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城壩遺址獲中國考古最高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西城門

製圖 李開紅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代表在場外交流

■金鼎獎 李鋒等(著)《晚更新世晚期中國北方石葉技術所反映的技術擴散與人群遷移》

《歐亞大陸最東端的莫斯特遺存:內蒙古金斯太遺址研究》等10項研究成果榮獲金鼎獎

■金爵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飛館員等10名青年學者榮獲金爵獎

■終身成就獎 著名考古學家、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石興邦研究員

10月22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開幕,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捷克、蒙古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柬埔寨、越南、宏都拉斯等13個國家的近400位考古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圍繞「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國內外考古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等專家展開了學術討論,中國考古學會下設的16個專業委員會將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分組研討。

為了集中展示四川地區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本次考古大會還專門組織了「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

在大會上,考古界最高獎項——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頒發,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獲得了一等獎。

考 古 最 高 獎

渠縣城壩遺址折桂:代表西南地區保存最好漢晉縣城遺址

此次考古大會上,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的項目共有4項,其中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獲得該項殊榮。

今年9月,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考察了城壩遺址發掘現場和庫房,一致認為,城壩遺址考古工作獲取了大量翔實而重要的基礎資料。

通過5年不間斷系統性的考古發掘,基本釐清了城壩遺址功能分區,初步構建了遺址自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年代序列,是西南地區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晉縣城遺址之一。

此外,城壩城址保存較完好、結構較完整、布局較清晰,尤其是磚構城門及保存完整的建築布局,在漢晉縣城遺址考古中較為罕見,為中國古代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遺址北部發掘區靠近渠江,出土較多竹木簡牘及大量主編器,很可能與津關遺址有關,對於了解秦漢帝國對西南地區行政管理提供了新材料,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城壩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對研究川東地區漢晉時期社會生活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尤其是「宕渠」文字瓦當及十餘枚竹木簡牘的出土,填補了地方史料的缺佚,蘊涵巨大的學術價值。

金 爵 獎 得 主

四川考古人李飛:若無人了解考古成果,工作會失去很大意義

去年與妻子在江口沉銀考古遺址發掘現場舉行婚禮後,昨天上午,從事公眾考古的李飛再迎好事,摘得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青年學者獎——「金爵獎」。

「考古需要外界更好的認知。

」李飛表示,公眾的理解是他們工作的最大動力,「天天發掘,如果沒有人理解考古成果的內涵,工作會失去很大一部分意義。

談及本次獲獎,李飛說「還是因為在公眾考古方面做的事情吧。

」何謂公眾考古?李飛認為應當是考古與公眾之間的互動。

他舉例,如果在做一處發掘時,向周圍的居民介紹情況,便是一種公眾考古。

對於普通人接觸的「盜墓」元素影視作品,李飛直言:「那不是考古。

」1985年出生的李飛,現在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中心副主任,中心組織的活動正是向公眾傳達什麼是考古,「涉及考古學的理論,比如怎麼判斷每一層文物的時代及其價值。

」對公眾來說,考古學理論會不會很枯燥?李飛說,還是要看怎麼講好故事,「我們的考古動漫,本身設計就是小孩子能看懂。

回想起去年4月和妻子在江口沉銀考古遺址發掘現場的婚禮,李飛表示,這對考古人意義特殊。

「另一方面,考古工作者一年裡有大約10個月會在考古工地上,也的確沒有時間。

」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彭亮 攝影 王紅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渠縣城壩遺址獲中國考古界最高獎

昨日考古學大會現場頒發了3大獎項: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獎——金鼎獎、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青年學者獎——金爵獎。其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渠縣歷史博物館承擔的四川...

水洞溝考古發掘與研究報告獲「金鼎獎」

本報訊(記者王剛)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廳獲悉,在河南鄭州召開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水洞溝:2003~2007年度考古發掘與研究報告》榮獲研究成果獎(金鼎獎)。據悉,該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