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明」展如何通過160餘件展品吸引了35萬餘人次參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3月27日,本年度全美規模最大的中國文化藝術展覽「秦漢文明」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拉開序幕。

展出期間,弘博網有幸對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孫志新先生進行了獨家訪問。

在歷經三個半月後,「秦漢文明」展也於7月16日落下帷幕。

7年策劃、32家合作博物館、160餘件藝術珍品,35萬餘人次參觀,這些數字也直觀地反映出此次展覽籌備之精心、規模之宏大、效果之成功。

近日,孫志新先生蒞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就此次展覽主題、展覽內容以及展覽實際操作,展開專業解讀與經驗分享。

展覽主題

此次「秦漢文明」展覽基本上是兩個主題:秦漢時代統一國家的創立和秦漢時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前者闡述了政治統一而文化多元的國家模式是如何形成,後者展示 「絲綢之路」和 「海上絲綢之路」上頻繁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交流,追溯「一帶一路」的歷史淵源,展示中國與西方文化的聯繫。

此外,本次展覽還從一個大的視角對秦漢文明進行審視,探究秦漢與這一時期其他文明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如希臘羅馬、波斯帝國、印度孔雀王朝以及中亞的一些政權等,以突顯中國國家模式與制度的強大生命力。

展覽內容

此次展覽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即秦代、漢代以及漢代鼎盛時期,大體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秦代統一國家的形成,展示秦建立統一國家所採取的措施;第二部分則展示漢代對統一國家模式的鞏固,以及漢代國家文化的形成;第三部分展示漢代鼎盛時,其統一國家模式下的多元文化與中外交流。

秦代統一國家的形成

如何展示秦代國家統一與強盛?

兵馬俑是秦代軍事力量和社會組織力量的體現。

其中,不同種類的兵俑,如立射俑、跪射俑、鎧甲兵俑、文立俑等,展示了秦代軍隊中的不同分支,包括戰鬥力量與文職人員,體現出秦代軍隊嚴密完善的組織方式。

帶有彩繪的跪射俑則證明秦兵馬俑在最初覆有彩繪這一觀點。

這組秦俑展現兵馬俑真實情況的同時,反映秦得以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強大軍事力量。

如何展示秦代國家變革?

秦建立統一國家後,廢除世襲制度,採用郡縣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直接影響到中國如今的國家模式。

其中,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則是秦代國家變革中非常重要的措施。

統一度量衡是秦代在行政和經濟上施行的新措施,不單純為了商業目的,更重要是保證國家稅收,維護國家統一。

對此,展覽展出秦代的鐵權、量以及錢幣,以體現了秦代在政治經濟制度上的改變。

鐵權

「車同軌」也是秦代國家變革的一項重要措施。

展覽展出了秦始皇兵馬俑中兩件精巧的馬車模型,不僅展現秦代機械加工之發達,也體現秦代皇帝出行之威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秦代「車同軌」的改革以及道路交通的發展。

而這種道路交通的發達也展現了秦完善的行政制度和發達的勞動組織方式,得以保證大型工程的實施。

秦代最重要的一項改革就是「書同文」,即統一文字

從現今考古材料來看,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的甲骨文。

從商到秦,歷經1300多年,中國文字發生了很多變化,一是隨著時間推移,書寫形式變得更為便利;二是因為地區差異,有些文字寫法發生變異,同樣字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寫法。

展覽通過展示這一時期的碑刻,展現「書同文」改革,而這項改革保證了中國文化的統一,加強了中國人民的凝聚力以及對國家的認同感。

如何展示這一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秦漢兩朝代表著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其意涵與時間均和古希臘羅馬文明在西方的地位相當。

中西文化的交流,也給秦漢兩朝帶來很多全新的元素。

1999年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百戲俑」,在造型上呈半裸,對人體肌肉和骨骼結構有準確的描繪,這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見,卻與希臘雕塑非常接近。

希臘雕塑經歷數百年才得以創造寫實的人體,而中國在完全沒有這種造型傳統的情況下,卻突然出現這種寫實性人體雕塑,似乎證明了當時中國與希臘之間存在著一定交流,但距離遙遠、交通不便也使人懷疑二者交流的可能性。

近些年考古發現所提供的新材料,使這一問題得到重新的審視。

阿富汗出土了與希臘雕塑相近的青銅雕塑,證明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將希臘文化帶至當地,拉近希臘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地理距離。

近些年,新疆伊犁地區出土的兩件青銅武士俑,不僅在人體表現方式與希臘雕塑非常接近,其頭盔也是典型的希臘士兵式樣,並且經鑑定其為公元前四世紀製造,與亞歷山大大帝進入中亞地區的時間吻合,希臘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地理距離進一步被拉近。

