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遺址獲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紅網湘西站12月17日訊(特約記者 覃遵奎 通訊員 孟春絨)12月14日上午,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在上海大學圖書館報告廳隆重開幕,以老司城為代表的中國西南土司遺址榮膺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其內容《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調查和發現:帝國擴張及其與邊疆的動態關係》,名列本項世界獎首位。

會上,共頒發了10項「田野考古發現獎」,以老司城為代表的中國西南土司遺址成為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考古項目。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學共同承辦。

今年7月4日,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老司城遺址,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考古發掘和研究,逐漸為世人所了解。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進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隨即對其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和保護展示工作。

至今,老司城遺址共經歷了4次考古發掘,其考古成果獲201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獎項。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世愉介紹:「土司問題是中國邊疆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中央政府任命少數民族貴族為世襲地方官,並通過他們對各族人民管理,達到加強對邊疆地區統治的目的。

土司制度是歷史的產物,它的建立是歷代統治者對邊疆地區長期經營的結果,是在羈縻治策上的發展,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邊疆地區控制和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進步。

而土司制度的發展、完善,更體現了明清統治者的『因地制宜』和順應時勢的治邊思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化德縣裕民遺址入圍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本報訊(特約記者 李劍平 通訊員 李科)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化德縣裕...

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位列其中

本報訊 12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在上海召開,公布了世界範圍內10項田野考古發現獎和11項考古研究成果獎,包括我省海龍囤遺址在內的「中國西南土司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