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神龍本原貼+1至50字高清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時的得意之作。

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

王羲之

(303年—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身長七尺有餘約為(1.83米),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會(kuài)稽(jì)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所寫的字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其字被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龍跳天門,虎臥凰閣」,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王羲之在詩文寫作上也是高手。

東晉文壇盛行駢文,王羲之是少數仍沿用散文寫作、以散馭駢的作家之一。

其文風格清新,不尚辭藻而多情致。

與王羲之有關的成語有「白鵝換書」,「東床快婿」等。

《蘭亭集序》寫成後兩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稱病去郡「。

《蘭亭序》真跡何在?

王羲之將《蘭亭序》視為傳家寶,並代代相傳,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孫智永手中。

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為僧,身後自然沒有子嗣,就將祖傳真本傳給了弟子———辯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書法珍寶,經常臨習,他親自為《晉書》撰《王羲之傳》,搜集、臨摹、欣賞王羲之的真跡。

在中國書法史上,帝王以九五萬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書者,僅此而已。

對《蘭亭序》這一真跡他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懸賞索求,但一直沒有結果。

後查出《蘭亭序》真跡在會稽一個名叫辯才的和尚手中,從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騙取《蘭亭序》,真跡隨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

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蘭亭序》的傳奇色彩和神秘氣氛。

唐人記載蘭亭故事有兩種版本。

劉悚《隋唐嘉話》記:「王右軍《蘭亭序》,梁亂,出在外。

陳天嘉中,為僧眾所得。

„„果師死後,弟子僧辯才得之。

太宗為秦王后,見拓本驚喜,乃貴价市大王書,《蘭亭》終不至焉。

及知在辯才處,使蕭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

貞觀十年,乃拓十本以賜近臣。

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

』遂秘於昭陵。

」《太平廣記》

收何延之《蘭亭記》記載大有不同。

何文稱,至貞觀中,太宗銳意學二王書,仿摹真跡備盡,惟《蘭亭》未獲。

後訪知在辯才處,三次召見,辯才詭稱經亂散失不知所在。

房玄齡薦監察御史蕭翼以智取之。

蕭翼知道明說是說不動辯才相讓的,就假扮成書生,住在廟中與辯才談詩論字、書字,使辯才將他當成最好的朋友,騙得了辯才的信任後用激將法使他拿出《蘭亭序》來讓他觀看。

一天趁辯才外出,蕭翼乘機盜走了《蘭亭序》,把它獻給了唐太宗。

唐太宗多次公開求索不得,由下屬巧取豪奪而得到別人家傳寶物僅此一例。

當時獻了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的都受到重賞,而卻未見蕭翼獻上騙盜《蘭亭序》後受到嘉獎之記載。

大概唐太宗也認為他雖然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得到而長期未能得到的愛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爛的騙盜作法太不光彩,不齒其之所為吧。

蕭翼盜《蘭亭序》為歷史上許多巧取豪奪別人家傳寶物的特例———為帝王盜奪。

他用的方法更陰險,是以騙得藏寶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後下手。

這使藏寶人在感情和財產上受到雙重打擊。

由於蕭翼是以談詩論字、書字騙得辯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書畫非同一般;同時他與《蘭亭序》又這麼相關,而未有他的書畫流傳下來,可知歷史上古董收藏家對蕭翼之盜是痛恨到極點的,恥於收藏他的書畫。

何延之自雲,以上故事系聞辯才弟子元素於永興寺智永禪師故房親口述說。

劉、何二說,情節懸異。

一般以為,何說漂浮失實,劉說翔實可信。

二者情節雖異,但《蘭亭序》真跡埋入昭陵,說法卻一致。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後,曾命弘文館拓書名手馮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諸人鉤摹數本副本,分賜親貴近臣。

李世民對李治說:「我死後,你只要把《蘭亭序》用玉匣放進墓室我的身邊,就是你盡孝了。

」李治照辦,李世民死後隨葬昭陵。

現傳世的《蘭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跡。

傳世本種類很多,或木石刻本,或為摹本,或為臨本。

著名者如《定武蘭亭》,傳為歐陽詢臨摹上石,因北宋時發現於河北定武(今河北正定)而得名。

唐太宗命馮承素鉤摹本,稱《神龍本蘭亭》,由於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龍」小印,所以將其定名為神龍本《蘭亭序》,以區別於其他的唐摹本。

此本墨色最活,躍然紙上,摹寫精細,牽絲映帶,纖毫畢現,數百字之文,無字不用牽絲、俯仰裊娜,多而不覺其佻,其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基本上可窺見羲之原作風貌。

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被視為珍品。

馮承素摹的《蘭亭序》紙本,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高24.5厘米,寬69.9厘米,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為郭天錫所獲,後歸大藏家項元汴,乾隆復入御府。

此事餘波難平。

據《新五代史·溫韜傳》載,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盜昭陵:「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

