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 快看都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3月29日,省文物考古學會發布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滎陽青台遺址發掘」「二里頭遺址宮殿區東北部5號基址發掘」「新鄭鄭韓故城遺址發掘」「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宋東京城順天門(新鄭門)遺址發掘」等入選。
本次評選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華夏考古》編輯部主辦。
共有11個發掘項目入圍,經過各項目負責人報告、專家推選,最終評出2017年「五大新發現」。
滎陽青台遺址發掘
滎陽青台遺址位於滎陽市廣武鎮青台村東,枯河北岸的一處崗地上,遺址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其中仰韶遺址面積約31萬平方米。
2015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共同申報的「青台遺址絲綢起源」考古發掘項目,經過近三年的系統調查、勘探和重點發掘,發現仰韶時期環壕3條,聚落內各類遺蹟豐富,功能區布局明顯。
其中居住區位於內環壕和中環壕的北部偏中地帶。
清理的房址43處,房屋形制均為長方形,有單間、雙間、三間之分,布局有南北和東西並列兩種,建造方法有木骨塑泥、平地起築、土坯砌築等。
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史前最早的土坯房屋。
此外還發現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189座,以及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區。
在遺址東部,內環壕外側,發現有九個陶罐組成的疑似北斗九星圖案,九星罐東部有圓形祭土台,東部有大、中、小三個瓮棺,南部有一個祭祀坑,內置一個非正常死亡骨架,整個祭祀區周圍有較多疑似地臼的遺存。
遺址擁有三重環壕,出入口形制不一,這為仰韶時期防禦體系、工程技術狀況、利用水資源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該遺址墓葬較為普遍的使用了葬具,葬式也多疑似經過纏裹,對研究仰韶時期的葬俗、葬制有重大意義。
目前發現的房址有著多種形制、建造方法、建築結構,為揭示仰韶時期的社會組織結構、婚姻家庭形態、生產力水平等提供了多向思維方式。
發現的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區,說明先民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天文知識,對北斗天體的崇拜也可能形成了一套隆重的祭祀儀式。
另外,歷史上關於北斗九星的組成有兩種說法,青台仰韶時代北斗九星的排列方式為將為此提供新的極其重要的討論素材。
青台遺址是中原地區一處著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的遺址,此次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揭示了文明因素在鄭州地區仰韶晚期遺址中的孕育,進而為探索中國文明形成早期發展過程中的人類精神世界和文化成就,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社會與精神文化研究等相關問題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二里頭遺址宮殿區5號基址發掘
2001~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在二里頭遺址宮殿區東中部發現東西並列的3號和5號基址,二者中間以通道和暗渠間隔。
3號基址由至少3進院落院組成,院內發現2排5座貴族墓葬,出土包括綠松石龍形器在內的較多精美文物。
為全面、深入了解二里頭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的形制、結構、年代變遷,以及相近區域的遺存分布情況和時代性變化、宮室營建制度等課題,
2010~2011、2014~2017年又對5號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基本釐清5號基址的平面布局、結構、年代變遷等問題。
首先,明確了5號基址的布局和構成。
台基最上層夯土總面積超過2700平方米,坐北朝南,方向約為南偏東4.5度,由至少4進院落組成。
每進院落包括主殿、院內路土,第2~4進院落內共發現3排5座同期的貴族墓葬。
各進院落的主殿均為以窄牆間隔成不同房間的連間排房,南側多有門道,部分主殿北側有門道。
多數南北向牆體中間有缺口,缺口中間有東西向窄牆,東西向窄牆與南北向隔牆垂直但不相連。
其次,再次確認5號基址使用時期院內存在貴族墓葬。
5號基址的2、3、4號院內,分別發現2、2、1座貴族墓葬。
這些墓葬均打破院內的夯土基址和使用時期的路土,其上又被稍晚的使用時期路土所疊壓,確證這些貴族墓葬與夯土基址為同一時期。
這些墓葬屬於二里頭文化墓葬的第Ⅰ等級,隨葬品豐富且規格較高,一般都出土有漆器、綠松石器、陶禮器和一般陶器,部分墓葬中還有玉器和銅器,為認識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墓葬制度、研究5號基址的時代和性質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第三,初步究明5號基址的修建、使用和廢棄年代均為二期。
多組地層關係表明,5號基址始建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早段,使用至二期晚段。
其院內還存在幾座窖穴類遺蹟。
第四,5號基址與3號基址展現了二里頭文化早期都邑格局的獨特特徵。
5號基址是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多進院落的大型夯土基址,是中國後世多院落宮室建築的源頭。
