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筆講堂 | 老崔講書法 書之初—竹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更好地開展「書畫進萬家」公益活動,促進與提高全社會的文化氛圍、普及文化知識、提升中國百姓對書畫藝術的濃厚興趣及鑑賞能力,讓廣大藝術家快速找到「知音」從而激發百姓對書畫藝術品的收藏慾望、活躍書畫藝術品流通市場,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格桑花慈善基金及墨筆文化網決定自2017年11月10日起在線直播格桑花開「書畫進萬家」公益大講堂視頻欄目,主要內容包括「書法賞析」「國畫賞析」「金石傳拓」等三個核心板塊。

誠摯的邀請各位書畫藝術家老師做客直播間,參與公益授課,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弘揚中國夢!

第一期《書法鑑賞》崔靖老師為我們講述一味中藥「龍骨」引出的驚天秘密——甲骨文!

第二講:承前啟後的標誌-西周早期金文上乘之作《大盂鼎》

第三期:從吳昌碩追述石鼓滄桑及欣賞

第四期:小篆之祖李斯及《嶧山石刻》

第五期:隸書探源

第六講:書之初—竹簡

崔靖

《墨筆講堂》公益講師—向經典要智慧

北京墨筆文化特聘藝術顧問

崔靖,1954年10月出生。

漢族。

祖籍山西。

筆名:龍眠山客。

號半聾 。

北京墨筆文化特聘藝術顧問,中國國典書畫院會員。

文化部國禮文化發展委員會國禮書畫院理事。

中藝藏教育培訓中心客座教授。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畫院院士。

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藝術委員。

中國五老書畫院高級院士。

北京市豐臺區美術家協會會員。

北京書法學校特聘書法教師。

當人類社會出現文字的同時,書籍也就跟著出現了。

當時的書籍形式和現代的書籍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書籍的概念,即將人們的經驗和事件用文字和圖象的形式記載於一定的物體上,以便於保存、傳播。

那麼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書籍了。

另外在樹葉和樹皮上也可以刻或寫上文字。

我國的古書《尚書》說,殷朝已經「有典有冊」了。

在甲骨文里,也有古寫的「冊」字。

這樣推斷,我國的毛筆可能在殷代也就發明了。

在一些甲骨、玉片和陶器上一條條狹長而又平整的小片片上,都可以看到殷代人們用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

而竹簡、木簡與碑刻三種物質載體並存而消長的歷史時期,則是中國書法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一頁。

從迄今為止發現的材料來看,石刻和竹簡最早出現的時間並不懸殊: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發現的商代晚期石簋(一種古代的食具),白石質地的簋耳上就刻有器主的名字,書體與當時的甲骨文極為相似,可證石刻的歷史應與甲骨文同時。

而甲骨文中出現的「冊」「典」字,其字形就象編連在一起的竹簡,它告訴我們竹簡的起源至少也在甲骨文時代或之前,即殷商時代(甚至夏或夏以前)竹簡可能就是最主要的書寫載體了。

竹簡與甲骨並用的可能性要遠比只採用甲骨的可能性大。

在此期間石刻則扮演著「新產品」的角色。

至於木簡它出現時間或許要晚點,情況也更為特殊一些。

竹簡、木簡與石刻(碑刻)這三種上古的書法載體,對於書法藝術的發展和變遷而言,是否僅僅意味著物質形式的不同,它們對於文字與書體的演變是否起到過一些重大的作用,或者影響到文字的演變進而作用於書法這門藝術的演變軌跡呢?

