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開發帝陵,毀了大量文物,一個失誤影響中國幾十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郭沫若,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文人,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個考古方面的專家。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我國的很多皇陵都是他連同其他的專家一起進行開挖的。

他的功績我們不能否認。

但是同樣的,他在某些方面的失誤,我們也要學會看見。

其實,郭沫若開發的最出名的一個陵墓便是萬曆皇帝的墓葬,而正是這個墓葬讓我國考古學從此受挫,以至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不敢輕易開發皇陵。

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能完全歸責於郭沫若,畢竟在當時,我國的考古技術並不是太成熟,這是客觀條件所限制的。

打開萬曆墓葬的那一天,專家們的心情就和過山車一樣,作為主開發人的郭沫若,他更是如此。

剛打開的時候,陵墓裡面全部都是栩栩如生的文物,顏色和輪廓都像是新的一樣,大家沒有想到放了幾百年的東西,居然還能夠有這樣的景象。

這時候,門口的專家是欣喜若狂的。

但是沒過多久,慘劇發生了。

這些精美的文物在一瞬間就全部都化為了灰燼,甚至於有的連渣都不剩下了,這果真是像如今影視劇中的特效一樣。

這時候,這群專家幾乎是奔潰式的,這些文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突然間就消失了,讓人無法接受。

而毀了這大量的文物之後,我國的考古界也就多了一條規矩,但凡不是搶救的需要,絕對不會挖皇陵。

除了這萬曆皇帝的墓葬,郭沫若還曾參與過其他陵墓的開發,比如西周時期的一個古墓。

雖然這個古墓大家不清楚,但是裡面的一樣東西大家都知道——司母戊鼎,這個名字也是郭沫若給起的。

很多人都會疑惑,這東西為何會叫這個名字,其實是因為郭沫若看見大鼎上有這幾個字,就給它取了這個名字。

至於它真正的名字,恐怕郭沫若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失誤吧,畢竟如今所有學過歷史的人都認為司母戊鼎就是它本來的名字,也不知道這誤導了多少中國的學生。

而且看情形,這可能還會繼續影響中國幾十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原來郭沫若知道為何禁止挖掘古墓在原因!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正因如此,掌握著全天下的財富的皇帝就希望自己死了之後也能擁有和活著的時候同樣的生活。於是,在他們死後,無數金銀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