其與3號基址的這種外圍無圍牆、多進院落、院內有貴族墓葬的建築格局和內涵,構成了二里頭文化早期宮室建築、宮殿區布局的獨特特徵,與二里頭文化晚期宮殿區內以1號、2號基址為代表的外圍有圍牆、廊廡、院內無同時期的貴族墓葬的四合院式建築,以4、7、8號基址為代表的單體夯土台基式建築的格局和內涵的差別較大,其背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背景,還需要深入探究。
新鄭鄭韓故城遺址發掘
鄭韓故城位於鄭市市區及其周圍一帶——雙洎河(古洧水)與黃水河(古溱水)交匯處。
春秋時期,故城為一座大城,戰國時期新建隔城牆,將故城分為東西兩城,形成「東城西郭」的雙城制。
2016年至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北城門遺址和鄭國三號車馬坑進行考古發掘,二者均位於故城的東城。
北城門遺址位於文化路北端,在隔城牆與北城牆交匯處,目前已布10米×10米探方68個,發掘面積7000餘平方米。
發掘期間共清理出春秋戰國至明清時期帶車轍的道路16條,春秋時期水渠1條,戰國時期瓮城城牆1處,不同時期的灰坑、水井、墓葬等共計45座,還有戰國時期排水管道、活動硬面、踩踏面、瓦礫層等重要遺蹟。
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是歷史上對鄭韓故城城門進行的第一次科學發掘。
清理春秋戰國至明清時期不同走向的道路16條,揭示了北城門的城門結構為一陸行門一水行門,這裡便是文獻記載的鄭國「渠門」。
此外,還發現了平面形狀為曲尺形,殘長78米、寬32米、殘高7米的瓮城城牆,這在中原地區東周時期王城遺址中是首次發現,體現了築城者加強城門防守的理念和功能。
科學的選址、完整的都城形制和宏大的規模氣勢,展現了鄭韓故城在中國都城城市文明形成過程中的突出地位與作用。
沿著隔城牆向南,鄭公一號大墓的陪葬坑三號車馬坑。
該坑呈南北向近長方形豎穴土坑狀,口大底小。
坑口南北最長11.7米,東西最寬10.6米,深5.9米。
上層厚約3米的填土為夯土,下層為多層從四周向中間傾斜的淤土層,淤土層富含陶片、炭粒、獸骨和少量紅燒土塊。
坑底清出至少124匹平鋪的馬骨,馬骨幾乎全呈頭向西足向南的側躺式擺放,東西向5列,南部坑邊和東南角馬骨疊壓2到3層。
其中1號大型安車為輿長約2.2米且飾有青銅和骨器構件的彩席頂棚。
鄭公大墓陪葬各種車輛48輛以上,馬124匹以上,出土的車輛和馬骨之多,在我國東周考古發現中名列前茅,為研究周代車馬葬制、葬俗、馬匹特徵等提供了重要材料,也為北城門遺址清理的帶車轍的道路遺蹟提供了相互的印證。
二者相互結合,為「車轔轔馬蕭蕭」的東周列國時代添上濃烈的一抹重彩。
鄭韓故城採取邊發掘邊保護,邊展示邊研究的原則,將漫長歲月中深埋地下的鄭韓榮耀一一揭露,成為中原文化史書上永放光彩的一頁。
其發現不僅為科學制定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展示與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後世復原歷史場景、傳承歷史文明提供有力的實物支撐。
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結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東漢帝陵及其陵園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勘探,並對帝陵陵園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對朱倉722號墓、白草坡村東漢帝陵陵園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共計約14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穫。
截至目前,勘探總面積256萬平方米,已經進行考古勘探工作的帝陵共七座,分別是: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劉家井大冢、朱倉722號墓、朱倉707號墓、白草坡村東漢帝陵。
在帝陵封土周邊發現了大面積的陵園建築基址。
建築基址規模宏大,集中分布在封土東側或東北側。
結合勘探與發掘情況,基本可以確認朱倉M722東漢陵園遺址存在內、外兩重陵園。
內陵園平面略呈方形,邊長420米,四周有夯土基槽環繞。
內陵園包括帝陵封土、封土東側的1號台基建築單元與封土南側的建築單元。
外陵園位於內陵園東側偏北,主要包括2號、3號台基,1號、2號院落建築單元。
針對內、外陵園「垣牆」關鍵部位進行發掘、解剖,均僅發現夯土基槽而未見牆體。
在內陵園東側發現一處門址,門寬約24.2米,摺合漢尺約100尺。
白草坡村東漢帝陵位於伊濱區龐村鎮白草坡村,墓冢封土已被夷平。
截至目前,白草坡村東漢陵園勘探總面積19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300平方米。
在封土東側和北側發現有與陵園同期的道路。
在封土東側發現一處大型夯土台基,封土東北側,發現兩組建築基址群,周圍有夯土垣牆環繞,垣牆內側有排水渠。
目前的發掘工作主要針對封土北側的夯土建築、道路和灶坑等遺蹟,內陵園北側道路寬約7.4米。
在道路南側,封土正北方向發現一組東西對稱的夯土台基,東西長8米,南北寬度4.5米。
兩座夯土台基之間的間距為20米,有可能是陵園的闕台遺蹟。
經過多年來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首先確認了東漢時期帝陵陵園的總體布局。
東漢陵園採用內外陵園制度。
內陵園是以帝後合葬墓為中心,周邊有周垣或道路環繞。
外陵園以大面積夯土建築基址為主,集中分布在內陵園的東北側。
其次明確了東漢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徵。
帝陵封土平面為圓形,直徑多在130米以上,墓葬為長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為南向,長50、寬9米以上,且內收多級台階,墓室為方形甲字形迴廊墓。