《舊唐書》上就記載:"天竺國書於貝多樹葉以記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貝葉經。

貝葉經是用鐵筆在貝多羅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

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

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

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世界現存貝葉經總量不過千部,而我國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

西藏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貝葉經古寫本,其中有不少屬孤本、善本、珍本類品。

另外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可以稱為一種早期的書籍。

我們祖先「寫」字的材料, 除了甲骨、青銅器、石刻外,在古代用作記載文字的材料還很多,如陶器、磚瓦、獸皮等還有竹片和木板,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都放射過燦爛的光輝。

我國樹木到處可見,竹子在南方也很普遍,因此人們把它們削成一條條狹長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上面寫字。

竹子做的叫竹簡;木頭做的叫木簡,又叫版牘或木牘。

更接近於今天書籍形式的真正書籍,就是從竹簡和木牘開始的。

這種書籍形式和制度,對後來書籍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鐘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少數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一種將文字、圖象或其他各種特定的符號寫繪於事先加工過的竹片上的書籍形式。

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覆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

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它的出現才得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共享閒適與激越!

上一講我們說到先秦時代,文字已從應用性走向藝術性。

這時的書法與文字的變革緊密聯繫著,它從稚拙階段漸趨完美,從而奠定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特殊地位。

四川青川木牘和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物上為墨書古隸。

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材料來看,戰國和秦代一些木牘和竹簡上的文字,已有簡化篆體,減少筆劃,字形轉為方扁,用筆有波勢的傾向。

這是隸書的萌芽。

而到西漢書法中隸體的成分進一步增加。

但這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竹簡不僅在古代文化史、書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對印刷術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簡牘的形式即為捲軸裝的前身,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廣泛使用。

"冊""卷""編"等書籍的單位、術語,一直延用至今。

關於竹簡木簡的發現,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是百年多一點(119年)的時間。

在此之前人們只能從文獻資料上得知一些記載。

據記載,竹木簡的發現自漢武帝末年已有。

《漢書·藝文志》說,武帝末年,魯共王破孔宅,得古文竹簡一批,這種文字當時人已不識。

後經孔安國鑑定,知其中內容有《尚書》《禮記》等數十種經典。

但其中的《尚書》不久又亡佚了。

至東晉有個叫梅隕的把它獻了出來,據稱還附有孔安國作的傳。

但經過後人考證,認為此書的古文部分(即按竹簡所作的釋文)和孔傳均系偽造,現已成定論,這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偽造竹簡事件。

竹簡木簡的最早發現是一八九九年(清光鍺二十五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古樓蘭遺址發現了晉簡一百二十餘枚。

以後一九0一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尼雅河下游古于闐廢址發現晉簡四十餘枚,同時又在古摟蘭遺址得漢代木簡十九枚。

一九O六——一九O九年日本人桔瑞超和大谷光瑞在古摟蘭遺址發現晉木簡四枚。

一九一三年——一九一六年斯坦因在敦煌附近得漢木簡一百五十枚。

而我國有組織的考察發掘是在一九二六年了,當時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河流域(古居延海)得漢簡一萬多枚。

同年黃文弻在新疆羅市淖爾得西漢木簡四十餘枚。

這些發掘調查活動目的明確,方法科學,故而從總的情況講,簡牘方面尚未有偽作發現。

今天哪我們先說說竹簡,下一次再講木簡。

中國古代的著作很多用簡寫成的,如《詩經》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和《九章算術》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司馬遷的《史記》等,都是用竹簡寫成併流傳下來的。

寫起來容易嗎?有一句名言大家一定記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的原意是什麼?就是古人用寫字前先將竹片放在火上烤,這時青綠色的竹片就會流出水來,因此竹簡被叫做「汗青」。

把竹子烘乾這個工序稱為"殺青"。

在甲骨文里發現有「簡冊」二字,「冊」就是用繩把竹簡或木片串起來的意思,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

這就可證明在甲骨文時代就有了「簡牘」。

(寫一行為簡,兩行以上為牘)。

甚至簡牘時代可能比甲骨文時代還要早。

竹簡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

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几上。

說明簡冊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其戰國以前的簡冊實物,今天還未有發現,在周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用簡牘傳遞命令及公文的記載。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在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竹簡成為各家著書立說的主要形式。

