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座博物館而言,什麼最重要?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帶著16份提案上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南都記者 陳文才 攝

南都訊 記者馮群星 發自北京 五年前,全國政協委員單霽翔,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五年後,故宮限流平穩施行、故宮文創產品爆紅、《我在故宮修文物》得到廣泛喜愛……對於故宮的變化,公眾感知明顯。

但單霽翔從未滿足。

「故宮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博物館等。

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些真是最重要的嗎?恐怕不是。

「怎樣才能成為人們喜愛的博物館呢?」他始終在思考。

今年兩會期間,單霽翔帶著16份提案上會,提案主題均與故宮和文化遺產保護有關。

圍繞著怎樣成為人們喜愛的博物館、怎樣讓文物「活起來」,他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對一座博物館而言,如果建築、藏品、觀眾數量不是最重要的,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在下文中,你可以找到單霽翔的觀點。

以下是單霽翔的回答:

紫禁城已經走過了近600年歲月,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瑰寶。

保護之餘,我們希望能夠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和解讀傳統文化,與觀眾的期望互動。

2015年9月,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渠寶笈特展」期間,每天早上觀眾進院以後爭先恐後地往武英殿跑著去排隊參觀展覽,於是網絡上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故宮跑」。

為此我們採取緊急措施引導觀眾有序入場,在深夜為堅持一睹《清明上河圖》真容的觀眾送上熱茶和方便麵。

這次「故宮跑」的事件對我們改變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大。

故宮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博物館等。

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些真是最重要的嗎?恐怕不是。

開放面積不夠大,展示藏品不夠多,參觀路線不豐富,就不是一座真正能讓社會公眾滿意的博物館。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將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儘可能多地轉化為人們的知識財富,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融入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

養心殿,是觀眾參觀故宮博物院的重點區域。

清代自雍正開始,8位皇帝都以養心殿為寢殿,成為紫禁城中最主要的生活起居、處理政務之所。

2016年養心殿要進入修繕過程,觀眾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養心殿場景和文物陳列。

我們改變了以往修繕古建築的同時將文物封存入庫的思路,設計了養心殿主題展覽。

第一站在首都博物館,第二站將前往香港的博物館,之後還要去南京博物院展出。

展覽按照養心殿原狀陳列進行設計,通過200餘件文物,使「垂簾聽政」、「三希堂」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場景得以再現。

從2016年9月開幕以來,每天人流如潮,首都博物館為此將閉展時間延長到了今年的3月26日。

歷時半年多,效果非常好,影響也很大。

我想,我們實現了讓養心殿文物「活起來」的初衷。

好的展覽既需要好的策劃,也需要好的展品,這需要對文物藏品進行常態化的保養維修。

文物的生命歷程比人的生命歷程還要長的多,應該給他們建立起「生命檔案」,讓他們的生命歷程永保尊嚴。

故宮博物院有一批文物修復專家,有4項文物修複方面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於是,我們成立了「故宮文物醫院」,配備了一整套目前最先進,同時也是最適用於各類中國文物藏品的分析檢測設備和儀器。

傳統保護技藝加上現代科學技術,如虎添翼。

去年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紀錄片是《我在故宮修文物》,最受年輕人青睞的職業是故宮的文物修復師,說明「擇一事,終一生」的敬業態度,更確切說是「工匠精神」打動了他們,證明傳統文化在年青一代國人中的凝聚力與感召力不容小視。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的新媒體團隊,著力研究受眾群體的變化,更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通過更新官方網站、發送官方微博、開通微信公眾號、營銷文化創意產品等靈活的線上線下互動方式,準確把握青年人的接受興趣和關注特點,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以富有內涵且饒有趣味的形式推廣傳播,在年輕網民中積聚了大量人氣,成為中華文明網絡傳播的成功實踐。

這一系列實踐說明,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只要認真研究網絡受眾的心理特徵和興趣特點,找到靈活多樣的傳播方式,就可以把「陽春白雪」的內容變得「喜聞樂見」。

故宮博物院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將數位技術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經過3年努力,建成了「數字故宮社區」。

其中「數字故宮」在線項目,包括全景故宮、故宮出品系列App,以及數字展廳的關聯、分享與互動,展示故宮博物院在古建築修繕、藏品保護、觀眾服務、科學研究、文化傳播等各個方面的最新進展、最新成果。

同時,故宮博物院數字博物館是全數字形式展廳,豐富的線上與線下項目聯合推出,將智慧旅遊與文物展示相結合,為廣大觀眾呈現出一個更為豐富、多元、精彩的「數字故宮」。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將英文、青少年、學術研究等子網站整合起來,建立一個故宮官方網站群,為不同的觀眾群體提供各有特色的優質服務。

故宮博物院的青少年網站,無論從形式和內容設計上,都充分考慮青少年的特點,以情境式交互地圖顛覆刻板的欄目,在形象化的探索中感知故宮博物院的建築、展覽、文物藏品,整個過程中穿插著各種類型的遊戲,以及圖文並茂輕鬆易懂的文化專題。

新版英文網以扁平化的頁面設計風格、清晰絢麗的文物圖片、更加直觀便捷的操作,使之更符合國外觀眾的審美和使用習慣。

未來故宮博物院還將不斷探索創新的方式,藉助網際網路和新技術的平台,把故宮博物院所擁有的優秀文化資源分享給公眾,把故宮博物院所蘊含和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留給年輕人,留給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單霽翔如何讓600歲的故宮越變越時尚?

從「故宮黑」「故宮跑」到「故宮萌」,故宮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7月26日,《思客講堂》「創新路·工匠心」系列第三期邀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主講嘉賓。在他眼裡,故宮裡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