」鐵匣里儘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貴圖書字畫。

其中最貴重的當推三國時大書法家鍾繇和東晉時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

打開一看,200多年前的紙張和墨跡如新。

這些稀世珍藏,全被溫韜取了出來。

依此記載,則《蘭亭序》真跡經「劫陵賊」溫韜之手又復見天日。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有些人認為,史書雖然記載溫韜盜掘了昭陵,發現了王羲之的書法,但是並沒有指明其中包括《蘭亭序》,而且此後亦從未見真跡流傳和收錄的任何記載。

溫韜盜掘時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細清理,真跡很可能仍藏於昭陵墓室某更隱密之處。

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說,《蘭亭序》偕葬時,為李世民的姐妹用偽本掉換,真跡留存人間。

然此後《蘭亭》真跡消息便杳如黃鶴,其下落如何,更是謎中之謎了。

但也有些人認為,《蘭亭序》真跡所以未見天日,是被也很愛好書法的李治暗中留下,掉了包把複製摹本隨葬昭陵,真跡為李治和同樣愛好書法的皇后武則天共同據有,到晚於李治去世的武則天死後被帶進了乾陵墓室。

總之,圍繞《蘭亭序》真跡的下落問題,成為長期以來眾說紛壇、爭論不休的一個歷史文化之謎。

究竟真相如何,恐怕要等到日後條件成熟挖掘乾陵、昭陵時大白於天下了。

郭沫若著文引發筆墨爭鳴

關於《蘭亭序》的真偽之爭,在清末和上世紀六十年代都曾有過大論爭,爭論最後竟至要挖昭陵和乾陵,亦可見激烈程度之一斑。

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發的《蘭亭序》真偽之辯,由於毛澤東主席的關注和干預,更是轟動一時。

1965年5月22日,《光明日報》連載了郭沫若寫的長文《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的真偽》(《文物》雜誌同年第6期轉載),文中提到的「王謝」、「王」是王興之,王羲之的堂兄弟,「謝」是謝鯤,為晉朝宰相謝安的伯父。

二人的墓誌都是用隸書寫成,和王羲之用行書寫的《蘭亭序》不一樣,為此,郭沫若推斷當時還沒有成熟的楷書、行草。

他還經考證,認為《蘭亭序》後半部分有悲觀論調,不符合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筆跡,是王羲之第七代孫永興寺和尚智永冒名王羲之的偽作。

郭沫若此文發表後,引起學術界的震動和極大關注。

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稱《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氣度、丰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南京文史館館員、著名書法家高二適寫了一篇《〈蘭亭序〉的真偽駁議》文章,認為當時就有楷書、行書的記載、傳說和故事,而且流傳至今的許多碑帖摹本也足以證明楷書字體在當時已經形成,並趨向成熟,認為《蘭亭序》「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鐵案。

」高二適的文章寫出後,由於他的名氣、地位遠不及郭沫若,各報刊不敢發表。

高二適無奈,只好把該文寄給自己的老師、國學大師章士釗,希望得到章的支持和幫助,最好能送呈毛主席審閱。

章士釗接到高文和附信,於7月16日致書毛主席,並附高文。

毛主席接信後,很快於7月18日提筆函復章士釗和致函郭沫若表示支持爭鳴。

在這種情況下,高二適的文章於7月23日的《光明日報》得以發表,同年第7期《文物》刊發了高文影印手稿。

刊發高文影印稿時,目錄上無此文,而且是放在刊物最後作為「附錄」,看來是雜誌臨開印前加入的。

但長達13頁、數千言全文影印刊發卻極罕見,可能是由於毛主席對高二適的書法較為欣賞之故。

1998年8月17日,新華社報導,在南京東郊與王羲之同代的東晉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兩件楷體墓誌。

另外,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先後發現的30多件同時期墓碑上,有僅有隸書,還有行楷、隸楷,說明當時多種書體並存。

1999年在南京舉行的關於《蘭亭序》的學術研討會,依然存在各種不同意見。

看來這樣的學術爭論還將繼續下去。

但不管怎麼說,《蘭亭序》之於羲之,猶《廣陵散》之於嵇康,無論就個人,還是中國文化而言,都是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曠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藝術素養厚積薄發和實踐創作天才靈感碰撞、交匯、融合的產物。

而今千年逝去,「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蘭亭美景和那些宴遊的人都已成過眼雲煙,惟有這篇書法史上的千古絕唱,仍帶給後人長久的思索。

《蘭亭序》神龍本原貼

後續更多精彩將持續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下落真相最終解釋!

《蘭亭序》,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是書聖王羲之巔峰之作,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失傳千年,讓人懷念!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五代溫韜滅絕人性,...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到底在哪裡?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就是這一篇書法神品,卻成了一個歷史懸案、一個千古之謎。我們目前所看到的《蘭亭序》版本均為摹本,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