這時關於使用竹簡的記載就更多了。

例如孔子晚年讀"易",致使"韋編三絕",說明由於反覆的閱讀,致使編系竹簡的繩子斷了三次。

在幅員遼闊的我國,竹子和木頭都是常見而易得的東西。

古代缺少合適的書寫材料,人們就把竹子和木頭削成狹長的小片,在上面寫字著書。

用竹子削成的狹長小片叫「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叫「木簡」。

每根簡上通常只寫一行字,多少不一,最多的有40多字,最少的只有一二字,一般寫20多字。

現在的書籍開本有大有小,如24開32開或大32開,古代的竹木簡也有長有短,最長的3尺,最短的只有5寸。

寫一部書要用很多簡,把這些簡編連起來就成為書了。

編連竹木簡多用麻繩,也有的用絲繩(稱「絲編」)或皮繩(稱「韋編」)。

一冊書根據簡的長短,決定用幾道編,一般用二三道編,多的用四五道編。

現在的「冊」字,就是一個象形字,很像一根根簡用繩子編連起來的樣子。

《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冊」「典」指的就是用竹木簡做成的書。

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人們已經普遍用竹木簡做書籍了。

約春秋、戰國之際,還出現了寫在絲織品上的書——帛書。

帛書比竹木簡輕便,而且易於書寫。

在紙末發明和普及以前,書寫的材料稱為「竹帛」。

《韓非子·安危篇》說:「先王致理於竹帛。

」帛比竹更為稀貴,自然以帛作書者少,以竹簡(包括木牘)作書者多,在歷史上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竹木簡易保存,帛不易保存,所以今天我們出土發掘出來的大都是竹簡或木簡,帛書少之又少,一旦擁有,彌足珍貴。

不過絲織品價格昂貴,所以帛書不及竹木簡書普遍。

東漢時出現了用紙抄寫的書籍,紙既輕便又易於書寫,價格也比較便宜,於是逐漸流傳開來。

到晉代,紙書完全取代了竹木簡書和帛書。

說到竹簡必會想到一個地方。

就是山東的銀雀山,1972年在那裡發掘兩座西漢古墓中,出土的竹簡4924片。

震驚考古界、史學界和書法界。

其中竹簡有中國古代最早的兩部兵書《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其中《孫臏兵法》早已失傳,這次終於發現了它的原作. 用簡來寫書是很麻煩。

剛才我說了,先把竹竿按一定長度截成竹簡,劈成竹片,然後在火上烤乾,使竹片里的水分蒸發盡,這樣可以防腐爛和蟲蛀。

沒有竹子的地方,就用木片來取代。

根據銀雀山出土的竹簡,長度約在20-70厘米之間。

寫詔書律令的竹簡長約68厘米,抄寫經書的56厘米,民間書信則為23厘米左右。

在簡上寫的都是毛筆字,如果寫錯了,便用刀子削去墨跡,然後再寫。

銀雀山漢墓竹簡的抄寫年代應早於墓葬年代。

當是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18年(西漢文、景至武帝初期)書寫成的。

編聯竹簡的絲繩早已朽斷,從簡上留下的編痕可知有2道和3道的編聯方式。

從編痕處留下的空白可看出,竹簡是先編聯成冊,然後再書寫的。

書寫字數:簡文系墨書,每簡字數不等,27.6厘米長的一般書寫35個字左右。

文章篇末多有計數,標明本篇字數。

書寫格式有四種:其中《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均屬漢簡的上下兩端各留1至2厘米的空白此種。

書寫風格:簡上的文字全部為隸書,用毛筆蘸墨書寫,字跡有的端正,也有的潦草,不是出於一個人的手筆。

銀雀山出土的竹簡內容很豐富,種類也很多。

我們今天重點說的兩部書就是《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即《孫子》十三篇)及其佚篇。

