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器之六 —— 玉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玉琮簡介:

琮(Cóng)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

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明的一種禮器,距今約5100年。

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

在選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為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的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青褐色居多。

從出土的玉琮來看,除部分保留著晶瑩的質感外,大部分玉琮的外表已沁蝕成粉白色,受沁的程度大大高於同墓所出的玉璧。

玉琮的表面色澤較均勻,不像玉璧那樣存有燦爛多變的塊狀彩斑。

中國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禮制。

延伸內容: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

其用途,一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

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

其具體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

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

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玉琮考證:

「琮」始見於《周禮》等古籍。

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

《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

鄭玄補註《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

南唐徐鍇釋琮時講:「狀若八角而中圓」。

後因後人難辨琮狀的實體,以致南宋時稱為「鎮圭」。

至清乾隆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的說法為據。

經考證,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與意義有:

一、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瑗被稱為「六器」。

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玉琮成為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

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

二、玉琮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徵。

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徵: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常於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

種種現象說明琮式與原始宗教及祭祀禮儀密切相關,它的主人必屬部族酋長,大祭司巫師之上層人物, 從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顯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顯示生前的一切,用於隨葬恰好說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財富與權勢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時期的一種葬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博古通今」新石器時代玉器(二)

新石器時代玉器(二)原始玉器按其功能和造型可以分為:一、禮玉:如琮、璧、圭等。表現為規矩、對稱、穩定的造型 。例如良渚文化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鉞、及成串玉飾等。良渚玉器對稱均衡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價值千萬的玉器原來是長這樣的……

在中國,玉器從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記錄了人類生活,社會的變遷。玉文化,傳承千年,依舊流淌在華夏文化里,博大而精深。古玉器的文化內涵不僅包括設計藝術、碾琢工藝、文字記載等,而...

想為葫蘆做配飾,那就聊一聊漢代玉琮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