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元節拜鬼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鬼王夜宴圖(局部)

█ 雷克昌

宋人陳與義詩云:「黃昏吹角聞呼鬼,清晨持竿看牧鴨。

」詩人筆下的黃昏呼鬼,是民間中元節的景觀。

農曆中元節,又叫「鬼節」。

節日的來歷源於佛教,佛經上記載有目蓮救母的故事,說是有個叫目蓮的人,侍母至孝,可她母親卻為人狠毒,死後被罰入地獄。

有次,目蓮見母親與餓鬼爭食,她就用缽盛飯給母親吃,誰知飯還未到母親的口裡,卻變為火炭,不能進食。

目蓮很奇怪,將此事向佛訴說,佛道:「你母親罪業深重,賴你一人之力,無法解脫,須賴眾僧法力,方可獲救。

」到了七月十五那天,佛又對弟子們說:「誰要替已死的父母解除厄難,可用盆盛百味五果供十方大德佛,用缽盛水飯潑給眾餓鬼。

」這就是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和俗稱「鬼節」的緣由。

「盂蘭盆」是天竺語,譯義是「解民倒懸」。

我國民間過「七月半」,風俗大同小異,多數地方過七月十四,也有的地方興過七月十五。

這天,人們要焚香燒紙,把故去的先人亡靈,接「回家」祭祀,用好酒好菜供著,悼念一番。

並於次日凌晨,將亡靈送走。

翌日清晨,家家燒紙,戶戶呼「鬼」,但見煙霧繚繞,香火閃爍。

人們忙著把節日接回的先人亡靈,送回陰間地府。

民國年間,筆者在湖南鄉間盂蘭節晚上設壇拜鬼時,曾見到過所懸掛的一幅《鬼王夜宴圖》。

這幅畫的作者李正,有蓋章,未署名,生平事跡不詳。

圖上方案台上蠟燭通紅,供著四個酒杯、三盆包點。

鬼王站在案前,右手揮舞幡旗,左手大施法術,把食物施放給眾鬼魂。

圖下方是鬼怪幽靈形象,有披頭散髮,赤裸上身的餓鬼,有因縱火、搶殺打入地獄的幽靈,還有因蛇咬、虎噬等意外死去的鬼怪,也有壽終正寢的普通亡靈,形形色色,陰森可怖。

畫家描寫的陰間鬼域,亦有貧富、善卑、貴賤之分,雖寫的是鬼,卻曲盡世態的不平,把鬼的形象寓意於現實之中,宛如描繪世相的一幅諷刺漫畫。

可惜筆者並未收藏到這幅畫,以上所述,僅憑記憶。

近日竟然無意間在網上見到了這幅《鬼王夜宴》圖,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圖中的人物形象動態,十分逼真,構圖設色,氣氛生動,是一幅較佳的民間藝人作品。

特下載報端,以饗讀者諸君,分享其藝術感染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七月半中元節 來歷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元節,不過相比端午、中秋,甚至是七夕,市民們對於中元節的了解似乎比較少,來看記者劉曉科的報導。記者:沒聽過中元節嗎?市民:沒有。市民:知道有中元節,...

今日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我國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