簡本《孫子兵法》應是十三篇足本。

《孫臏兵法》《漢書·藝文志》稱《齊孫子》。

簡本共16篇。

第1至第4篇記孫子與齊威王、田忌的問答。

第16《強兵》篇也記孫臏與齊威王的問答,第5至第15各篇篇首都稱「孫子曰」。

其文體、風格與《孫子兵法》及其佚篇不相類。

這些篇中的「孫子」以指孫臏的可能性為大,因此定為孫臏書。

現在我們就說說這倆人。

孫武,字長卿,生卒年不詳,後人尊稱其為孫子,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惠民縣)人。

本姓田,祖父田書為齊大夫,攻伐莒國有功,齊景公賜姓孫,封采地於樂安。

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相傳孫武的周歲生日那天,家裡人給孩子買了許多生日禮物,提前一天回到了家裡。

看到小孫武能站起來踉踉蹌蹌的走路,心裡都像吃了蜜一樣甜。

中午老婦人和少夫人把文房四寶,刀槍劍戟,鋤鏈杴䦆,梳子粉脂,在書房裡放了一地,爺爺孫書還特意放上了一卷兵書《太公兵法》讓孩子挑選。

小孫武站在書房裡,慢慢的挪著步子,一下子摔倒了,坐在地上,伸出一雙小手,等待著別人去扶他起來,少夫人剛要過去,孫書說:「不要扶他,讓他自己站起來,小時候多摔跟頭,長大了才不摔跟頭。

」小孫武看到沒有人扶他,自己慢慢慢地站起來,走到《太公兵法》跟前,蹲在地上,雙手拿起了《太公兵法》書簡,然後緊緊地抱在懷裡。

孫書看了哈哈大笑:「好孫子,將來一定有出息,能文能武,敢和管樂相比!」

吳王闔閭即位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決定向西進兵征伐楚國,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伍子胥向闔閭提出,這樣的長途遠征,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一位深通韜略的軍事家籌劃指揮,才有取勝的把握。

他向吳王闔閭推薦了孫武,吳王答應接見孫武,看看他是否真如伍子胥所說那樣有本事。

孫武把自己撰寫的兵法13篇呈獻給吳王。

吳王將這13篇兵法看完,感覺說得頭頭是道,對孫武贊口不絕。

身為一國之君,他考慮的還是比較周全的,他怕孫武如果萬一是個紙上談兵的人,要是對他重用那就慘了,就想考驗一下說:「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寫得很好,使我受益不淺,但不知你是否能將這些理論運用於實戰,你可以試一下指揮隊伍嗎?」孫武回答說:「可」。

吳王又問道:「先生打算用什麼樣的人去演練?」孫武答:「隨君王的意願,用什麼樣的人都可以。

不管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也不論是男的還是女的都可以。

」吳王想給孫武出個難題,便派出他後宮中的美女180人,交給孫武操演。

心想:如果你真能將我後宮中的美人練好了,那才是真正有本事。

孫武這麼聰明的人,當然知道吳王是故意為難他。

他也決定在吳王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的才能,他隱居那麼長時間才寫出來的兵法肯定不是白寫的。

於是他就把 180名宮女分為左右兩隊,以吳王寵愛的妃子兩人擔任兩隊隊長。

孫武站在指揮台上,認真宣講操練要領。

他問道:「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後背嗎?」宮女們回答:「知道。

」孫武又解釋說:「向前,就是看前心所對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後,轉朝背的方向。

聽明白了嗎?」宮女們回答:「聽明白了。

」安排就緒,孫武便擊鼓發令,然而儘管孫武三令五申,宮女們口中應答,內心卻感到新奇好玩,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

孫武說:「是我規定不明確,你們軍令軍法不熟悉,錯在將帥。

」於是再次三令五申,擊鼓發令。

宮女們仍大笑不止。

孫武說:「規定不明確,軍令軍法不熟悉,是將帥之錯;既然已反覆地說明了,仍不執行命令,那就是隊長的錯了。

」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要斬兩位隊長。

吳王眼見孫武要殺掉自 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我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

