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吃啥玩啥發不發壓歲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趙梅 通訊員 阿迪力·阿不力孜 圖/阿迪力·阿不力孜)春節快要到了,發微信搶紅包,已成現代人過節的主流方式。
可是,你知道嗎,古代人雖然沒有手機和網絡,他們的春節卻過得別有風趣,節日氛圍甚至比今天濃厚熱鬧很多。
吐魯番出土國內最早剪紙
今天的人們可能想像不到,春節期間,流行於南北疆的剪紙藝術,在一千多年前的晉唐時期,曾經是女子喜愛戴的「勝」(一種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首飾」)。
近日,新疆晨報記者從自治區博物館了解到,從目前新疆出土的剪紙實物來看,早在南北朝至唐代時期,剪紙藝術就已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盛行。
1959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發現了一批剪紙作品,這批剪紙作品現在多收藏在自治區博物館。
由於紙質物品的保存極為困難,這批年代在南北朝至唐代的剪紙作品,目前,已成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一批剪紙藝術品。
據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這批剪紙作品中,有兩幅團花剪紙,多幅對馬團花剪紙和對猴團花剪紙、對蝶團花剪紙、菊花紋團花剪紙、人形剪紙等。
對馬團花剪紙,是在六邊形內,交錯安排圓形、菱形、三角形組成一朵蓮花,在六邊形上,有六對相背而立的馬,這些馬刻畫得雄健有力,昂首翹立,目視前方。
對猴團花剪紙,內圈多用幾何紋樣組成美麗的花紋圖案。
內外圈之間,十六隻猴子分成八對圍成圓圈,每對猴子向背而立,又回過頭來相對而視,一隻前爪相攜,另一隻前爪攀著旁邊的樹只。
張嘴呼叫回首顧盼,似乎嬉戲於林間,玩得不亦樂乎。
人形剪紙,一種是剪成並排而立的七人形狀,近似泥俑。
另一種為在一張寫有文字的圓形紙上,剪刻了站立著四個對稱的人形紋。
這兩種人形剪紙造型簡潔,但圖案清晰,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據相關專家介紹,這批古代剪紙,從畫面到剪技,都和今天的民間團花剪紙極其相似。
尤其是剪紙中的「成雙成對」的表現形式,說明當時人們已經創造出對稱與均衡的藝術手法,剪紙藝術千年前就已經臻於成熟。
晉唐婦女過年喜歡戴「勝」
據專家分析,剪紙實物雖然最早出現在吐魯番古代墓葬中,但它的起源卻在中原地區。
據《史記》記載,早在周朝,就有「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姬誦曾用梧桐葉剪成玉圭圖像,贈給他的弟弟姬虞。
晉唐時期,中原地區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
「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花樣,剪成套方幾何形者,稱為「方勝」;剪成花草形者,稱為「華勝」;剪成人形者,就稱之為「人勝」。
每逢人日(正月初七),家家「剪彩為人,或鏤(刻)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把絲絹剪成花卉形的裝飾)以相遺(贈送)」。
「立春日,悉剪彩為燕以戴之,貼宜春二字。
」有關專家分析,這種女子頭上戴勝的習俗,傳入民間以後,當時百姓買不起「彩」、「箔」,就用紙代替金銀箔、絲帛,用紙剪成「勝」戴在頭上美化自己。
從阿斯塔納墓葬出土的唐代人勝剪紙來看,剪紙中的七個女子排列成行,頭部髮髻均裝飾有勝。
說明中原地區這種女子戴勝的習俗,唐代曾傳播併流行於吐魯番地區。
據相關專家介紹,南北朝時流傳下來的「鏤金剪彩」風俗,一直到明清時代才被廢止。
清代時期,剪紙藝術逐步演變為春節、喜慶日子的符號,窗花、牆花、門箋、喜慶花等應運而生。
尤其是窗花,是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一直到今天,新疆各地的農村和城市,仍有春節期間貼窗花的習俗。
花式點心 唐代吃貨的最愛
相比新疆人春節餐桌上的麻花、江米條、饊子等「裝點」,唐代各式的花式點心,貌似更加誘惑吃貨們的胃口。
