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一場農業祭祀的犧牲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刑天的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西經》:「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陶淵明大概是讀到刑天的這段事跡,被他那股不服輸的勁頭所感動,才寫下了著名的詩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不過,對神話的政治解讀是一回事,神話的原始內涵又是另一回事。

研究神話的人都明白,神話是加密的文本,它表面上呈現出來的故事通常是一種偽裝,真正的信息隱藏在故事底下,需要藉助比較學的方法才能揭示開來。

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金枝》中講述了一種以活人為犧牲的農業祭祀活動:

在厄瓜多,瓜亞基爾的印第安人播種時常以人血人心獻祭。

卡尼亞爾(今厄瓜多的昆卡)人過去每年收穫時要以一百個兒童獻祭。

基多諸王、秘魯的印卡人以及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西班牙人都未能禁止這種殘忍的祭祀儀式。

墨西哥在收穫節時,把當季的頭批收穫獻給太陽。

他們將一個犯人放在兩塊大石頭中間,把大石頭上下對好,合上石頭就把犯人壓碎。

埋葬了死者的淺軀,接著就舉行賓會跳舞。

這種祭儀稱作「合石祭」。

我們講到過,古時墨西哥人在玉來生長的各個階段都以活人獻祭,人犧的年齡與穀物生長的階段相應,播種時獻祭新生的婆兒,穀物發芽時獻祭較大的孩子,依此類推,到穀物完全成熟時則獻祭老人。

毫無疑問,他們認為作人犧者的年齡與穀物生長期吻合會加強祭祀的效果。

……

【弗雷澤】

這種犧牲活人的生命以換取農業豐收的殘酷儀式曾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

以此為背景重新審視刑天的神話,我們就會發現它體現的正是古代農業祭祀典禮。

根據《路史·後紀三》記載:「(神農)命邢天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釐來,是曰《下謀》。

」邢、刑古通,邢天即刑天。

這裡說的是:神農氏命令刑天創作歌頌耕作與豐收的音樂,用以鼓勵未來的人不忘勞動,刑天所創作的樂曲就叫做《下謀》。

由此可知,刑天原本是一個和農業生產有著密切關係的人物。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屍。

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

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

」拿這段話和《海內西經》關於刑天的記載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第一,刑天和夏耕都被斬首了;

第二,刑天與夏耕手中都持有器械,刑天「操干戚以舞」,夏耕「操戈盾立」;

第三,二者都涉及到和人相爭,刑天與帝爭,而夏耕與成湯對抗;

第四,二者的故事中都涉及到了山。

【刑天】

因此,有足夠的理由認為刑天和夏耕的記載是同一件事情的兩段異文。

《山海經》並非一時一人所作,它成文於戰國初期到漢代初期,是由多部經典集合而成的。

其中《大荒經》四篇成書於戰國初期到中期,《海內經》四篇成書於漢代初期。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有一則無頭人的神話故事它首先在戰國初期到中期被人記錄於《大荒西經》中,並以「夏耕」命名該故事的主角。

然後到了漢代初期這則神話又被另一個人記錄到了《海內西經》,主角的名字記做刑天,其它多處細節也發生了改變。

再往後《大荒經》《海內經》以及其它諸經典彙編成了《山海經》,故而一書中出現了關於這一神話的兩段相仿的記載。

「刑天」這個名字恰好可以用來作為佐證。

「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畫成一個人的形狀,最上面的一筆其實是一個圓圓的人的腦袋。

「天」字本來指的是人頭,後來才衍生出「天空」的含義。

那麼「刑天」的本意就是「砍頭」。

可知,刑天其實並不是神話主人公的名字,由於他的名字早已被遺忘,所以講故事的人以他的特徵來稱呼他,刑天,即「斷首者」的意思。

這就給刑天是夏耕留下更多的可能性了。

「夏耕」這個名字也不太可能是原始的人名,它應該也是從故事的諸多要素中提取出來的,借來指代被遺忘了真名的主人公。

不過這兩個字已經透露出了,它和農業生產的關係。

雖然《大荒西經》試圖將夏耕與夏朝掛上鉤,但是這個「夏」原本應該指示夏季才對。

「刑天」和「夏耕」這兩個名字指示的其實是古代農業祭祀活動上被用作犧牲的人們。

《金枝》提到菲律賓群島呂宋島內地邦都的土人每逢栽種和收穫季節都會獵取人頭。

可以猜想古代中國也存在類似的風俗,在耕作季節之處,人們挑選出一個或多個人作為祭品,然後砍下他們的腦袋獻給大地,以祈求大地增產。

【電視劇《精衛填海》中吳奇隆扮演的刑天】

當然,沒有人會特地去記住這些被獻祭的人姓甚名誰,就算一開始有人記住了,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這些人名很快的也會被忘掉。

人們用「刑天」和「夏耕」這樣與儀式本身相關性更強,因而也更容易記住的詞來取代犧牲者的姓名。

至於刑天和夏耕手上拿著武器,並不是用來跟誰打仗的,而是作為祭祀時跳巫舞所用的道具。

《周禮·地官·鼓人》曰:「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

注曰:兵,謂干戚也;帗,列五彩繒為之,有秉。

皆舞者所執。

」可證,在古代祭祀活動中舞者確實會使用兵器作為舞蹈道具。

有人會問了,刑天和夏耕既然都被砍了頭,那他們怎麼可能還拿著兵器跳舞呢?其實是一種藝術化的表現形式,反映的是參與者想像的畫面。

古代瑪雅人在獻祭完一個活人以後,他們會畫下這個犧牲者和活人一起載歌載舞的場面,犧牲者甚至拿著自己被割下來的手腳跳舞。

而當一個民族的文明發展到足夠高的程度,他們就會意識到活人獻祭的行為有多麼野蠻,隨之將其廢除,可是一些記憶片段卻保留了下來。

當後人已經忘記了這種野蠻的傳統,而再看到這些片段時,搞不清楚來龍去脈,於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了一則截然不同的神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海經中的五大神屍,個個神異!

生有不了之願,死後願望強烈,讓屍體發生了奇特的變化,這種變化在後世稱之為殭屍。興揚相信大家看了《山海經》中記載的屍體,就會覺得後世的殭屍什麼也不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