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說記錄的蕭山圍墾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整個蕭山的發展來說,圍墾就是『本』。

沒有這個根基,就什麼都沒有。

」作家俞梁波說。

俞梁波耗時6年完成的60萬字長篇小說《大圍塗》(東方出版中心),寫的正是蕭山人民圍墾治江的歷史。

7月22日,俞梁波在蕭山新華大廈與讀者分享了新書。

圍墾,是指用堤壩把灘地圍起來開墾。

新中國成立後到上世紀90年代,蕭山人經歷33次的圍墾,共圍得灘涂361平方公里,約合蕭山區土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若與宋代時相比,圍墾將蕭山區的面積翻了將近一番。

這一工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世界圍海造田的奇蹟」。

土生土長在蕭山的俞梁波,用《大圍塗》來記錄並紀念這段歷史。

「我母親十六七歲的時候,專門去參加圍墾,那是50年前了。

我丈母娘也是。

說不定她們在還不認識的時候,就在工地上相遇過。

」俞梁波說,那個時候蕭山除了老人和幼兒,幾乎所有人都參與過圍墾。

「那時候參與圍墾,是為了活命。

如果不去,生死一夜之間就可能被決定。

」他所指的是,錢塘江泛濫的潮水帶來的決堤「坍江」。

據《蕭山圍墾志》記載,最致命的一次「坍江」發生在明崇禎元年(1628年)——17000多人被浪潮吞沒。

新中國成立後,「坍江」也有發生。

《大圍塗》的開篇描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一次真實發生的坍江:「茅草舍一間接一間地被洶湧江水席捲而去。

電閃雷鳴。

瞬間照亮了人間災難。

一切都在消失。

一雙雙在水裡沉浮、掙扎、隱現的大手小手,到處都是稍縱即逝的哭喊聲……」

那場大水奪走了41條鮮活的生命,《大圍塗》分成的41章,正是作者對死難者深摯的紀念。

以決堤開篇,俞梁波寫了這樣一群蕭山人:他們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與洶湧的潮水相抗衡。

俞梁波筆下的人物,有農民、工人、醫生,也有官員和知識分子,他們「活干累了就席地而睡,夜裡還要有人放哨,潮水來了得逃命,睡醒了就起身接著干」。

俞梁波與親身經歷過圍墾的老人做了大量交流,希望寫出宏大敘事之下個體的情感、精神和真實反應。

小說主人公汪阿興是典型蕭山南片人的性格:陽剛、直爽;而年長的老鐵頭則是沙地人的形象:堅韌、敏銳。

除此之外,胡慧麗、高成天、老倪父子等諸多人物,都在史詩般的事件當中,散發著自己的精氣神。

蕭山東部曾有一座雷山,在圍墾過程中,整座山被人工開採,用拖船、牛車、人力車運到錢塘江邊,作為圍墾的材料。

這段容易讓人聯想到愚公和精衛的歷史,也是「圍墾精神」最貼切的意象。

「如今圍墾,都是機械化的,但在那個時代,人們用血肉之軀去『遇河架橋、逢山開路』,完全超出現代人的想像。

」俞梁波說,「當年這批人這麼堅定的信仰,其實就是為了過好日子、吃飽飯。

」今天談圍墾精神,也不會過時,「有人會覺得這種艱苦奮鬥、心無旁騖的狀態,和這個時代有距離。

但要成事,依然需要這種精神。

「圍墾精神」的另一個切面,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不是去征服錢塘江,而是與它達成和諧、平衡。

潮水照樣湧來,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作為,能夠與之抗衡。

」俞梁波說。

本報記者 張瑾華 通訊員 馬正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