據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點心」一詞源於唐代,宋人吳曾的《能致齋漫錄》中記載:「俗例以早餐小食為點心,自唐代之時,已有此語」。
在唐人看來,飲食並不只為口腹之慾,並不單求吃飽吃好為原則,而且要吃出許多花樣來,要色、香、味俱全。
據介紹,唐代吃貨們的這種飲食理念和習俗,在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體現得一覽無餘。
1960年至1973年,阿斯塔納墓葬出土了數枚花式各樣的點心,有梅花式點心、菊花式點心、四棱式點心、四瓣花紋點心、八瓣花紋點心等。
點心製作精美,花蕊和花瓣至今清晰可見。
其中,一些人形面俑和動物形面點,更是惟妙惟肖,生動可愛,反映了當時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批出土的點心包括一枚精美的月餅,月餅上寶相花紋原本是一種印度傳入的佛教紋飾,多出現在絲綢和其他器物的表面,但是,聰明的吐魯番居民把這種花紋移植到食品當中,可謂匠心獨運。
據相關專家介紹,吐魯番出土的這批點心都以小麥粉為原料,採用捏制或模壓製成,說明當時人的面點製作技藝和審美情趣已經相當高超。
據介紹,新疆點心製作的歷史比較悠久,考古人員曾在2800年前的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中,發現了許多麻花、點心和饢,但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出土的各種花式點心,在形制上流露出中原內地的風格,比如:梅花和菊花等,都是當地人模仿內地植物造型製作而成,說明當時的新疆人和內地經濟文化交流密切。
南北朝時期 這裡就有吃餃子習俗
春節吃餃子習俗,早在千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新疆地區可能就已在流行。
據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1959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曾發現幾枚唐代的餃子,其中,有兩枚餃子保存較完好,它們比今天的餃子略小,形狀和今天的餃子一樣,呈現月牙形。
經研究,初步斷定,餃子加工的年代可能在1300年前後,餃子的麵皮是由小麥粉加工,餃子餡可能為肉餡。
1990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三個橋墓地,又發現了三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餃子,這三枚餃子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餃子實物,「吐魯番地區和鄯善地區出土的餃子說明,至少從唐代開始,中原地區吃餃子習俗就已流傳到西域,並一直為西域人喜歡」。
據了解,雖然考古無從證實,這些餃子為古人春節飲食習俗,但是,很多學者卻認為,民間吃「餃子」習俗流傳已久,按照民間的習俗,除夕夜的「子時」,要放鞭炮、吃餃子、辭舊迎新。
由於除夕夜,是兩年相交於「子時」,寓意「交子」,後來,人們就把「交子」時吃的這種美食,諧音稱為「餃子」。
餃子,在東周時稱「餅餌」,據說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
到了隋朝,顏之推在他的文集中這樣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可見餃子還曾稱「餛飩」。
民間還把這種偃形的食品稱作「粉角」或「角子」。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把餃子稱為「扁食」。
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就有「扁食包細餡」的記載。
至今陝西一些地區仍把餃子稱為扁食。
根據清朝有關史料記載來看,春節吃餃子,寓意吉利,辭舊迎新,特別是正月初一吃餃子,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廣大地區人民的民間習俗,這種習俗一直沿襲到今天。
古代壓歲錢 祈福討吉利
春節,長輩給小孩的壓歲錢,已成很多「熊孩子」的攢錢渠道。
可是,你知道嗎,在古代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卻是能看不能花,只能給孩子們祈福討吉利。
