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歌 契丹文物 匯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契丹文化以遼代文化為主體,在中亞與歐洲均有廣泛影響。

契丹文化源於創造了強大軍事王國(遼國)的古代的遊牧民族_契丹民族,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尊孔崇儒,漢契一體,先後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文字,在文學、繪畫、陶藝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

臥馬形金牌飾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長4.6厘米、寬4.5厘米、厚0.1厘米、重28.1克,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那素台出土,赤峰市寧城縣博物館藏

佩飾。

模鑄而成,有兩個橋形穿鈕,可系掛佩帶。

草原民族隨水草而居,在遊牧和狩獵生活中,他們的生存空間較為寬闊,日常生活中講究的就是速度。

馬善解人意,又善於奔跑,耐力好,適於長途行走而成為草原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

此牌飾製作精巧,形象生動傳神,體現了東胡民族對馬的熱愛與崇尚。

八角形三彩硯

遼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直徑22厘米、高12.6厘米,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頭道營子鄉埋王溝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文房用具。

硯台作八角形,硯面呈「風」字形,與底座對扣成盒形。

遼地天氣寒冷,為防止冬季墨汁冰凍而特製,底座可置炭火以保持溫度。

構思奇巧,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和獨特的民族風格,也反映了契丹人不但尊崇並且銳意模仿漢族士人的文化修養。

這在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出使遼國的路振所寫《乘軺錄》中即有記載,「(契丹)自與朝廷通好已來,歲選人材,尤異聰敏知文史者,以備南使,故中朝聲教,皆略知梗概。

銀蹀躞帶、鞧帶

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全長320厘米,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銀蹀躞帶1副67件。

用薄銀片製成,每側各有5條長帶、短帶,每帶各鑲8件馬形玉飾,垂掛於鞍座後部左右兩側。

銀鞧帶1組41件,用薄銀片製作,由1條長帶扣和2條短帶連成,帶上鑲玉節約和馬形玉飾,分別垂於馬腹、馬臀兩側。

長頸瓶

遼(公元916-1125年),高31厘米、口徑8.9厘米,1994年內蒙古清水河縣山跳峁墓葬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穿帶瓶是契丹民族遊牧時於馬背上攜帶的盛器,此類瓶最大的特點是兩側肩部與腹部有對稱的橋形穿帶和豎直的凹槽,均為牢固系帶而設計,方便背負,反映了遼瓷非常注重附加實用裝飾。

「侍宴圖」木板畫

遼(公元916-1125年),(左)長125厘米、寬67.5厘米、厚2.4厘米,(右)長125厘米、寬68.3厘米、厚2.3厘米,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都希蘇木友愛村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出土時分別置於木製小帳門(象徵墓主人居所的殮葬用具)的兩側,均以礦物質顏料繪製而成,色彩艷麗,比例適中,筆觸自然流暢。

男執酒壺,女捧茶盞,神態恭敬,作侍奉主人宴飲狀態。

遼代國家重典以酒成禮,生活百事以酒行事,飲酒之風非常盛興。

遼地雖不產茶,但通過貿易、禮贈或貢納而獲得,受唐代飲茶的影響,飲茶漸成契丹社會的風俗。

契丹人好飲且善飲,平時「相率攜尊馳馬戲飲」,宴客時「飲酒品茶歡歌熱舞」。

備酒送茶圖表現了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和遊牧民族獨特的善飲風習。

五曲花腹金杯

遼會同四年(公元941年),口徑7.7厘米、底徑4.2厘米、高3厘米,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盛茶酒用具。

口內沿、圈足底邊鏨刻寶相蓮瓣紋。

魚子紋地。

腹外壁以花瓣分區鏨刻五組雙雁銜花紋,內底鏨刻雙魚戲水紋。

魚紋、鴻雁紋均為傳統的吉祥圖案,也是唐代金銀器上的主要紋飾之一。

遼代金銀器頻見鴻雁紋還與契丹人的「春捺缽」捕鵝獵雁的獨特製度息息相關。

且鵝雁在遼社會生活中充當著重要的祭祀之物,如《遼史·禮志六》載,契丹風俗冬至這一天「屠白羊、白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

