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

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

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

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神功聖德碑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陵寢。

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也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發掘的皇帝陵墓。

1956年至1958年,我國政府組織對定陵進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近3000件,其中不少為稀世珍寶。

現在這裡是定陵博物館,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陵門

該陵坐落在長陵西南約一公里的大峪山下,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原地上建築有寶城、明樓、棱恩殿、棱恩門、左右廊廡、宰牲亭、神廚、神庫、碑亭,後僅存寶城、明樓。

在陵門外,是三座單孔的白石橋,橋後是高大的「神功聖德碑」聳立在定陵中軸線上,現存只有石碑,碑亭已不存在了。

明十三陵有一個怪現象,這就是除思陵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雖然都是明朝時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當時沒有鐫刻文字的石碑,人們稱之為「無字碑」。

定陵的「神功聖德碑」也不例外,碑上一個字也沒有。

陵門又稱「重門」,紅牆,單檐歇山頂式,黃色琉璃瓦覆面,下有琉璃斗拱,辟有三個紅券門。

中間牆上牆面刻有「定陵博物館」五個大字,郭沫若所寫。

進入陵門,神道盡頭是祾恩門,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式建築,下承一層須彌座式台基。

祾恩門遺址

台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

前後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

現在只剩下遺址。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被李自成農民軍焚毀,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縮小重建,日偽時期,重建的祾恩門又被燒毀。

祾恩門後是陵園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

祾恩殿建於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是舉行陵祭儀式和供奉牌位、衣冠等物的殿堂。

其形制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下承須彌座式台基一層,圍欄雕飾同祾恩門。

祾恩殿遺址

台基前部出有月台。

月台前設三出踏跺式台階,左右各設一出。

殿有後門,故台基的後面亦設踏跺式台階一出。

其中,後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御路石雕」。

刻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牙圖案。

祾恩殿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

御路石雕

祾恩殿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被李自成農民軍焚毀,清乾隆時期縮小重建,現在也僅存遺址。

欞星門

祾恩殿後,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欞星門。

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頂部雕坐龍,前後戧以石抱鼓。

石五供

移步前行,是石五供,為象徵性祭器,有香爐(一座)、燭台(二座)、花瓶(二座)置於祭案之上,用以烘托陵園氣氛。

在石五供後面是明樓。

明樓

明樓為陵墓標誌性建築,重檐歇山頂,四面辟門,採用磚石結構,斗拱、額枋、榜額、檐椽、飛字,全部採用石雕,施以彩畫,榜額上書「定陵」二字牌匾。

聖號碑

明樓內有「聖號碑」,碑首部分篆刻「大明」二字,碑身中央楷書「神宗顯皇帝之陵」七個大字。

碑趺由上小下大共九級方台組成,象徵「九五之尊」。

寶城城牆

定陵地宮的入口在墓地的後面,拾級而下,來到地宮。

地下宮殿距墓頂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 敞的殿堂組成,總面積1195平方米。

地宮內全部是石結構,為拱券式無梁建築,殿門均用漢白玉雕成。

地宮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寶座和三盞「長明燈」。

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沒有棺槨。

後殿是地宮最大的一個殿,地鋪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著帝後棺槨,皇帝居中,左右各一個皇后棺槨周圍放著26隻朱漆木箱,內裝隨葬器物。

中室擺放著石制的萬曆帝、孝瑞皇后和孝靖皇后的寶座。

各室之間有石門隔開,石門由白石雕成,門扇設計十分精巧。

墓道口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項考古計劃曾試圖解開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該計劃的,是當時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還有郭沫若。

這是中國第一份由歷史學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計劃。

但十三陵最終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宮被成功打開,這就是至今中國惟一被考古學家打開的皇陵——定陵。

石門

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動於1956年春開始。

在挖掘計劃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長陵是首選目標。

然而,對長陵的調查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

最終,考古隊決定另找一個陵墓試掘。

經多方調查,定陵進入考古隊的視野。

地宮內景

雖然發掘明陵是我國有組織、主動地用考古方法,對第一座皇陵的科學發掘,但歷史證明這次考古挖掘定陵是一次失敗的考古挖掘。

雖然,地宮被完好打開,地宮裡的文物得以現世,但因為沒有經驗,沒有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加上後期人為的破壞,使許多文物損壞、遺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

金腰帶

玉帶

據說當時定陵被打開的時候,全部人都驚呆了,金碧輝煌,到處都是寶物,讓人應接不暇。

可是在短短的20分鐘之後,這些寶物卻全都變黑了。

原來,掘墓的人缺少缺少專業知識,導致這些寶物在接觸空氣後沒有得到保護,結果全部被氧化,十分可惜。

無知致明代織錦遺產遭損壞。

對出土的織錦匹料進行技術處理和保護。

因為沒有經驗,採取輕率的處理方式和未經反覆實驗,匆匆上手,處理不當,出土的織錦匹料全部損壞。

織錦複製品

萬曆帝後的楠木棺槨被扔下山。

1959年9月30日晨,接到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的指示:「馬上就要開館了,既然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原來的棺槨就沒用處了。

你帶幾個人到地宮清掃,把那些棺木抬出來,好迎接領導來檢查清潔衛生。

於是,幾個員工圍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銅環,便揮鎬劈了起來。

幾十名警衛跟著主任來到棺木前。

「大家辛苦一下,把這些木頭板子扔了。

」士兵們在主任指揮下喊著號子,將沉重的棺木抬起,來到寶城上。

隨著主任一聲威嚴的口令「扔——」,戰士們一齊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槨被掀下牆外,嘩啦啦滾入山溝。

據說,這些珍貴的木頭被扔到山下之後,都被當地的村民當做好東西留了起來,有的做成了自己的棺材、有的加工成了衣櫃。

鳳冠

萬曆帝後骸骨被一把大火燒光了。

地宮被打開後,萬曆皇帝和皇后的屍骨完好無損。

但在文化大革命時,萬曆帝後的三具屍骨也沒能倖免,被紅衛兵一把火給燒了。

現在,是不是覺得非常可笑、可悲。

所以我總說,文化大革命在中國歷史上一無是處,從對待萬曆帝後的屍骨這件事上,就能說明一切。

遠眺長陵

因此後來,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令,今後我國政府不再主動組織開挖皇帝陵寢。

定陵中出土的許多文物因為無知而被損害,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政府效仿挖掘陵墓的風氣,紛紛準備再向秦陵、唐陵、清陵等動手,不過都被國家制止了。

周恩來總理定下的規矩不能破。

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清風 發布:2016.05.2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