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金器大賞:遼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遼代金器遼國金器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的領域非常廣泛,舉凡生活用具、喪葬用具、祭祀用器、冠服配飾、馬具等無所不包,尤以耶律羽之墓、吐爾基山遼墓、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陪葬品為重要。

其中喪葬用具最富民族特色,也是金器使用的重要領域,主要指面具、網絡、靴或靴底等。

馬具是契丹最富民族特色的器物,其風格獨特,種類主要有鞍橋、帶飾、纓罩等,其中鞍橋上常飾以雙龍或雙鳳紋,其他用具上常飾忍冬卷草或配以龍、鳳、鹿等圖案裝飾。

1992年,赤峰阿魯科爾沁旗發現一座大型遼代貴族墓葬,經考古人員鑑定,這是契丹時期大貴族耶律羽之的墓葬。

耶律羽之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堂弟,契丹皇族成員,為當時契丹國宰相,權傾一時。

他的墓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金花銀「萬歲台」硯盒及硯是其中一件特殊文物。

(遼代「萬歲台」銘金花銀硯盒,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此硯盒造型優美,裝飾華麗,盒蓋正面為棲頂式樣,凸凹有形,錯落有致:下端鏨刻波濤,翻滾奔騰,蓄勢待發;中部橫衝騰龍,曲身回首,虬髯飄逸,極具視覺衝擊力;三枝立蓮穿繞於龍身,其中一朵盛開,經龍嘴銜立於龍頭頂部,花蕊之上豎刻「萬歲台」三字;上端鏨刻遠山浮雲,一輪驕陽冉冉升起,恰似契丹政權悄然興起於北方大漠,煥發著勃勃生機。

盒蓋四邊鏨刻牡丹、忍冬卷草花紋。

(遼代「萬歲台」銘金花銀硯盒,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

遼代金器是北方草原地區民族文物的一枝奇葩。

有遼一代,北方草原地區的金器製作工藝已達到鼎盛時期,如這件雙雁折枝金花渣斗,盤沿鏨刻扇形圖案,盤壁為四組牡丹紋團花,腹壁鏨刻四組兩兩相對的鴻雁,圖案部分鎏金,為典型的白地黃花的「金花銀器」。

無論造型、工藝均具有濃厚的唐代風格,而主題紋飾又反映了濃厚的契丹民族生活氣息。

(遼代雙雁折枝金花渣斗,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鎏金雙鳳紋銀盤屬於食器具,通體鎏金,盤體呈五瓣花形,內底飾雙鳳纏枝紋,內沿飾折枝花卉。

鳳紋具有唐代特點,雄健華麗。

器形、紋飾與法門寺、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銀器有相當程度的相似,但又有契丹本民族的的特點。

(遼代鎏金雙鳳紋銀盤,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圓口花腹金杯是首次發現通過錘擊成型再加鏨刻製作的器物,它的圈足及內圈均飾蓮瓣紋,杯外壁鏨刻四對鴛鴦,兩兩相對,周圍飾有團花、桂枝紋,相當的精美。

(遼代圓口花腹金杯,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吐爾基山遼墓,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看,墓葬風格接近於晚唐和遼代早期的風格,應為遼代早期契丹貴族的墓葬。

木棺主人逝世時年齡為30歲左右,且為中毒死亡。

由於墓葬無墓志銘,相關資料也較為匱乏,這位年輕而尊貴的墓主人身份成為千古之謎。

由於是一座未被盜掘的千年古墓,因此出土了很多珍貴的隨葬品,這件金花蓋碗就是其中一件。

(遼代金花蓋碗,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蓋碗侈口,鼓腹,喇叭形圈足。

碗蓋隆起,亦帶喇叭形圈足,蓋沿下折與碗沿形成子母口。

碗壁與蓋壁各飾5株闊葉大花,蓋面為鏨刻雙魚,紋樣鎏金。

(遼代金花蓋碗,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摩羯紋金花銀盤是盛食器具,略呈菱形,沿面模壓纏枝花紋,盤內鏨刻兩摩羯戲火焰寶珠紋,花紋處鎏金,為金銀輝映的金花銀器。