最近,甘肅張家川發現的戰國墓地所出土的項飾,從材質到裝飾方式都與地中海地區的項飾非常一致。

以上考古發現梳理出一條非常清晰的文化傳播路線:希臘文化由亞歷山大大帝帶入中亞地區,又進一步翻過帕米爾高原來到新疆,再由新疆經過甘肅,最終抵達陝西。

這些考古新發現無疑讓人們重新審視歷史,並且意識到古代世界不同地區文化之間存在著遠超我們想像的交流與碰撞。

孫志新指出,對於文化傳播長期有一個誤區:甲文化對乙文化的影響,說明甲優於乙。

然而文化並無優劣之分,其差別在於著眼點不同,乙文化本身發達才能受到影響,而這種影響並非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吸收、消化、創新,這也是中國歷史發展重要的特點。

同時,孫志新認為文化交流是雙向的,將來的研究也有希望看到東方因素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漢代統一國家的鞏固

如何展示漢代對國家統一的鞏固?

通過「漢承秦制」,漢代對國家統一進行了進一步的鞏固。

漢代兵馬俑體型較秦代矮小,但同樣反映其軍隊編制。

車俑和御手俑的出現則反映漢代擁有相當數量的兵車。

另外,漢代軍事上有了重大變化,隨著中國和匈奴之間的戰爭,騎兵真正形成為非常有效的軍事力量。

為此,展覽展示了四川綿陽出土的漆馬,反映漢代兵制變化的同時,展示了漢代發達的漆工業。

展覽還通過銅車馬以及畫像磚展現了漢代人對西域馬的重視,體現了漢代對西域的開拓。

通過量器的展示,如尺、斗、量,以體現漢對秦制度的繼承和落實。

其中銅壺滴漏是官府用來考核官員工作時間的重要工具,因此不單反映漢代科技的發達,也展現其官僚制度的完善。

展覽也由此展開對漢代官僚制度發展的呈現,而儒學又與這一制度息息相關,並成為國家的政治思想標準,儒學地位的確定是漢代鞏固統一非常重要的舉措。

對此,展覽相應展示了三體石經的殘片。

展覽如何體現漢代經濟文化的繁盛發達?

展覽展示了近年來漢代王侯墓所出土的精美文物,例如造型抽象、極具動感的人俑,展現了漢代上層階級的審美情趣和發達的製作工藝。

其中金縷玉衣除了表現漢代上層階級的富足和發達的工藝,還傳遞了中國人的生死觀念——「來世」觀念,並且也表現了極具中國特色的玉文化。

漢代鼎盛政治統一下的多元文化如何展示多元的地域文化?

河南陶樓和廣西干欄式銅屋,反映了中國南、北方建築的不同,展示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環境所產生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的不同,從而造成文化上的差異。

而河南陶燈和四川搖錢樹則展現了南北方對於神話幻想世界的差異。

由此觀之,漢代的地域文化極其多元其。

如何展現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

山東出土的「邪相柱」,其表面處理方式上雖受希臘影響,但其上的「竹子」元素又極具中國特色,展現中國對西方文化的態度並非完全照搬,而是將其吸收並進行創新,從而形成自身特色。

展覽還展出了漢代石獅,史書記載獅子由西亞引進中國,而千百年來已變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很多被認為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因素並非來自本土,而是來自中外文化交流。

在絲綢之路之前,中國和西域便產生了頻繁的交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北方草原文化為中介所進行的交流

北方草原文化東起中國東部沿岸,西至黑海,活躍著大量古代遊牧民族,將西方文化因素帶入中國。

展覽中一件山東出土的馬當盧,其圖案帶有明顯的黑海地區因素,證明北方草原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傳播作用。

絲綢之路是漢代中外交流的主要方式,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與西域產生了頻繁的貿易往來。

展覽展出了新疆出土的帶扣,其裝飾方式和加工方式是典型的阿富汗風格,證明了此時中國與西域的頻繁交流。

海上貿易也是漢代對外交流非常重要的方式。

中國海上貿易真正發達始於漢代,史書對此沒有太多記載,但是近年來在中國和東南亞、南亞的考古發現,使我們對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之間的貿易以及文化交流產生了的新理解。

展覽展出了廣西合浦出土的進口寶石和江蘇大雲山出土的銅鍍銀大象、銅鎏金犀牛,也反映了中國和東南亞、南亞的交流。

通過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逐漸發達。

「西漢鎏金中國大寧博局紋鏡」被置於展覽的最末,孫志新指出,其上所刻銘文正是秦漢時代精神的寫照。

其中,銘文出現「中國」二字,而這一情況在這一時期的文物上頻繁出現,反映出漢代人們開始對國家有了認同感,不僅是政治上的認同,更是文化上的認同,這種認同感是國家走向成熟的標誌。

