

燈盞呈碗形,直徑9.8厘米,深2.7厘米,盞底有一方錐形支釘,插入燈柱的接口中。

燈柱主幹兩側各伸出兩條枝幹,上飾竹節紋。

每支頂端托一燈盞,下層枝幹與底座處於同一水平面,增加了燈的平衡性和穩定性。

蟾蜍底座為趴伏狀,長18.7厘米,最寬處18.7厘米,背部向上伸出高6.8厘米的銎,上接燈柱。


暗花紋銅戈 漢代

銅戈尖鋒,長鬍三穿,內上裝籥。

籥頂鑄一鳥,作回首狀。

清理時器身外表漆鞘保存較好,鞘飾雲氣紋。

器身通體飾暗花紋,極其罕見。

在銅戈籥頂裝飾回首鳥的做法在西漢時比較流行,由於造型別致、裝飾考究,這件銅戈及可能是禮兵器。

值得關注的是,暗花紋技術是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獨有的兵器裝飾技術,一般認為秦以後即失傳。

而本次集中出土了一批暗花紋兵器表明,暗花紋裝飾工藝在西漢早中期仍有所發展。




玉戈 漢代

尖鋒,短援,長鬍三穿,內上裝籥。

籥頂鑄一鳥,作回首狀,通體鎏金。

主體飾淺浮雕勾連雲紋。

戈為攻擊性兵器,一般均以銅、鐵等金屬材料製成。

以玉製作兵戈作為非實用的禮器在商周較多件,但造型紋飾相對簡單。

進入漢代,玉戈極其罕見,僅在曲阜魯王墓、永城梁王墓、獅子山楚王墓各出土一件。

大雲山所出兩件玉戈,當屬玉禮兵器,可能為江都王祭祀或出行儀仗用具。



分格鼎 漢代 國內首次出土

鼎帶蓋,蓋為圓頂,兩者以子母口相合。

腹下三蹄足,器口兩側有兩個稍外撇之耳。

漢代銅鼎中禮器功用逐漸下降,大多作為食器使用。

本件分格鼎為國內首次出土,推測與文獻中的「濡鼎」有關。





羊角紋金飾片 漢代

這組飾件由純金打造,狀如紐扣,雕有精美的羊角狀花紋,四周用金絲捻成的兩重邊飾形,直徑1厘米左右。

由於在滿城中山王墓和廣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過同類物品,一般認為此類羊角紋金飾片的使用規格極高。

從出土地點看,它們應該是盜墓賊逃跑時倉皇遺落的。


缸燈 漢代

燈通高50.8厘米,從上至下由煙道、燈罩、燈盤、三足空心爐等部分組成。

三足空心爐呈扁球形,小口,鼓腹,平底,三蹄足,肩部兩側向上伸出一管狀煙道。









編鐘 漢代



編鐘架 漢代




錯金銅虎 漢代





鎏金銅矛 漢代



銅弩機 漢代



裂瓣紋銀盆 漢代 






玉環和玉璜 漢代





雞心佩 漢代




玉衣殘片 漢代



玉帶鉤 漢代





獸面紋玉帶鉤


玉圭 漢代


雙面印章 漢代




錯金犀牛與訓犀俑 漢代



鎏金銅象和訓象俑 漢代


金銀鳩杖首 漢代



水晶帶鉤 漢代




染器 漢代








虎帳座 漢代




鎏金龍紋銅虡業(編磬獸座) 漢代 國內首次發現




雁足燈 漢代


銘文豆形燈 漢代





斑斕虎鎮 漢代


透雕龍紋玉瑟枘 漢代




編鐘 漢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奇聞:考古發現完整西漢江都王陵園

兩年前,在考古現場,李則斌隊長也心中沒底,從當時的考古發掘資料分析,且一些殘存的瓦片上有「東陽」字樣,專家們結合東陽古城遺址的歷史沿革,大雲山漢墓墓主人的身份存在5種可能:荊王劉賈、合陽侯劉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