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

請將軍不要殺了她們。

」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

」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又重新選定了兩個隊長繼續練兵。

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

孫武派人向吳王報告:「隊伍已訓練整齊,請吳王來看看!」吳王失去兩個愛妃,痛心不已,不想去看。

其實這也不是孫武的錯,誰讓他想出用自己的後宮美人給孫武做試驗品的呢?他本來只是想試一下孫武是否真的有才,能否重用他,沒想到卻因此而失了兩位愛妃。

真是意外啊!雖不高興,但也了解到孫武是一位既能著書立說又能統兵作戰的人,認定孫武是幫助自己成就霸業的難得將才。

於是就封孫武為將軍。

孫武雖幫助吳國建立了霸業,但後來的繼任吳王日漸驕橫,不聽忠言信讒言。

中了勾踐的「美人計」,逼死了對他最為忠心的功臣伍子胥。

至於孫武后來的命運如何,一種說法是孫武輔佐吳王夫差建立霸業後,看到自己的好友都被逼死了,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為免遭殺身之禍遂退隱林泉,重新修改他的兵法去了;還有人說他重返齊國,在家鄉隱居授徒。

總之他的下場還是好的。

再說孫臏。

孫臏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

他與孫武有很深的聯繫。

孫武去世百餘年後,在山東阿鄄之地(陽穀、鄄城),他的一個後世子孫降生了。

這孩子名叫孫臏,孫臏到底叫什麼名字,說法很多。

有的說他本來就叫孫臏,因為這個緣故。

所以後世把他受的刑罰稱為臏刑。

也有人說他原名叫賓或濱,但史書記載不詳。

他和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學生。

曾有個鬥智的傳說,可見孫臏的機智之一斑。

孫臏初到魏國時,魏王想考察一下他和龐涓誰本事大。

一次魏王坐在寶座上,對孫臏和龐涓說:「你們有什麼辦法讓我從寶座上下來嗎?」龐涓說:「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來?」魏王說:「不行。

」孫臏說:「大王坐在上面嘛,我是沒有辦法讓大王下來的。

不過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卻有辦法讓大王坐上去。

」魏王聽了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說:「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坐上去。

」周圍的大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也都嘲笑孫臏不自量力,等著看他的洋相呢。

這時孫臏卻哈哈大笑起來說:「我雖然無法讓大王坐上去,卻已經讓大王從座位上下來了。

」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對孫臏的智慧連連稱讚,可龐涓卻嫉妒死孫臏了。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舉進攻韓國。

韓哀侯異常恐慌,派人星夜求救於齊。

於是齊宣王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統兵數萬去救韓國。

孫臏決定改變戰術,以計勝之。

第二天他讓軍士把為10萬人做飯用的鍋灶減為5萬人的,第三天減為3萬人的,以此迷惑魏軍。

魏軍果然上當,將軍龐涓親率精銳騎兵,晝夜兼程地沿著齊軍的方向猛追不舍。

齊軍在馬陵設伏,果然魏軍在黃昏時分趕到了馬陵道。

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敗。

龐涓也死於亂軍之中。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陵之戰。

孫臏幫助齊國打了很多勝仗,就想歸隱山林。

齊宣王和田忌苦苦挽留,都動搖不了他的決心。

宣王只好把石閭之山封給了孫臏。

孫臏隱居山中,開始了《孫臏兵法》的寫作。

暑往寒來,一部珍貴的軍事著作——《孫臏兵法》誕生了,但孫臏也因積勞成疾而去世。

《孫臏兵法》提出「富國」而「強兵」的國防思想,對當時和後世以及今天都產生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著有《孫子兵法》的孫武被稱為孫子,著有《孫臏兵法》的孫臏就被稱為「齊孫子」了。