策展的實際操作

從2009年萌生想法,到2012年提交報告,再到2017年展覽開幕,「秦漢文明」展覽從策劃到落實經歷了7年時間,合作博物館達到32家,展品超過160件,這無疑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展覽。

3個半月,35萬餘人次的參觀,且得到良好的口碑,也足以證明此次展覽的成功。

如何成功策劃大型展覽?孫志新先生也在此次講座中分享其展覽策劃的具體實施過程與經驗。

先有想法還是先選展品?

孫志新認為這二者並不矛盾,策劃展覽就是研究學術課題。

因此。

在書寫展覽提綱之前,必須先做基本研究,即大量閱讀材料。

材料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歷史材料,通過閱讀史料對展覽內容有大概的把握,從而寫出有內容、有說服力的提綱;二是考古發現,因為史書材料已經被前人梳理了無數遍,而近些年的考古發現卻日新月異。

比如兵馬俑,史書里並未出現對其的記載,它的發現完全驚天動地,而百戲俑的發現更是令人震驚,因此考古發現會帶來許多歷史研究的新概念以及觀察問題的新角度。

另外,相對於史書材料具有強烈的主觀性,考古發現則更加直觀,從而帶來全新的材料和啟示。

如何選擇展品?

此次展覽的展品選擇標準共有兩條:一為藝術標準,即展品要有一定的藝術性,能夠代表當時的藝術成就,能夠展現中國人在藝術上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二為歷史標準,即展品是否具有歷史意義,換言之,就是這件文物自身的故事能否體現展覽所要講述的故事。

除此之外,展品還需要與展覽主題相符合

為此,策展人必須對考古發現報告及圖錄進行研究,並前往實地對文物開展考察,從而確定符合選擇標準和展覽主題的展品。

遭遇什麼困難與挑戰?

此次展覽策劃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文物借調,即因文物檔期衝突而無法借展,比如博物館自身展陳與此次展覽在時間上的重合、文物已協議外借給他館等情況。

從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中國博物館的高速發展,例如大量湧現的新館、快速落實的展陳以及頻繁開展的交流。

除了困難,這其中也不乏驚喜。

例如2015年江西海昏侯墓的發掘,使此次展覽得以展出精美的編鐘與馬蹄金,同時也向西方觀眾展現了中國的最新考古發現。

如何在展覽中更好地詮釋展品?

首先,開展對文物出土地的實地考察

通過實地考察,以體會秦漢的恢弘氣勢以及精神風貌,從而更好地理解展品、詮釋展品。

再者,利用展陳設計營造展覽的氛圍

此次展覽設計由策展人與設計師合作進行,策展人提出想法,再由設計師去設計呈現,通過不斷磋商以達到最終效果。

展覽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團隊合作

展覽策劃並非策展人一己之力所能承擔,而是需要集體勞動與團體合作。

從展品選擇到包裝運輸,到文物保護,再到展陳設計等種種環節,都蘊含了無數無名英雄的汗水與辛勞。

因此,成功的展覽必然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合作。

資金支持

大型展覽往往需要很大的經濟投入,但這筆投入一般不屬於博物館的常規預算,因此需要博物館的發展部單獨為這場展覽籌集資金。

此次展覽得到了招商銀行的贊助,也是國內企業首次在國外贊助中國大型文化項目。

招商銀行的此次贊助,不僅促成這次展覽的順利舉辦,也為企業自身贏得良好的口碑,實現雙贏。

策展人制度

與國內不同,大都會博物館的策展人更像是學術課題的負責人,展覽策劃的過程便是學術課題研究的過程。

此次展覽的策劃就是對秦漢制度以及對後世影響所展開的課題研究。

而這一研究也得到全館上上下下以及借展單位和交流中心的支持。

此次「秦漢文明」展,籌備之精心、規模之宏大、效果之成功,有目共睹,同時也為國內博物館在展覽策劃和實際操作方面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成功的展覽,離不開策展人紮實的科研功底,也離不開團隊合作、資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制度。

文字資料整理自孫志新《「秦漢文明」策展與實施》講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大偵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國寶級文物走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中新社紐約3月27日電 (記者 馬德林 廖攀)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7日舉行發布會,宣布「秦漢文明」特別展將於4月3日正式開始,屆時包括秦始皇陵跪射兵馬俑、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金縷玉衣在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