金銀器是遼代貴族宴會上常用的飲食器,也是皇帝賞賜臣下、契丹與其他民族間互贈的珍貴禮物。

(遼代摩羯紋金花銀盤,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鏨金龍戲珠紋銀高足杯為飲酒器,內底部鏨刻團龍戲珠紋,周圍鏨刻羽紋和聯珠紋一周,鏨刻圖案鎏金是唐代獨特的裝飾風格。

高足杯不是中國傳統造型,是受羅馬——拜占庭器物影響而出現的,唐代非常流行。

契丹飲酒之風盛行,所用酒具有的繼承了唐代飲酒器的特點,類型多樣,工藝精湛,內涵豐富,體現了對草原之外文化的吸收、交流與融合。

高足杯在內蒙古草原上的傳承一直沒有間斷過,只是唐代、遼代的杯足略微矮些,到了蒙古韓國時期有所增高。

(遼代鏨金龍戲珠紋銀高足杯,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鳳紋鎏金銀壺通體鎏金,鋬耳上裝飾聯珠紋,通體裝飾鳳鳥、花草等紋飾,此杯具有波斯金器的典型風格。

其華貴的質地、精美的紋飾,反映出主人高貴的地位和當時金銀器製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遼代鳳紋鎏金銀壺,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人物紋八棱金杯通體鎏金,造型源於中亞粟特系統器型。

杯身平鏨表情閒適、神態各異的高士數位,他們均著長袍,依竹樹,作於蒲團之上,分別作書寫、把酒、執扇、飲酒、捧缽、撫琴、閱書狀,具有有明顯的唐代風格。

(遼代人物紋八棱金杯,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杯柄裝飾簡約,柄部下不封口,聯珠棱為焊接的做法又與唐代金銀器有所區別,是契丹人的創新和發展。

(遼代人物紋八棱金杯,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陳國公主墓是遼國王室貴族墓葬的代表,是一座公主與駙馬合葬的磚室墓。

墓主陳國公主(1001年—1018年),耶律氏,遼景宗皇帝孫女、秦晉國王遼聖宗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女、吳國公主之妹,儘管死時才年僅十八歲,但因為家世地位高貴顯赫,死後則給以厚葬。

墓中出土的金面具,用薄金片依死者的臉型錘揲成型,眼、耳、鼻、口俱全,與人面不相同,經雕刻加工,形象逼真,是特製的葬具,覆蓋於死者臉部。

邊緣有23個孔,用銀絲與頭罩相連。

面具的使用是契丹族獨特的葬俗,一般用銅、銀製作,而能使用金面具則與死者生前的高貴地位相關。

(遼代金面具,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高翅鎏金銀冠為高筒式,圓頂,冠口雙層,外鎏金,內側可見為銀片製造。

冠體用四塊圭形簿銀片拼成圓筒狀,可看出接合的痕跡。

冠的正面鏤孔並鏨刻花紋,正中為一個火焰寶珠,左右兩側各有一隻長尾飛鳳。

冠的兩立翅還鏨刻一隻鳳鳥,長尾下垂,周圍飾有捲雲紋。

翅及冠箍周邊鏨有卷草紋。

冠頂後部鏨刻變形雲紋。

冠頂有一鎏金銀造像。

(遼代高翅鎏金銀冠,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鏨花銀靴一套2件,用厚0.05厘米的薄銀片仿照靴子的實物做成,靴兩側各鏨兩隻飛鳳,鳳首有「翠毛」,尾長下垂,捲雲紋作陪襯,銀靴鏨花紋為鎏金,線條自然流暢。

(遼代鏨花銀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靴是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契丹服飾,便於騎射,凡舉行祭祀大典,遼代帝後要穿「絡縫烏靴」。

以金屬靴為明器陪葬,顯示出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和他們鞍馬生活的特色及其對禮俗所產生的影響。

