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眼中純純的美人魚,隱藏著神話里最曖昧的性暗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江隱龍

後世大量學者將中世紀定義為歐洲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代,然而藝術正是這個看似黑暗的時代里孕育、實現著自己獨特的流變。

在八、九世紀流行的加洛林藝術中,不同形象的塞壬並存於不同的藝術作品中而以半人半鳥、半人半魚居多;中世紀以降,半人半魚形象則漸漸在羅曼藝術中占據了主要地位。

羅曼藝術最顯著的特徵是平衡對稱,在這一審美傾向的主導下,這一時期的塞壬雕塑多為裂尾式的人魚,在羅曼式教堂的浮雕中常常能看到裂尾人魚的身影,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構建也的確更能適應不同種類的框緣和柱頭。

當然,從神的意義上來講,裂尾還有一種隱喻,正是這種隱喻,將塞壬所代表情色與人魚形象的聯繫固代起來。

在歐洲中世紀作家的筆下塞壬的海洋色彩逐漸增強,以至於在一些版本的神話中塞壬與斯庫拉一道成為原始海神福耳庫斯的子女。

在這一趨勢下,塞壬漸漸由半人鳥轉變為半人魚似乎並不奇怪,然而問題出來了:為什麼原本以半人鳥形象為主的塞壬會漸漸向半人魚過渡呢?

答案同樣隱藏在宗教當中。

中世紀教會認為,神秘、誘人而危險的海洋隱藏著強大的罪惡,而這罪惡中,又以性慾之誘惑最為顯著。

這樣的設想非常自然。

性愛女神維納斯正誕生於海浪之上,名為《維納斯的誕生》的名作有三幅,無論是波提切利也好,卡巴內爾也好,布格羅也好,三位作者筆下全裸的維納斯均表現出無以復加的艷麗色彩,而其赤裸的胴體背後正隱藏了中世紀教會所憎惡的肉慾。

由此反觀從《奧德賽》開始逐漸固化下來的塞壬形象:哼唱曲調優美的旋律、迷惑善良的人、迷惑成功之後的殺戮……可以說塞壬完美地符合了教會對於肉慾的定義——奧德修斯所沉迷的海妖之歌,正充斥著無心的肉慾與思慕,由此便不難理解羅曼藝術中那些裂尾人魚的性隱喻了。

沒錯,開裂的魚尾代表的正是女性的陰部,而在摩爾人噴泉中的特里同塑像中,男性的陽具夾在開裂的魚尾中,清晰可見。

將塞壬開裂的魚尾解釋成女性陰部只是眾多解讀中的一種,而這顯然並不影響歐洲人對其的喜愛。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星巴克咖啡的商標:外部是綠底白字的圓環,內部是黑底白色的塞壬,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塞壬開裂的魚尾以及……被長發遮住的袒露的胸部。

星巴克咖啡誕生於港口城市西雅圖,連近代精明的商人們都希望想依靠這個商標獲取某種神秘的魔力,塞壬的誘人與致命便不必言說了。

有趣的是,塞壬的影響力還不僅僅傳播到了美洲,早在東漢時期,塞壬就已經通過史料輾轉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羅馬帝國。

到達安息西界的波斯灣後,被當地人勸了回來。

《後漢書》與《晉書》對這一折返有著相似的記載:

「……船人謂英曰……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

「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懷。

若漢使不戀父母妻子者可入。

兩史料相佐,會驚奇地發現這裡的「思慕之物」居然與西方的塞壬有著奇妙的偶合。

塞壬源於希臘神話,波斯文明與希臘文明交集甚多,甘英出使羅馬帝國時遇到的安息人熟知希臘神話,或者說是已經安息化的希臘神話也極有可能。

當然這一切只是猜測,只是如果這一記載真的指向那縹緲的塞壬,將是東西方文化史上多麼浪漫的一次偶遇。

自安徒生的童話《小美人魚》問世之後,美人魚身上的蘊含的堅毅、勇敢等正面的形象漸漸傳播開來,單尾也逐漸占據了人魚形象的主流。

事實上安徒生筆下的人魚和希臘神話中的塞壬已經不再是同一物種——至少從文化傳承上不是。

不過也正如塞壬本身混亂的歷史一樣,或許《小美人魚》的出現也是塞壬文化中註定的一環呢?在與希臘相距千里的華語世界,關於美人魚的歌曲繁多且大多數關於愛情,這其中的關聯自然不是中國傳統中的「鮫人」或是歐洲中世紀那個性感而危險的人魚,當安徒生提筆寫下童話的時候,塞壬註明要融入一場新的文化變革,正如她在中世紀所遭遇的過程一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人魚的傳說,這裡的圖真是好美哦,你懂的

世界各地有著許多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十分美麗動人,其中要算安徒生童話里的「海的女兒」,最為感人。它不但打動過無數讀者的心,也給飄泊在海洋中的海員以美好的憬憧與祝願。1912年,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