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餃子餛飩成精了!歷經千餘年時光至今保存完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疆博物館與國內眾多博物館都不同,它珍藏著諸多神奇的文物。

比如說它有一個展館,陳列著數具距今3800年的乾屍,睫毛、指甲、皮紋等均清楚可見,看完之後能把人嚇得半個月睡不安穩。

新疆博物館最讓炳哥驚嘆的,還要數它珍藏的那些已有千餘年歷史的食物。

啥?什麼食物能保存千年以上?

沒什麼特別的食物,現在也常見,餃子、餛飩、烤饢之類的……凡是去新疆博物館參觀過的朋友,都相信炳哥不是在打誑語。

來看看,這三隻餃子可是見過大世面的↓

它們來自唐朝,長6厘米、寬2.3厘米,1960年吐魯番阿斯塔那339號墓出土,堪稱餃子界的祖先啊。

皮兒是小麥面,很薄,餃子的形狀如月牙,內有餡,與現在的水餃沒有什麼不同。

餃子在當時稱「水角」、「角子」或「牢丸」等。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之一(尤其是北方),早在唐代就已成為了吐魯番地區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種麵食。

古人早就懂得,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如嫂子…...哦哦,扯遠了。

接下來有請來自唐代的餛飩↓

這兩隻餛飩長3厘米、寬2.5厘米,1969年自吐魯番阿斯塔那117號墓出土,形似耳朵,皮薄餡大。

專家說,這個實物表明最晚在唐代,餛飩與餃子在形狀上已有了區別。

更神奇的,是品相完好的唐代的饢↓

這塊直徑3.9厘米的小饢,1972年自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用小麥面製成,表面粘著的果仁粒粒飽滿清晰,你能看得出來它歷經千餘年時光嗎?要不是隔著展館厚實的玻璃,有沒有拿起來咬一口的衝動?

博物館研究人員介紹,在唐代,生活在西域的人們普遍食用饢,並有著「一日不可無饢」的說法。

還有一個顏值更高、更體現唐朝製作技藝的,寶相花紋月餅↓

它直徑6.5厘米,1972年自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以小麥面為原料。

表面花紋輪廓清晰,中心由兩組聯珠紋組成,並環繞有一周連瓣紋;外側裝飾好似松針紋。

整個月餅製作精緻,造型新穎別致,看上去並不比當今的面點大師差多少。

這個顏值也不差,吐魯番阿斯塔那337號墓葬出土的唐代花式點心↓

不僅麵食可以保存長久,肉食似乎有更長的時空穿越能力。

新疆博物館的「烤羊排」↓

1985年自且末扎滾魯克墓葬出土。

你猜它在哪個時代製作的?公元前800年!距今2800多年!牛不牛?

羊排串在紅柳枝上,羊肋骨最長一根18厘米,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烤肉食物。

為什麼古代食物能在新疆完好地保存千年以上,而在其他省份則很少出土類似的實物呢?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特殊自然環境,新疆氣候極其乾燥,降雨稀少,能使食物迅速脫水而不易腐爛變質。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細節。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實拍一盤穿越而來唐代餃子

< 唐代餃子了解下 >2018.02.02 國博/古代中國陳列唐代 / 食具及餃子 / 國家博物館藏197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出土這些新疆吐魯番出土的餃子,其形狀和今天北方的餃子一模一樣...

唐代新疆的饢、點心和瓜果

唐代時期,我國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對於外來文化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樞紐之地古西州(唐代西昌州的新名,今新疆吐魯番地區)的飲食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同時保持著一定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