據了解,自治區博物館工作人員曾在庫房整理出一枚清代民間老百姓使用的壓歲錢,錢幣為黃銅鑄造,圓形方孔,錢幣直徑3.9厘米,孔徑約1厘米,正面刻有文字「長命百歲」,文字間穿插有樹葉紋飾,反面因錢幣磨損,僅能看清左面是一個鳥頭圖案,右面是「九」字樣,其他和正面一樣,穿插花草紋飾。
研究人員根據錢幣上的字符紋飾判斷,錢幣外形雖然和當時清代的光緒通寶、乾隆通寶等錢幣類似,但上面所刻的字符紋飾卻有明顯的吉祥寓意,「這枚錢幣很可能就是古代民間所說的長輩給晚輩用來驅邪壓驚,並祈禱晚輩能平安度過每一歲的壓歲錢。
」
據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壓歲錢漢代起就已出現,和今天的壓歲錢不同,古代的壓歲錢,叫「壓勝品」、「厭勝錢」、「花錢」、「民俗錢」。
與當時一般錢幣的形態相似,但材質較粗糙,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只是古人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據介紹,古代普通百姓使用的壓歲錢和上層貴族使用的壓歲錢還有區別,普通百姓使用的壓歲錢是銅鑄造,上層貴族發的壓歲錢是「金元寶」——金銀錁子。
專門用金銀鑄造出來用來送禮、打賞或當做壓歲錢之用。
這種金銀錁子多呈不規則狀,表面鑄有富貴圖案或吉利詞。
金銀錁子雖不流通,但由於是金銀,與現在的金條、銀條類似,在古時也只有上層貴族之家才散得起。
和現代人發壓歲錢寓意不同,古人發壓歲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意思一下」。
壓歲錢包含著長輩對孩子的期望,準備壓歲錢時都要討個吉利,多「以百為數」,即壓歲錢一般一百文,既不多給也不少給,取「長命百歲」之意,故民間又稱壓歲錢為百歲錢。
據了解,這種能看不能花的鑄造壓歲錢幣一直民國前後,才逐步被紙幣取代。
穿越唐代 古人元宵節「火樹銀花不夜天」
「流光溢彩、火樹銀花」,這是今天人們用來形容春節慶典的尾聲——元宵節盛況的用語。
其實,1400多年前,古代居民在元宵節的過節場面,比今天還要壯觀。
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出土的一幅對雞對羊燈樹紋錦里,曾對元宵節的這一盛況有描述。
據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這幅對雞對羊燈樹紋錦出土於阿斯塔納古墓,長24厘米、寬21厘米,圖案以對雞、對羊、對樹為主圖案,顏色主要由大紅、白和菊黃組成。
「燈樹上方是對雞,下方是對羊圖案,這塊錦表現內容是,古代上元節(元宵節)『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情景」。
據專家介紹,關於「火樹銀花」的來歷,學術界曾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為,它的來歷源於唐朝楊貴妃的一個姐妹韓國夫人。
天寶年間一個元宵節,她在一座高山之顛的樹上,掛了各色各樣的特大彩燈,使遙遠地方的人們都能看到它,蔚為奇觀。
於是,人們便以「火樹銀花」譽之。
另一種說法認為,「火樹銀花」這個成語,源於唐朝詩人蘇味的詩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唐代傳奇色彩的皇帝睿宗李旦,生活奢靡,不管什麼佳節,他總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鋪張一番,供他遊玩。
每年正月元宵的夜晚,他要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號為火樹。
蘇味這首詩描繪的就是當時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燈火通明的景色。
也有說法認為,這塊織錦含有古代西方元素,有著濃郁的西方特色。
錦面紋飾採用對稱排列方法,就是借鑑西方特有的圖案循環排列方式。
樹根部設有一台座,造型與西方雕塑及建築中的台柱相似。
對羊對雞燈樹紋錦,是新疆古代的著名織錦,以上元燈節火樹銀花為題的圖案花紋,這一風俗北朝已出現,到了隋唐時期更為流行。
這些餃子餛飩成精了!歷經千餘年時光至今保存完好
新疆博物館與國內眾多博物館都不同,它珍藏著諸多神奇的文物。比如說它有一個展館,陳列著數具距今3800年的乾屍,睫毛、指甲、皮紋等均清楚可見,看完之後能把人嚇得半個月睡不安穩。新疆博物館最讓炳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