《孫臏兵法》大約在東漢末年失傳,此後一千多年裡,這部令人神往的兵書就成了世間的傳說。

直到1972年,它在孫臏故里山東臨沂銀雀山的一座西漢古墓中出現,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孫武和孫臏,長久以來人們也一直分不清他們到底是一個人還是倆人。

《漢書.藝文志》中寫入了《吳孫子》(即《孫子兵法》)和《齊孫子》(即《孫臏兵法》)。

到了《隋書.經籍志》中《齊孫子》就不被提起了。

唐宋以來人們認為《孫子兵法》是曹操「削其繁剩,筆其精髓」而成書的,甚至有人說歷史上根本沒有孫武其人,《孫子兵法》就是孫臏所著。

如今當《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部兵書的竹簡在臨沂縣城南面的銀雀山漢墓出土,使失傳了近兩千年的《孫臏兵法》重見光明,這個千餘年來關於孫武和孫臏其人、其書爭論未果的問題才得到了最終澄清。

回過頭再說竹簡。

竹簡是中國古代的寫著毛筆字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是中國古代第一種正式的書。

我們的祖先用簡寫書大約開始於商代一直延續到東漢,前後約有1600-1700年。

剛才我們說過了,古代的著作很多用簡寫成的,用簡來寫書是很麻煩。

就拿竹簡來講,先把竹竿按一定長度截成竹簡,劈成竹片,然後在火上烤乾,使竹片里的水分蒸發盡,這樣可以防腐爛和蟲蛀。

沒有竹子的地方,就用木片來取代。

在簡上寫毛筆字,如果寫錯了,便用刀子削去墨跡然後再寫。

古人寫文要隨身攜帶三件寶:筆、墨 、刀子。

那刀子的作用就同現在的橡皮一樣。

在簡上寫字一般都是從上到下分行書寫 ,每行字數不等,多則40字少則10多字或幾個字。

要寫一部幾萬字的簡書就得用數千片竹簡。

簡寫好後按順序把竹、木片用繩子穿訂成冊就成了書本。

攜帶時還需用車子來運載。

也有先編成冊然後再寫的。

據說西漢時,有一位叫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3萬字的奏章,一共用了3000多片竹簡,由兩人抬著進宮。

還有傳說秦始皇每天要批閱60多公斤的竹、木公文。

在今天看來也就不過幾個文件罷了。

竹、木片製作的書雖然笨重,但在古代這種簡書對傳播政治、文化、軍事、醫學 等各種知識發揮過重大作用。

漢代以後中國發明了紙,簡的使用才逐漸絕跡。

竹簡作為中國文字最早的書寫載體,其意義類似於古埃及的莎草紙和印度的貝葉紙,歷史最為悠長。

甚至可以說,遠在甲骨文出現之前就應當有竹簡。

因為就甲骨文刻畫和製作竹簡的技術工具要求而言,前者肯定要難於後者。

在僅有石刀或銅刀的時代里,製作竹簡是最恰當也是最方便的選擇。

理由有二:其一,竹筒內空纖維平直、易於剖分,即使使用遠古石刀這樣最簡陋的工具,也可比較容易地完成從砍竹、截段、剖條、削出書寫平面等一系列製作工序,從而得到整齊可用的竹簡。

其厚度也都在0.1厘米左右、最厚的也只有0.2厘米。

這個厚度應是後來竹簡定型之後的常規厚度、相對精緻規整。

原始竹簡還要粗糙一些,雖無實物可以佐證,但即使按照成熟時期的厚度要求、遠古石刀也是可以勝任的。

竹簡的製作過程在古代:裁、切、烘(殺青)、書寫、鑽孔、編。

其二,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成果,從仰韶文化到殷商時期,黃河流域正處在近五千年以來的第一個溫暖期,氣候暖濕溫潤、接近亞熱帶,非常適於竹子生長。

