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那點事:淺談中西奇幻作品裡人魚的演化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人但凡去丹麥旅遊就一定會去根本哈根,去根本哈根的人則一定會去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然後在一座赤身裸體,人身魚尾的美人魚銅像下擺各種姿勢然後拍個照發朋友圈,這座銅像,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人魚。

在丹麥著名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安徒生的代表作品《海的女兒》中,小美人魚是海王國中一位善良美麗的公主,每天在大海中無憂無慮的遨遊,陰差陽錯之間看到了陸地上英俊的王子,從此一見鍾情,朝思暮想。

為了追求自己愛情,她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換來人的雙腿前去尋找王子。

然而世事弄人,王子卻是所愛他人,巫婆告訴美人魚,若想重回海洋換回魚尾,只有殺了王子才可以。

可心地善良的美人魚怎麼能親手殺死自己的一生所愛,最後她成全了王子的幸福,自己卻投入海中化為泡沫……

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美人魚這個故事有多悽美,有著多少深刻的寓意,這種仁者見仁的作品,每個人的理解自然都不同,有說她傻的,嗤之以鼻的;也有被她所感動,認為真愛莫過於此的。

而我們所在的關注點事,為什麼西方的人魚這麼漂亮?而我們東方的人魚卻多數丑的可以。

「青丘之山。

英水出焉,南流注既翼之澤。

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山海經•南山經》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東,無草木,多金玉。

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

」 《山海經•北次三經》

《山海經》作為我國最早的志怪百科全書,其中關於人魚的記載可謂豐富至極,然而同西方主流奇幻文學中人魚皆是美女,且善歌舞不同。

《山海經》中所載的人魚多數醜陋至極,更加細思極恐的是,最後居然有著「食之不疥」,「食之無痴疾」這樣的記載,也就是說,西方的人魚是看的,而東方的人魚是拿來吃的。

可見「吃貨之國」的名頭,根深蒂固啊。

當然,這裡是開個玩笑,為什麼東西兩方的人魚會有著如此大的天差地別,當然是跟歷史和文化有聯繫的。

西方奇幻世界裡的人魚,一般來說最早的形象是希臘神話中的塞壬,是河神埃可羅厄斯的女兒。

眾所周知,不同於日本神話中的神靈都長的比較寒磣,也不同於埃及神話中各種動物上場,古希臘由於崇尚人體線條的自然美,所以可想而知希臘眾神動不動就是女的就長的非常妖艷美麗,男的就英俊瀟洒,作為河神的女兒,塞壬自然也不例外(一說其形象亦為人首鳥身),活脫脫就是一條美的不能再美的美人魚,而且還擁有著動人的歌聲。

這些因素都未之後西方奇幻世界的人魚形象奠定了最早的基礎。

直到德國民間故事中著名的洛雷萊形象的產生,自此確立了西方奇幻世界中迷人且善於歌謠的美人魚形象。

萊茵河的懸崖上終年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叫洛雷萊。

洛雷萊相傳是絕世美人,她有一頭金色的長髮,總是喜歡在月光下撫琴彈唱著迷人的歌謠。

很多船夫都因被她的魅力所吸引,而魂不守舍,甚至喪命河中。

凡是經過萊茵河的皇室貴族亦都想得到洛雷萊高貴的愛,但是洛雷萊從來都不為所動。

直至有一天痴情的阿拉澀多親王出現,阿拉澀多親王最終用自己心中最真摯的聲音打動了美麗的女神,既而得到了渴望的真愛。

—德國民間故事《洛雷萊》

到了東方世界,《山海經》對於之後奇幻文學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且不說一直以來人魚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可祛百病的神奇魚種,到了日本之後,人魚更是同其他怪物一樣,一出現便代表著災難。

這明顯和《山海經》中一出現就代表著災難的化蛇、畢方、旱魃等異獸的設定如出一轍了。

廿七年,已卯,春正月……太子謂左右曰:「禍始於此。

夫人魚著瑞物也,今無飛免。

出人魚者,是為國禍」—《聖德太子傳歷》(註:該書成於公元917年,但據學者研究是後世為聖德太子神化,真實成書恐為平安年間)

海中罕有。

上半身為女人、下半身為魚。

其骨為止下血之妙藥。

世間雲人魚者是也……—貝原益軒 《大和本草》(以《本草綱目》為參考)

如果你認為東方人的想像里僅限於此,人魚的功效不過是「止止血」,「治治病」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個世界上除了唐僧人可以吃了讓人長生不老以外,還有東方產的人魚肉。

在日本鎌倉時期的民間故事中,有個叫做「八百比丘尼」的故事,便是訴說了一名女子因食用人魚肉而長生不老的事。

八百是因為她在活了八百年後失蹤了,比丘尼則是源於她做過尼姑,尼姑就是比丘尼的俗稱嘛。

不過你要是認為東方世界的人魚都是又丑又難看,能吃能入藥的,那又是錯了,別忘了,畢竟我們還有鮫人。

海人魚海人魚,東海有之,大者長五六尺,狀如人,眉目、口鼻、手爪、頭皆為美麗女子,無不具足。

皮肉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輕軟,長一二寸。

發如馬尾,長五六尺。

陰形與丈夫女子無異,臨海鰥寡多取得,養之於池沼。

交合之際,與人無異,亦不傷人。

—《太平廣記》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在傳統的人魚裡面,西方奇幻世界裡對於人魚的描述,外貌特徵是基本一樣的,區別的只是有些人魚是專門魅惑海員的壞人魚,有些人魚卻是善良的人魚。

可到了東方世界,人魚就千奇百怪了,有四隻腳的、能入藥的、媲美唐僧肉的,還有「淚能成珠」的鮫人。

這顯然是和東西兩方的文化、宗教差異有著極大的關係,怕譬如基督教中認為死亡是件很自然的事,而我們的道教卻倡導「長生不老」,以至於在人魚這種大家都知道,卻從未見過的物種身上,寄託著人類不斷膨脹的慾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人魚的傳說:各國傳說中的鮫人

美人魚,也稱作鮫人,不僅流傳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傳說中也常有耳聞,形象大致類似,上半身是人下半身魚尾的幻獸,在古代文明彼此隔絕、少有來往的歲月中,有如此相似的記載,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中國的傳聞...

美人魚的傳說,這裡的圖真是好美哦,你懂的

世界各地有著許多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十分美麗動人,其中要算安徒生童話里的「海的女兒」,最為感人。它不但打動過無數讀者的心,也給飄泊在海洋中的海員以美好的憬憧與祝願。1912年,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

山海經傳說之異獸錄七(美人魚)

相信大家看了火苗之前發布的文章,都應該知道,火苗發布的是中國第一神鬼志怪古籍《山海經》,然而書中所描繪的內容究竟是屬於杜撰還是真實存在過的,至今為止任然是一個不解之謎,《山海經》裡面記載了大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