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其生命如何延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博物館展示櫃中的文物,是否就靜止在古老的歷史時空中?或許,它們涵藏著另外一種新生命,等待我們去發現……
最近,頤和園館藏文物首次登陸美國,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文物,展示我們的文明。
「慈禧太后——頤和園文物精選展」近期在美國寶爾博物館開幕。
展覽為期4個月,從非政治角度展示慈禧在書法、繪畫、服飾等方面的藝術造詣和獨特品味。
展覽分為4個部分,分別以頤和園皇家陳設、清朝宮廷藝術、頤和園中的西方藝術品和慈禧壽慶為主題,展出慈禧寶座、慈禧書法、慈禧穿過的衣服和花盆底鞋等私人用品以及頤和園收藏的自鳴鐘、銀器等西方文物。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打破傳統藩籬,改變以往文物只是靜置在博物館冰冷的場館中的常態,延續博物館中文物的生命史程。
正在北京展覽館熱展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故宮博物院攜「數字多寶閣」參展。
文創產品更是延續文物生命的強大力量。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非台北故宮莫屬。
傳統的文化產品歷史感強、知識性強,但是並不方便攜帶,比如圖書,銅器、木器等的複製品。
台北故宮在文創設計的道路上,從有到無,從粗糙到創意,無一不下狠功夫。
不止故宮博物院與台北故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也開始各出奇招,力求讓文物在新的史程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四維時代運用文博級三維數字化重建技術,為各大博物館重建文物。
四維時代致力於科技服務於文化,藉助專利技術與網絡技術,為各大博物館、文化展覽等建成數字博物館,探索更有效的傳播方式,讓文物說話。
同時,精確保留文物數據,延續文物生命,在文物中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在歷史文物與展館等開創瀏覽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文物事業新局面。
致力於以文物為載體,以網絡為橋樑,促進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讓世界文明之花長盛不衰。
關注【四維時代科技】,獲取更多關於文物三維數字化重建的訊息。
博物館「變形計」:從文物寶庫到創意試驗場
文化創意從來沒有像這幾年來一樣,在全國成為一個持續升溫的熱詞。去年3月20日實施的《博物館條例》更為文化創意的「東風」推波助瀾。《條例》首次明確支持博物館與文化創意、旅遊等產業相結合,開發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