(遼代鏨花銀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遼駙馬贈衛國王為蕭沙姑,即《契丹國志》所載的蕭屈列,他是應天皇后之兄述律魯述的兒子,所尚公主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女兒質古。

墓中出土的銀飾件很有特點,它由雙面人頭和上窄下寬的六面體連為一體。

雙面人頭頂有一圓洞,頂發不及耳,耳旁有兩縷頭髮,戴大耳環,蠶眉,瞪目,挺鼻,雙唇緊閉,唇邊有濃密胡 須。

六面體每面均鏨牡丹花紋。

出土時,銀飾件與鐵盔共存,可能是盔上飾物。

(遼代雙面人頭鎏金銀飾件,內蒙古赤峰市大營子遼駙馬贈衛國王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銀壺捶揲成形,直口,頸細而直,壺蓋直口折沿,從蓋沿伸展出四瓣花狀銀片,蓋面高隆,上有寶珠形鈕,上接銀鏈,肩部扁圓,壺腹先內收,至下部外展,略似束腰形,橢圓形平底,肩部對稱鳥形耳,上以銀環套接寬頻式提梁。

壺身飾兩摩羯,中有火焰寶珠,紋飾鎏金,魚子紋為地。

該壺紋飾精細,摩羯形象完整,結構清晰,造型新穎別致,用兩條摩羯組成壺身,以魚的自然形態形成壺體鼓肩、束腰、底外撇的器形,將造型與紋飾完美地融為一體,構思極為巧妙。

(遼代鎏金魚形銀壺,1979年內蒙古赤峰市後洞村遼代窖藏出土,赤峰市博物館藏)

雲紋鎏金銅馬具為銅質鎏金,由馬絡頭飾、馬項飾、馬盤胸飾、馬鞍飾和馬後鞧飾五組組成。

飾件主要以捶揲、鏨花等工藝加工的手法,將釘綴和鑲嵌裝飾在皮革和木器上,並採用高浮雕和平面線刻相結合的裝飾手法鏨刻雲紋各種圖案。

(遼代雲紋鎏金銅馬具,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代欽塔拉遼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遼代雲紋鎏金銅馬具,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代欽塔拉遼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遼代雲紋鎏金銅馬具,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代欽塔拉遼墓出土,內蒙古博物院藏)

注1:文中照片均為作者拍攝。

注2:文字內容參考展覽說明及相關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6歲嫁給舅舅 出土黃金面具展現契丹公主容貌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曾有一個民族叫契丹,它在我國歷史上卻來去成謎,在遼亡後就神秘消失,只留下眾說紛紜。昨日(22日),記者在內蒙古博物院的倉庫里,卻見到了一件藏著該民族文化密碼的黃金面具。在1...

中國首次發掘遼代貴妃墓 出土金銀等大量文物

21日晚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蓋之庸對記者披露,日前該所考古人員正在對之前發現的遼代貴妃墓進行發掘,這在中國考古界尚屬首次,對研究遼代歷史特別是遼代後族蕭氏家族及遼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罕見...

《科爾沁史話》連載之——古墓

[沙石柳畫按]沙石柳畫的故鄉——奈曼旗,在內蒙古通遼市版圖的西南方。源遠流長的科爾沁文化,滋潤著美麗的科爾沁草原。沙石柳畫的作者與《科爾沁史話》的第一作者喬子良老師,是素未謀面的網友,徵得喬老師...

遼代文物精華展開幕70餘件國寶走進寧波

從今天開始,寧波博物館將展出「發現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這次展覽中的展品都是從內蒙古博物院引進的。110件文物、51件輔助展品中有國家級珍貴文物73件。屆時,展廳將布置成美麗的傳說、草原帝國...

草原牧歌 契丹文物 匯集

契丹文化以遼代文化為主體,在中亞與歐洲均有廣泛影響。契丹文化源於創造了強大軍事王國(遼國)的古代的遊牧民族_契丹民族,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尊孔崇儒,漢契一體,先後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