如今天的河南簡稱「豫」,許慎說文釋為從「予」、從「象」——就是有大象的地方,其氣候條件可以想像。

這也為竹簡的大量使用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

竹簡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覆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

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這樣的書仍舊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笨重,翻閱起來十分麻煩,攜帶尤其不便。

曾記得有個成語,叫「學富五車」,想一下,五車的竹簡書也沒有多少部書。

但都讀了那就是有學問的了。

下面說說銀雀山竹簡的在書法歷史上的意義。

國家文物出版社先後於1975年出版了《銀雀山漢墓竹簡·壹》線裝影印本,1985年出版了修訂本。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在2010年1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前半部分為竹簡圖版,後半部分為釋文注釋,共321頁。

根據內容分編為 「論政論兵之類」「陰陽、時令、占候之類」和「其他」三部分。

就《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也都先後出版過竹簡影印本單行本和文字解讀本。

銀雀山漢簡的字體特徵是什麼呢?銀雀山竹簡是介於篆書與隸書之間過渡性字體,一方面保留篆書結構遺蹟,另一方面具備新穎的橫張波勢雛形的筆法,孕育著後世成熟隸書的必要元素。

銀雀山的墨書文字,字形正、欹、長、扁多種姿態,筆畫肥、瘦、剛、柔,既有縱橫奔放,又有渾厚之精神。

開始出現了方折用筆。

前幾講我們曾說過文字由甲骨、金文大篆到小篆,而後到隸,在書體演變過程中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

李斯執行「書同文」,是把戰國時期紊亂的文字以及異體字,或簡化或合併,並把它統一固定下來,形成秦代多種字體中之規範化文字---小篆。

而銀雀山漢簡的文字則是改變篆書筆勢,使之寫起來更加簡省。

這個變革的意義是十分巨大的,為漢字進一步簡省和規範化以及後來的隸書、章草、行書、楷書等用筆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它的主要用筆已經擺脫了篆書渾圓均勻的形態,變得富有變化,欹斜有致。

這是隸書早期的基本面貌。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書體則是典型的亦篆亦隸的婉約風格一路。

字與字之間的間距並不緊湊,字的大小雖不統一,但是書寫規範,結體圓潤秀麗,字形變篆書長方形為方形或扁方形。

字勢左低右高,結構中宮收緊,很多字的結構都已簡省,寫起來快捷。

用筆的輕重變化比較豐富,某些橫畫已具有了隸書蠶頭燕尾的雛形意思。

從轉折處看,在根本上背離了篆書圓勢規範,變圓弧為方折,基本體現隸書用筆,筆畫出現肥厚圓潤,體現婉約、秀美、隨性之態。

從某種意義上講,隸書是篆書的快寫。

由篆書變為隸書,稱之為「隸變」。

由於隸書來源於篆書草率的寫法,因而兩種書體自戰國晚期到西漢中期有很長的共存時期,銀雀山竹簡的墨書文字,它上承周金文,下啟漢代隸書,是古隸的典型代表。

與篆書相比,銀雀山漢簡書有著更為強烈的生命運動感,體現了墨書文字特有的情調。

無論是欣賞或者學習書法,都不失之為品鑑或研習之範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建辦公大樓發現驚世兵法竹簡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1981年始建,198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它是我國第一座遺址型漢墓竹簡專題博物館。1972年4月,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孫子兵法》與失傳近2000年的《孫臏兵法》竹簡,...

孫臏與孫武誰才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傻傻分不清

提到《孫子兵法》,每個人都會想到三十六計,可是說起孫子到底是孫武還是孫臏時,很多人就說不上了,因為兩人都被後人稱為孫子。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兩人:孫武,春秋齊國人,因避難到吳國,受吳王重用,曾三次...

農村、農民的歷史觀和文化價值觀(十二)

收藏與家傳——:文化流傳的琥珀與化石(一)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於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准盜發戰國時期魏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