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考古有新成果!18.9米地層剖面發現13個文化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楊佳薇)昨日,「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泥河灣2016年工作匯報會」在石家莊通報了去年的泥河灣考古新成果。

據悉,去年新發現一處早更新世遺址,並新發現兩個文化層,在總厚度為18.9米的地層剖面上,共發現了距今176萬年到132萬年的13個文化層。

同一剖面上出現如此密集完整的文化序列,這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據悉,泥河灣遺址群位於張家口陽原縣,以其約200萬年的人類歷史、世界罕見的160多處舊石器遺址、連綿不斷的歷史文化和舉世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聞名於世,是目前唯一能與東非奧杜維峽谷媲美、對「非洲單一起源論」提出挑戰的世界級人類文化寶庫,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

2013年河北省在陽原正式啟動「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泥河灣人類起源、地質及環境背景研究」項目。

昨日,記者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與河北省文研所等去年在西白馬營遺址發現了兩處舊石器晚期人類生活遺蹟。

此次發掘面積在90平方米,發現兩處很清晰的人類生活面,有火塘等遺蹟,出土了重達一兩公斤的大型砍砸器等。

初步推測,該遺址距今4萬年前後,屬於舊石器晚期的偏早階段。

同時,從2014年開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河北省文研所等在馬鞍山遺址已發掘200多平方米,已經獲得了精密的年代數據。

發現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遼金時期,也就是距今一萬七千多年到距今八九百年,這一帶的人類活動都非常密集。

而河北師大泥河灣考古研究院去年在泥河灣發現的牛圈溝遺址,年代不晚於140萬年,在兩平方米範圍同一個層面集中出土200餘件動物化石,包括馬、犀牛、野牛、鹿和羚羊等,其中,馬的化石最多。

在一些骨骼碎片上發現三種痕跡:一種是動物牙齒咬痕,一種是植物根系痕跡,最重要的是發現疑似人工石器切割痕,明年還將進一步發掘。

馬圈溝遺址位於張家口泥河灣盆地東緣,是目前盆地內層位最低、時代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最早文化層的絕對年代可能已接近距今200萬年。

2014年、2015年,河北省文研所在馬圈溝遺址附近的魚咀溝北側斷壁又發現石製品,去年6月至12月河北考古工作者對這裡進行發掘。

此次發掘主要成果包括新發現一處早更新世遺址,年代距今132萬年至164萬年之間,這一發現進一步擴大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古人類活動的範圍。

此外,還發現文化遺物200餘件,主要包括石製品和動物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新發現兩個文化層,將馬圈溝剖面有人類活動遺存的文化層增加至13個。

在總厚度為18.9米的地層剖面上,發現了距今176萬年到132萬年的13個文化層。

同一剖面上出現如此密集完整的文化序列,這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些發現都進一步完善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有效證明了泥河灣盆地古人類演化的連續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圈溝遺址又發現兩處百萬年前文化層

本報訊(記者耿建擴 通訊員田建輝、仝輝)記者日前從河北省陽原縣委宣傳部獲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歷時數月對泥河灣遺址群進行了詳細考察,在馬圈溝遺址第一文化層探方右側山體發現兩處百萬...

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舉辦

9月23日,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研討會由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發起,省文聯、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文史研究館、河北師範大學、陽原縣委、縣政府等主辦,為弘揚文物工作者獻身文...

河北陽原發現距今2至5萬年人類活動場所

新華社石家莊5月30日電(記者白林)被譽為「東方人類故鄉」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群又有考古新發現。正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振宇說,考古工作者們近日在泥河灣遺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