此外,文獻中記載的「石殿」、「鍾虡」、「寢殿」、「園省」、「園寺吏舍」等東漢帝陵陵園諸要素初步確認。
通過以上對東漢帝陵的一系列調查與發掘工作,對東漢帝陵的形制及陵園布局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為今後研究東漢時期陵寢制度的內涵與演變,以及進一步探討各陵陵主歸屬等問題,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為今後洛陽東漢帝陵的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宋東京城順天門(新鄭門)遺址發掘
順天門(新鄭門)是北宋東京城外城西南城門,門址位於今開封市金明區,東臨夷山大街,北側為晉安路,西接開封市金明中學,南側為漢興路。
北宋東京城順天門始建於五代後周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時稱「迎秋」門,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名「順天」門,因向西直通鄭州且與內城上的鄭門相對,故又俗稱「新鄭門」。
順天門(新鄭門)是位於宋東京城外城西牆上連接御道的正門,城外路南側為瓊林苑遺址,路北側是金明池遺址。
順天門大街是西向鞏義皇陵和西京洛陽的官道,也是宋與西夏互使的交流之路。
順天門(新鄭門)沿用至金代,於公元1232年金哀宗棄城南逃後廢棄。
順天門(新鄭門)遺址發現於1982年,1983年曾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但因地下水位較高,發掘未能完成。
本次考古發掘始於2012年,發掘區域位於主城門門址,發掘面積共計3500平方米。
通過幾年來持續的工作,通過對文獻的梳理,清楚了城門的沿革;通過鑽探,探明了門址的平面布局;通過局部發掘,揭示了宋代順天門(新鄭門)主城門結構布局;通過重點部位的解剖,發現了疊壓在順天門(新鄭門)之下的迎秋門西側端面;通過分析遺址地層,特別是通過對位於北宋順天門(新鄭門)主門道區域、堆積厚度超過5米、層層疊壓的道路遺蹟的分析,理順了整個遺址形成的過程。
順天門(新鄭門)是一座方形瓮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160米,東西100米,為「直門兩重」。
順天門(新鄭門)主城門為一門三道布局主城門發掘區全景正射影像圖),南北54.2米,東西進深23.8米,由墩台、隔牆、門道組成。
南、北墩台南北寬13米;南、北隔牆寬4.8米;中門道寬8米;南、北門道寬5.3米。
在北門道西口進深4米處發現有門限槽遺蹟。
主城門外側包磚。
包磚牆出墩台後南北兩側均向西(瓮城內)折2.9米,後又各向南北兩側各延伸6.1米,再向兩側就是夯土城牆,不再包磚。
在主城門內側、北墩台北側清理出一處馬道,應為順天門(新鄭門)北馬道。
北馬道寬5.6米,發掘面積內長10.8米,鑽探發現其總長度約26米。
在瓮城內主城門南北兩側近城牆處各清理出一座高台房屋建築基址,兩座建築南北對稱,形制布局相同,南北進深均為10.8米,現揭露部分為建築的東部,面闊兩間。
沿建築台基的東側和北側均發現有方形磉墩,邊長1.5米,間隔2.4米。
在北側建築的北部,同時期的灰坑中清理出迦陵嬪伽、灰陶套獸、龍紋瓦當、獸面紋瓦當等建築構件。
北宋時期門道疊壓在後周時期「迎秋」門基礎之上,其門道基礎營造順序是先按規劃在迎秋門基礎上用純凈黏土夯築門道整體基礎;然後在夯好的基礎上重新挖出墩台和隔牆基槽,再用瓦片和黏土交替夯築填平作承重基礎。
後周時期「迎秋」門南北面寬36米,外側包磚,單門道,南北墩台面寬14米,門道寬約8米。
本次發掘是北宋東京城遺址考古史上規模最大、發掘地層最完整的一次考古發掘,也是首次對東京城城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示了順天門主城門的規模、形制、基礎建築方法,五代至北宋時期該門址由單門道到三門道、瓮城從無到有的變化過程等,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中國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遺址,填補了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史的空白,為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門形制演變、開封城市發展史、黃河泛濫史及宋代至清代陶瓷器標本斷代與研究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貴考古資料。
本次發掘是黃泛區考古的一次成功案例,是古今重疊型城址考古的一次有益探索。
北京文博|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上)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名片」——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上)來源:中國文物報 發現保存完整、時代明確的漢代路縣故城城址,是迄今通州區發現最早的漢代城址。 對了解中國西漢縣城的
河南鄭韓故城首次發現城門和瓮城
新華社鄭州2月15日電(記者桂娟)考古人員在河南省新鄭市鄭韓故城東城北城門遺址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城門和瓮城,對研究中國早期城市防禦體系具有重大意義。「這是鄭韓故城考古工作開展50多年來,經過科...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16年度田野考古匯報紀要(下)
原題:風雨考古路 殷殷田野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6年度田野考古匯報紀要(下)(接上)2016年度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遺址的考古發掘 艾力江助理研究員對2016年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