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挖出明代縣官墓葬群 古墓保存完好為合葬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閩南網11月10日訊 8日上午,莆田仙遊縣大濟鎮烏石村一建築工地內,挖出一處古墓葬群,有七個墓穴。

根據墓志銘顯示,該墓葬為明代廣東肇慶府高要縣丞鄭必寅及家人的合葬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昨日,記者在烏石村見到了從墓葬中出土的銅鏡、發簪、剪刀等陪葬品,讓人驚嘆的是,由於該古墓保存較完好,出土的墓主人屍骨、服飾完好,甚至連毛髮都清晰可見。

墓主人毛髮保存完好

明代官帽,一碰便成碎片

昨日中午,記者趕到現場看到,墓葬群共有七個墓穴,呈「L」形結構,五墓穴一字排開,另兩個位於右側一米多遠。

墓室均由三合土夯築,呈長方形結構,內用白灰抹牆。

墓室前散落著多塊呈深紅色的棺木,每塊長度、厚度及寬度基本差不多。

現場一位施工人員介紹,他們在清理土方時,挖出這處古墓葬群,七副棺槨剛出土時保存完好,上面的油漆像剛刷的,但之後沒多久,所有的棺槨都散了架。

當時,棺槨內發現七具保存較完整的屍骨,有的還能見到有壽衣包裹著。

不過,壽衣一碰即碎,化為塵土。

村民老鄭說,棺槨內發現的一團墓主人梳理整齊的頭髮及一頂明代的官帽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但烏黑的官帽由於氧化作用,輕輕一碰便碎裂成片。

五個墓穴一字排開,另兩個墓穴在一側

墓主在廣東當過縣丞

記者看到,出土的墓志銘都用長寬各約30厘米的方形厚磚做成,其上用毛筆字記錄著墓主的身份以及年代等。

「明高要縣丞鄭公諱清字必寅」、「興化府仙遊縣善化里厚坡人」、「正德元年致事歸田,九年終」……讓人稱奇的是,雖經數百年,紅磚上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見。

村民介紹,大濟鎮在古代就叫善化里,而烏石村原來也稱厚坡村。

可以肯定的是,墓主就是族譜上記載的在廣東肇慶當過縣丞的鄭氏先人鄭必寅,其已去世500多年。

這是一個合葬墓,其他幾位墓主人應該是鄭必寅的家人。

莆田市文管辦連金焰主任告訴記者,縣丞始置於戰國,迄於清末,為縣令之佐官,在縣裡地位一般僅次於縣令,主要職責是文書、倉庫等的管理,明清時縣丞為正八品官。

明代提倡「厚養薄葬」的習俗,現今莆田出土的明代墓葬的隨葬品一般都很少,即便是官員也不例外。

連金焰表示,古墓葬內的屍骨、棺木、陪葬物品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主要是因為很多古墓採取了嚴格的防潮、防腐措施。

(海都記者 陳盛鍾 文/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口出土約2000年前漢代精美綠釉陶壺

周口網訊:昨日,記者從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獲悉,近日在項城市漢代夫妻合葬墓出土了許多精美文物,其中一對綠釉陶壺、一把龍首釉陶勺,保存完整、造型精美,十分罕見。記者昨日在周口市中心文物庫房看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