可見,鴻雁紋是契丹人真實生活的反映。

鎏金雙魚形銀壺

唐(公元618-907年),高28.5厘米、口徑5厘米、腹徑20.4厘米、底徑15厘米,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龍山鄉牛子溝門村哈達溝窖藏出土,赤峰市喀拉沁旗博物館藏

盛茶酒用具。

壺呈雙魚形,雙魚合一口,腹部相連處有一條凹線,魚尾外展,形成壺底。

整個壺體線條柔美流暢,紋飾鏨刻細緻,十分美觀。

由於「魚」和富餘的「余」諧音,因此魚一直是富貴的象徵物。

同時,還引申出許多類似「鯉魚躍龍門」的傳說。

在古人的藝術創作中,魚是運用廣泛的一種傳統吉祥圖案。

雙魚形酒器在唐代較為流行,目前所見到的有雙魚三彩瓷壺、雙魚瓷壺等,都呈雙魚對腹聯體狀,寓意好運成雙。

這種形制的器物後也為遼代契丹人所仿效,成為人們喜愛的造型。

瑪瑙杯

高3.1厘米、口徑7.4厘米,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酒器。

這件瑪瑙酒杯以天然紋理取勝,雕琢細緻,超凡脫俗,宛如麗質佳人,瑰麗奪目,屬於上等紅瑪瑙製品,應為陳國公主生前摯愛之物。

人們相信以其飲酒可辟邪袪毒,能給人帶來快樂和信心,象徵著幸福與甜蜜。

在遼代早期,瑪瑙器皿隨契丹民族與中原、西域等各地貿易文化交流而流入遼境,深得遼人珍愛。

至遼中期以後,契丹人在本地也開始了採集、加工瑪瑙等生產活動,常用瑪瑙製成生活用品與佩飾。

鎏金雙獅紋銀盒

遼(公元916-1125年),口徑19厘米、高11.1厘米,2003年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妝奩盒。

也可作為食盒使用。

模壓成形。

凸起紋飾鎏金,十曲花瓣形口。

頂部模壓一對相互追逐的獅子,襯飾纏枝花紋,其外飾花瓣紋、雲紋、雙鳥蝶花紋等。

通體魚子紋作地。

蓋頂邊緣飾折枝牡丹花紋。

盒蓋和盒身側面飾纏枝花紋,圈足飾荷葉紋。

獅子於西漢時自西域傳入,被視為祥瑞之獸。

佛教對於獅子極為推崇,《玉芝堂談薈》稱「釋者以獅子勇猛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 。

以獅為主的組合紋飾作為一種具有宗教意味的裝飾紋樣隨著佛教在遼的傳播而為契丹人所崇尚。

象徵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牡丹花紋也被契丹人接受和喜愛,並廣泛應用於裝飾領域,反映了契丹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及其與漢族的文化交流。

瑪瑙瓔珞

遼會同四年(公元941年),通長85厘米,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項飾。

瓔珞一般以金玉珠寶穿綴而成,故古代又稱之為「珠瓔珞」。

該瓔珞以瑪瑙、水晶、心形和T形墜飾組成。

瑪瑙古稱瓊,又稱赤玉。

瑪瑙一詞出自佛經,梵語本稱「阿斯瑪加波」,意為「馬腦」。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深受契丹人喜愛並以之製作飾物。

而心形和T形的不對稱組合,或寓意陰陽。

北亞、西亞、中亞古代民族的一些項飾,有與之相似的裝飾部件。

契丹的此種墜飾,或與北方民族的傳統裝飾有關。

其色彩和諧雅致,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之感。

該墓主人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堂弟、開國元勛耶律羽之,說明此類瓔珞為契丹貴族所用。

琥珀瓔珞

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內周長113厘米、外周長159厘米,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瓔珞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項飾,是其信奉佛教並將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飾物。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樣崇尚琥珀。

