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帝陵墓究竟有什麼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萬曆大帝,是明王朝第十三位當家人,名朱翊鈞公元1572年繼位,當時只有十歲,還是一個稚氣的小男孩。

他在內閣老臣們的輔佐下,大刀破斧的進行了變革。

後來親政,也是從自我做起,以明君勤勉為表率,一度使社會出現中興局面。

突然從一天開始,這位人臣眼裡的風範君主,卻不理朝政了,並且是28年從來不上朝,就連三大征這樣重要的事件,都是在後宮以諭旨的形式傳達。

而對於這段歷史,當時的記載都是這樣說的:帝沉迷於酒色或日夜縱酒作樂等等。

對於皇帝的長期不上朝,當時的一些大臣也是頗有不滿,為此萬曆還當面解釋過。

據《昭對錄》記載,朱翊鈞在對自己不能上朝是這樣解釋的"足心疼痛、行立不便",但是一些言官卻認為他是在撒謊,只是為自己不上朝找藉口罷了。

當時的記錄是這樣的:萬曆平躺在棺內,但是右腿明顯的蜷曲形狀痛苦,把右腿的屍骨復原後,要比左腿骨短。

這一些都證明,這位皇帝,不能上朝的確是腿腳患有重病,而不是死於向歷史上記載的犬馬聲色。

這位重病的皇帝,雖然有28年不上朝,但是,社會依然活潑開放,連利瑪竇都慕名來朝見他,這也是他為什麼能主政48年的最好的見證吧。

明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是分布於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唯一座進行了考古發掘的陵墓。

定陵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年,國家對萬曆皇帝的陵宮進行了挖掘,當厚重的棺木被打開後,人們不但看見了當年的大明皇帝,而且也揭開他為何多年不上朝的謎底。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

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定陵被當做"牛鬼蛇神"批鬥,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棺槨被毀。

且由於當時人們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和當時特定的歷史時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舊),使定陵出土的大量絲織品未得到有效保護,迅速風化,因此,定陵的發掘也被認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陵區的主要建築有石橋、碑亭、陵門、裬恩門、裬恩殿、明樓、寶城和地下宮殿等,主體建築均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

此外,在陵墓四周還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祠祭屬、神宮監等附屬建築。

地宮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後、左、右5個廳組成,建築面積1195平方米。

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對稱的兩個殿,中間各自有一個用漢白玉壘砌的棺床,兩配殿有甬道與中殿相通。

中殿內有3個漢白玉石座,並擺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長明燈。

後殿是地宮內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正中央放置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

棺槨周圍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裝滿殉葬品的紅漆木箱。

出土的隨葬品包括帝後服飾、冊寶、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銀、玉、瓷器皿以及大量絲織品。

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

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

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由明世宗首創,由於明神宗建陵時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羅牆)。

明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是分布於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唯一座進行了考古發掘的陵墓。

定陵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

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

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成祖長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

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

它的地面建築共占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

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入昌平,地上木構建築大部分被焚毀。

同年清兵入關,陵園再遭破壞。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時,祾恩門、祾恩殿被縮小規制重建,但民國年間再次被焚。

陵園建築中只有寶城、明樓、重門和陵垣始終未遭嚴重破壞。

定陵內部

定陵內部

定陵內部

定陵內部

涵義:券腳下的垂直承重牆

金剛牆是一種加固性質的牆。

古建築對凡是看不見的加固牆都稱為金剛牆。

梢孔(即邊孔)內側以內的金剛牆一般做成分水尖形,故稱為"分水金剛牆",梢孔外側的叫"兩邊金剛牆"。

所謂金剛土並非是一種自然本身就存在的物質,而是人為的混合土。

即在黃土高原特有的黃土中加入糯米汁以及其他幾種花汁,這種土的特點就是堅硬無比,刀槍不進,是而名為金剛土。

這種土常常被用於修築堅硬的城牆。

陵宮的總體布局亦呈前方後圓之形。

地上部分的主體建築坐落在大峪山與蟒山主峰之間的中軸線上。

陵前一條神道全長3千米,由長方形青石板鋪就,寬闊的路面上可並排行走3輛馬車。

青石板

從七孔橋以北100米處向西北延伸,經三孔橋和金水橋,便可直抵陵園門口處的無字碑。

無字碑體積巨大,螭首龜趺,因其迥異於常見石碑,通身光潔不留一字而得名,也成為後人心中的謎。

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先生曾六度拜謁此地,但對於無字碑背後之謎,卻也是始終不明就理。

尚書嚴嵩希望碑文由世宗撰寫,但嘉靖皇帝認為天命已定,功過當由後世評說,於是陵前的碑文便空了下來。

梁份認為,其後的幾代皇帝自然也深感其中滋味,"功德"勿需直言,由此碑身皆光潔無字。

然而對於長眠定陵的神宗朱翊鈞而言,無字碑卻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墓主人功過參半的矛盾一生。

如今,三孔橋已經蕩然無存,無字碑初建時的方形碑亭也在清初被八旗軍所毀,只剩下龐大的石碑仍然完好,矗立在青天之下,默默睹視世間滄桑。

第一進院落,前設單檐歇山頂式陵門一座,制如外羅城門,為陵寢第二道門,又稱重門。

其左右各設有隨牆式掖門一道。

院落之內無建築設施,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第二進院落,前牆之間設祾恩門。

其制面闊五間(通闊26.47米),進深二間(通深11.46米),下承一層須彌座式台基。

台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

其形制為重檐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下承須彌座式台基一層,圍欄雕飾同祾恩門。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