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詛咒」入之必死?秦始皇陵墓至今未被打開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始皇陵真的是入之必死麼????秦始皇陵墓為什麼至今未被打開???
如今,我們知道的是——秦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宮距現地表深約30米,地宮的周圍有近似方形的地下城垣。
(關於地宮內的情況,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里是這樣記載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
也就是說,秦始皇陵地宮建築猶如秦咸陽宮殿,內有百官位次,地宮屋頂砌築了紋石和明珠像征日月星辰,地面還以水銀像征百川江河…… 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陵真的是入之必死?既然知道位置又有那麼多寶貝,為何至今未開?是技術達不到,還是有其他原因?
今天,小編總結了一些答案,一起來看下~~~
小提示:
本周六(03月04日)下午3:00,河南博物院2017中原國學講壇「文明向心——絲路傳韻」系列講座《考古不挖帝王陵》將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樓二樓學術報告廳準時開講!熱情期待大家的關注!
01
和大家說的一樣,現代文物保護技術不夠發達,墓室內氣候和自然環境差距極大,氧化變形算輕的,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鮮藕片,接觸空氣不久就變成灰了.....
沒錯,灰飛煙滅的灰,於是研究農作物發展歷史的機會就這麼擦肩而過。
諸如此類的還有各類漆器竹簡絲綢畫作,壁畫上紅色暗得跟隔夜大姨媽一樣已經算是鮮艷了,竹簡直接碳化萎縮,完全失去歷史價值,連馬王堆漢墓聞名的帛畫都分分鐘暗沉脆裂。
定陵的悲劇就不再贅言。
下面圖解說明,友情提示——多圖預警,穩定好小心臟←_←
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大量竹簡,而且十分珍貴 ,其中有《孫子兵法》、《六韜》等。
說到竹簡,你心裡想到的是這樣↓↓↓↓↓
呃,文物的話不應該這麼新,那這樣?↓↓↓↓↓
哦,NO!少年too young too willful !真實情況是這樣↓↓↓↓↓
還有……這樣↓↓↓↓↓
以及,這樣↓↓↓↓↓
最後一張圖裡面,細的是出土實物,粗的是局部放大圖,沒錯,就是這麼細!(竹簡:你們這些個愚蠢的人類!請叫我細長君)
鑒於在墓中竹簡處於飽水狀態,取出後迅速脫水,像圖一中一坨爛木條的狀態不算最糟的,銀雀山漢墓剛出土竹簡的時候保護不到位,好多都縮成了黑色的細線,沒錯!細,線……
一碰就碎,又變成灰了!
板子上那一坨就是竹簡
上圖中泡著的黑乎乎的東西也是竹簡。
所以竹簡修復過後必須永久儲藏在灌滿蒸餾水的密閉玻璃管中!如圖↓↓↓
看明白沒?
這就像馬王堆漢墓的女屍一樣,由於技術限制,只能浸泡防腐液保存(私以為挖了墳解剖了墓主還要展出屍體實在不厚道啊)
所以,出於代際公平原則(未來科技更發達)以及不挖也無妨的考慮,還是置緩再談吧。
02
真要鑽牛角尖的話,其實發掘秦始皇陵也不是不行,只要搭一個全包圍的屏障,二十四小時保證固定的濕度溫度以及各種條件,把自然環境和墓室完全隔離開。
這是有先例的,極簡版是兵馬俑坑(陶土的耐操作,但俑身的彩繪基本消失,對,這貨本來有顏色的),簡化版是金沙博物館,上面遊客參觀,下面進行發掘工作,博物館本身就是良好的屏障,各方面的管控力度都比較到位,相對而言避免了很多歷史文明上的損失。
但是……
但!!是!!!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 秦始皇陵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
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
」…………
好,可能這麼說還不夠直觀,直接上圖↓↓↓↓↓↓
(這個只是復原圖!當然,你可能會吐槽:什麼嗎,不就跟貝老的玻璃金字塔差不多嗎?那繼續請看圖↓↓↓)
(騷年~~你睜眼看看啊!這尼瑪就是一座山好嗎?!貨真價實的要樹有樹要高度有高度要風景有風景的山好嗎??!!!)
