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醫院首次開放 觀眾近距離觀看文物修復全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民晚報·新民網】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醫院一炮走紅,不少遊客都希望能到現場親眼看看這些能工巧匠是怎麼修復文物。
今天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故宮文物醫院首次試行開放,迎來了第一批預約觀眾。
40名幸運觀眾近距離觀看了文物修復過程。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後,文物修復受到歡迎的程度明顯提升,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希望使觀眾了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新民晚報 潘子璇 攝(下同)
200名文物保護專家當「醫生」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修復有悠久的歷史,文物修復類別包括書畫、金屬、鐘錶、陶瓷、木器、漆器、鑲嵌、紡織品等,擁有「中國傳統書畫裝裱修復技術」、「古書畫人工臨摹複製技術」、「中國青銅器傳統修復、複製技術」、「古代鐘錶傳統修復技術」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故宮文物醫院成立於2016年12月29日,位於故宮西側城牆下、內金水河畔,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
按照使用功能分為文物保護科技實驗室、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室、文物保護修復輔助業務三大部分,匯集有200名文物保護專家。
擁有「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希臘文物雷射技術聯合實驗室」、「同步輻射與文物保護聯合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
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故宮文物醫院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如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使現代科學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於文物修復工作。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文物醫院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是服務於「平安故宮「工程的重要項目。
之所以命名為故宮文物醫院,一是因為文物修復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像患者到醫院看病一樣,不僅需要有傳統技術的工匠進行經驗性地判斷,也需要藉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以便在修復過程中,最大程度保護歷史文化信息,不改變文物原狀,實現傳統工藝技術傳承。
文物醫院志願者做嚮導保障參觀效果
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文物醫院志願者今天正式亮相上崗,單霽翔院長為志願者頒發了志願者證。
首批15名文物醫院志願者作為引導和講解員,帶領40名觀眾零距離觀摩中國傳統書畫裝裱修復、中國青銅器傳統修復、古代鐘錶傳統修復技術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觀文物修復師給文物「治病」的全過程。
文物醫院經過三年的籌建,一年多的試運行,各項工作準備基本就緒,也接待了很多文物博物館界專業人士和重要外賓。
在逐漸探索如何讓人們進入故宮文物醫院、了解故宮文物修復工作上有所收穫。
為了在開放參觀時不影響文物醫生的日常業務工作,又讓觀眾得以近距離欣賞文物修復,獲得高質量的參觀體驗,經過研究,決定控制文物醫院的開放時間和參觀人數,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
志願者是雖是面向社會招聘,但最終能被選中相當不容易。
自4月份開始招募,收到了871份有效簡歷。
應募者年齡、性別、職業、學歷各方面呈現多樣性,其中以中青年、女性、本碩學歷、在職者居多。
文物醫院特別成立了遴選小組,對每一份簡歷進行認真審讀,遴選出75名應聘者進入第一輪面試。
通過現場演講和提問,按照每位志願者得分選出35人進入第二輪面試。
此輪面試既考察應聘者的講解能力,又考察應變能力,最終錄取了25人進入崗前培訓環節。
培訓時,依據這些志願者的興趣和學科背景,分為A、B、C三個小組,對應文物醫院的三段建築功能分區進行針對性培訓,安排志願者進行定點講解,經過現場模擬訓練後正式上崗。
這些志願者經過了嚴格考驗,都有很好的學科素養,以教師、高校碩博士為主,還有電視台和廣播電台主持人等,個個能力卓著,風采各異,充滿熱情。
文物醫院每周開放半天 預約觀眾年齡須超過16歲
「這件『明黃色緙絲彩雲金龍紋鑲皮邊男夾朝袍』有200多年歷史,因為發現時全部都包裹著土,文物醫院便發明了專門針對文物的除塵布進行除土......」文物醫院裡,講解員小林正在給觀眾介紹各類朝袍和戲服。
6月3日,故宮博物院官網發布了《關於故宮文物醫院於6月9日向公眾試開放的公告》:為更好地向公眾展示和宣傳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積極回應廣大公眾對於故宮文物保護事業的關心,故宮文物醫院將於近期向公眾預約開放參觀。
2018年6月9日恰逢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故宮文物醫院將於當日上午9:00-11:20首次試行對公眾預約開放。
首批觀眾限額40名,年齡須超過16歲。
試開放僅限6月9日當日上午9時至11時20分。
預約成功的觀眾參觀文物醫院時,禁止拍照、錄像;禁止攜帶箱包、大件物品以及照相攝影設備等進入。
今天陰雨綿綿,但依舊阻擋不了觀眾參觀文物醫院的熱情。
不到八點半,就有預約參觀文物醫院的觀眾提早到了故宮熙和門等待。
幸運觀眾章雯霞表示,聽說文物醫院向社會公眾開放,掐著時間點在故宮的官網上等著,剛出來預約信息就約上了,但30秒後想幫父母親預約,名額已全部被搶光了。
在文物醫院現場,講解員帶領觀眾參觀並講解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
其中CT機的用途最廣,它適用於檢測各類文物,如常見的木雕、陶瓷、金屬等樣品,可以提供文物的內部結構,傷況位置及工藝信息。
觀眾還近距離觀看了一件「穿珠堆綾密集金剛像軸」的文物修復過程:修復師先拍照記錄文物原樣,再用長軟毛刷、鑷子等工具除去皮蠹屍體等污濁物,之後用博物館專用吸塵器除塵,用超細纖維擦拭畫心和織金錦邊並用擦擦克林和棉簽擦拭玻璃,最後再次進行拍照記錄,畫心回畫框。
據悉,故宮博物院將根據此次試行效果,儘快發布正式預約開放方案,請公眾關注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及門票預售網站(gugong.228.com.cn)。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魯明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