琥珀的流行也許與契丹人尚佛相關,因為佛教認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

該瓔珞是迄今所見最大的琥珀飾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顆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飾件、2件素麵琥珀飾件以細銀絲相間穿綴而成;內串69件,由60顆琥珀珠和9件圓雕、浮雕琥珀飾件以細銀絲相間穿綴組成。

琥珀浮雕飾件紋樣主要為龍紋,圖案抽象而富於動感。

特長的瓔珞不適宜日常遊牧生活佩戴,多應用於神聖、重要場合。

鏤花金香囊

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囊身長13.4厘米、寬7.8厘米,金鍊長9.2厘米,金環直徑1.4厘米,重40克,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香囊自古為佩於身或懸於床帳或車輦上的飾物。

此香囊呈扁桃形,鏤刻花紋、纏枝忍冬紋也有明顯的唐代金銀器的餘韻。

契丹建國遼之時正是唐代末年,積澱深厚的唐文化幾乎滲透到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遼代金銀器中的唐代遺風正是反映出這一歷史事實。

石雕臥佛像

遼(公元916-1125年),通長40厘米,1989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慶州白塔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用整塊漢白玉圓雕而成。

釋迦佛頭枕蓮花枕,身著紅袈裟,側身而臥,神態安詳。

裸露部分不施彩,即所謂「鎏衣不鎏肉」的佛像裝飾手法。

佛床四側雕有小雄獅,神態各異。

右側吉祥而臥的佛陀造像,亦稱「涅盤像」,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載,釋迦牟尼在拘屍那揭羅國「入寂滅樂,於雙樹間北首而臥」,示現無常而入涅盤,這情景便是後來的臥佛形象。

金面具

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長20.5厘米、寬17.2厘米,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喪葬用面具。

出土時覆蓋於公主面部。

呈半浮雕形。

用薄金片錘擊成形。

面具周邊有33個穿孔,用細銀絲沿著穿孔將其與頭部網絡連綴起來。

陳國公主為遼聖宗耶律隆緒二弟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的女兒,其駙馬為遼聖宗齊天皇后之兄蕭紹矩,其祖母即是赫赫有名的蕭太后。

初封太平公主,進封為越國公主,追封陳國公主。

去世時年僅18歲,這件面具的眉、眼局部錘鏨,製作精細,將面龐豐圓、上額舒展的年輕女性柔潤的特點表現無遺。

金面具的出土,改變了人們先前認為黃金面具只是中亞青銅時代文明之物的看法。

鎏金高翅銀冠

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冠箍口徑19.5厘米、冠體高26厘米、立翅高30厘米、寬17.5厘米、重830克,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翅冠是契丹貴族婦女專用的一種冠飾。

用鎏金薄銀片分片錘擊成各部位的形狀,並用細銀絲縫綴加固而成。

冠正面和兩側立翅鏤空並鏨刻火焰寶珠、鳳鳥和變形雲紋等花紋。

冠頂綴飾有背光的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被稱為「主持天界之祖」。

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和道家思想影響而形成道教信仰,陳國公主的伯父聖宗皇帝十分熟悉道教教義,其叔父耶律隆裕更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

此冠以道教人物為飾即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傳播。

.

歡迎文化收藏類原創文章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平台ID:lqy15605738881←(為您的藏品鑑定評估)

(古 錢 幣 請不要加,本人錢幣不懂)

這麼好的文章就趕緊轉發收藏了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遼金元三代金銀器精品賞鑒

金銀器在世界各民族歷史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權力、地位、財富的象徵。中國金銀器製作歷史悠久,風格繁多,用途多樣。從帝王王冠到民間飾物,金銀器在皇家貴族、官吏豪紳,以至布衣百姓各個階層中都廣泛...

當契丹風遇上揚州工

在內蒙古奈曼旗一處山脈的地底下(青龍山鎮斯布格圖村西),這裡就是被列為「七五」期間國家重大考古發現的遼代陳國公主與附馬合葬墓。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是迄今為止,在出土遼墓中,保存最完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