大型陵寢一般有封土,早期為了祭拜方便以壘土或者種樹的方式來標記墓穴位置,後來封土規模逐漸演變為墓主人身份財力的象徵,秦始皇陵就是迄今發現的封土最大的壘土陵墓。
就是說真正挖墓之前先要移走一座山啊喂!要像偉大理想主義者愚公一樣移山啊喂!!此處,請容我喘口氣,吃包辣條壓壓驚!
到這裡花了多少錢我不是學工程造價的算不出來,麻煩懂的小夥伴幫個忙,再然後還要搭78個故宮大小的房子來進行隔離,不算上各種先進控溫控濕控……的昂貴設備,已經價格太美不忍直視了好嗎?!
我國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嘛~!大山深處同胞挨餓受凍亟待幫助,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除了可能平平淡淡缺少激情,總沒什麼大錯。
03
同樣引自百科:
「 秦始皇陵地下布置了用水銀做的江河湖海。
今尚殘留遺址。
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
」……
假如是真的,在不能保證隔離水銀污染的情況下放它自由飛翔,我只想說臨潼區的老百姓和你什麼仇什麼怨??!一百塊都不給你還要放毒氣……
還有就是——秦始皇陵的發掘必然帶來許多實物資料方面的重大發現。
在實物資料不充分的情況下,許多學者在研究中需要進行大膽假設,比如研究史前藝術的學者,在分析各類壁畫紋樣的時候,有些是必須依靠猜測的。
像馬王堆T型帛畫至今有「引魂說」「招魂說」「非衣說」等不同解讀,帛畫下部的圖案又有是「水府」或者「地府」的分歧,帛畫中下部還存在究竟描繪的是祭司場面還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場景的爭議……↓↓↓
廢話那麼多,其實是想說——秦始皇陵里的珍寶真的會推翻無數學者兢兢業業一輩子的工作成果!
很多學者一輩子只專注於一點(比如西王母,饕餮,夔紋等等),他們窮其一生得到的結論,銘文古籍一句話就能顛覆。
突然很心疼歷史學者……另外,還有一點「不主動挖掘帝王陵是一項中央政策。
」
所以,綜上所述,不挖才是正確的,引用一位教授的話「沒挖它才是秦始皇陵,挖了就不是了。
」
版權聲明: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未開?因為進入就會斃命!細數古代墓穴高科技
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未開?因為入之就會斃命!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寢,與世上最大的地上陵寢埃及金字塔齊名。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未開?
和大家說的一樣,現代文物保護技術不夠發達,墓室內氣候和自然環境差距極大,氧化變形算輕的,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鮮藕片,接觸空氣不久就變成灰了.....沒錯,灰飛煙滅的灰,於是研究農作物發展歷史的...
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未開?除非解決這些問題
秦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宮距現地表深約30米。地宮的周圍有近似方形的地下城垣。關於地宮內的情況,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里是這樣記載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
秦始皇陵為何不讓挖?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能動
最近看一些網友的評論時,發現都在提一個問題:為什麼秦始皇陵不讓挖?今天,我就借著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對於秦始皇陵,大家應該都了解不少。中國第一個皇帝的陵墓,地底下有一個龐大的地宮,裡面...
西安市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都未開發?
1.現代文物保護技術不夠發達墓室內氣候和自然環境差距極大,氧化變形算輕的,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鮮藕片,接觸空氣不久就變成灰了.....沒錯,灰飛煙滅的灰,於是研究農作物發展歷史的機會就這麼擦肩...
中國七大考古發現排名
第一處:秦始皇陵,毋庸置疑。單從秦始皇陵陪葬兵馬俑就被列位了世界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墓內的珍寶更是無數,傳說中的和氏璧有可能在其中。史料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
現在考古技術這麼發達,秦始皇地宮為什麼沒有被挖掘?!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但秦始皇陵目前不允許挖掘,這是為什麼呢?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開挖?歷史真相竟然是這個。
秦始皇陵墓之謎地宮為什麼不能挖?秦始皇陵自出土一直不挖引起了很多考古愛好者的質疑。但有業內人士稱秦始皇地宮不挖考古學家也很無奈,但是因為事出有因,所以他們也在等機會,這到底是敷衍還是真的存在什麼...
兵馬俑曾出現過可怕一幕,導致考古專家至今不敢挖掘秦始皇陵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這是唐朝大文學家杜牧,描繪阿房宮富麗堂皇的著名詩句。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人不滿足,開始大興土木,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為何暫不發掘?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專家稱,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帝王的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