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鐵劍出土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胡婷婷

那是1996年9月的一天,日子如呼吸般尋常自然,四川省西昌市馬道鎮大堡村東面的成昆鐵路上火車飛馳,呼嘯而過。

某施工隊正在該村八組楊家山闢地建廠,就在推土機進行施工作業時地面現出一個直徑約1米的洞口,在洞內取出較大型的陶器和銅器,並發現長方形花紋磚。

涼山州博物館聞訊後,趕赴現場,隨即組織人員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發掘清理工作進行了十天,共發掘了五座墓。

我國的盜墓活動出現得很早,有鑽穴小盜,也有有組織的大盜,小型的盜墓活動不勝枚舉,大型的有組織盜墓最典型的有三國時曹操組織的盜墓,為此曹操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官職,叫「摸金校尉」,負責「盜墓工作」,現代最著名的大型盜墓活動則有「東陵大盜」軍閥孫殿英的盜掘乾隆和慈禧墓,這可是眾人皆知的歷史事件。

尤其是距今2000年的漢墓,更是在劫南逃,基本上「十墓九盜」,如果能發現一座完整的漢墓,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是完全可以用「三生有幸」來形容了。

馬道的漢墓也未能逃過劫難,五座墓只有一號墓保存完整,其它四座墓都被盜竊一空。

《荀子·禮論》有云: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於是乎在古時死者的最終歸宿地通常會被打造成生前居所的樣子,此類墓葬常被形象地稱為墓室。

馬道一號墓亦屬於此類,該墓門向南,由漢磚圍砌成拱券頂、高2.3米的長方形墓室。

地面鋪磚,兩壁用長方形花紋磚錯縫砌成,至1.32米高處用楔形磚對縫起券,築成券頂。

墓門用排列不太整齊的花紋磚封砌。

磚側均施有菱形、直線和圓點的幾何形圖案,集實用與美觀於一體。

就是這座面積僅為15平方米的小戶型單間磚房,卻暗藏玄機。

已歷經千年,墓主人已香消玉殞。

因而墓室內不見人骨,但據墓底中部殘存的木炭痕跡和大片的朱紅漆皮分析,這裡原來應有木棺。

根據器物留在墓中的印跡及民工的陳述,大致可以推斷已被民工取出的陶器和銅器,如銅案、銅釜甑、銅簋、銅釜、陶釜、陶罐、陶雞等飲食器具及食材主要放置於墓室後部,銅搖錢樹置於墓室西北角,其餘發掘出土的小型銅器如鏡、帶鉤、耳杯、金指環、箸和鐵劍等主要分布於墓室中部,車馬器則分布於墓門附近。

雖不及中原地區貴族墓那般奢華的多室多廳,但根據器物擺放位置,我們發現小小墓室已有明顯分區,墓室中部的朱紅漆棺是棲息之地,墓主人佩劍,指環不曾離身,執箸在案前享用。

墓室後部的庖廚區廚具齊備,食材豐富,隨時為主人奉上豐盛餐點。

而墓門旁車庫裡則停放著墓主的座駕,方便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墓室西北角的搖錢樹,它已超脫了現代人對其作為招財富有之意的理解,1.27米的樹身除了鳳凰、天馬、飛龍之類傳說中的神獸靈禽以及歌舞狩獵等享樂生活,還出現了不見於其他搖錢樹的圖像。

如班超襲擊匈奴使者的歷史故事,使者遇大人、持節羽人足踏鴟梟圖像。

雖然馬道楊家山一號墓出土了大量文物,但最讓人不能忘懷的的卻是對四號墓的發掘。

四號墓凸字形的墓頂早已坍塌,墓室內除了殘破陶器,僅在墓室的東南角殘留了一座隆起的土堆。

根據科學考古的規範,這座看似毫無希望的土堆也必須按科學程序進行清理。

當考古隊員們將土堆的泥土一層層剝離時,發現土堆里還埋藏著一把鐵劍,但被厚厚的泥土壓成了彎彎的弓形。

當壓在劍身上的泥土大部分被清理時,奇蹟出現了,鐵劍居然在土堆中騰空而起,直直地挺立在考古隊員的眼前。

這是一把石質劍格的鐵劍,修長劍身,劍身依然泛著寒光,柔韌無比,要知道它已經在土中埋藏了2000年啊。

每當看見這件帶有傳奇出土過程的鐵劍,考古隊員們眼中總會出現興奮的光芒,饒有興趣地再次談起當時的發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三門峽發掘一批北朝墓葬

2016 年3 月~2016 年6 月,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託,對位於三門峽市區大嶺北路東側的上村佳苑項目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共清理了46座古墓...

山西汾西郝家溝發掘金元、明清時期墓地

郝家溝金元、明清時期墓地位於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郝家溝村北山樑上,山樑呈南北向,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均為水蝕嚴重的陡峭山坡,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地貌。墓地東隔山溝與S204 省道(汾西-交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