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花開滿園春 ——我市文化事業發展綜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靈魂,是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我市文化事業藉助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迎來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共同發展、文化軟實力與經濟硬實力同步提升的新局面,為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項目領跑產業發展

武威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博覽城項目由長城影視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35至50億元,主要包括文化遺產博覽城、影視基地、遊戲動漫項目和大型遊客集散中心,以及配套的星級酒店、演員公寓、明星樓、動漫樓、名編名導樓、入園文創企業辦公樓、各類文創專業人才住房、影視動漫培訓學校等綜合設施。

項目精心打造以影視、動漫、遊戲、旅遊四大文創旅遊產業為核心的原創和集聚高地,積極對接金色大道·馬踏飛燕大景區和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努力把武威建成河西走廊旅遊總部和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文化旅遊產業的「矽谷」。

項目的落戶建設,是武威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業取得的重大成果,將進一步推動武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著力推進項目建設,把在經濟領域發展的成功經驗移植到文化產業,通過招商引資、重點扶持、培育一批輻射力強的文化產業大項目,挖掘文化產業發展潛力,以項目建設帶動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是武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武威以產業規劃為引領,文化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大政策引導力度,設立武威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市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勁的內生動力。

統籌謀劃文化產業發展,制定印發了《武威市「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關於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武威項目區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了「一核」、「兩軸」、「四區」、「七園」,規劃建設「十三板塊」的建設思路,規劃儲備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武威項目區項目259個,總投資581.7億元。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深圳文博會、蘭洽會、省文博會、中國葡萄酒城葡萄美酒節等節會積極開展文化項目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洽談。

「十二五」以來,全市招商引資累計簽約文化項目67個,簽約金額342.84億元,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博覽城、莫高·中國葡萄酒城、塔爾灣祁連冰雪嘉年華、武威天馬文化產業園摩天輪主題公園等46個項目落地實施,到位資金71.51億元。

大力培育文化骨幹企業,全市有8家文化企業進入全省2013年度100家骨幹文化企業,甘肅利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入全省2014年度文化企業30強。

全市建成文化集市生產基地4個,文化集市3個,青年電子商務培訓基地5個,武威沙漠公園被定為全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園區)。

2015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5.89億元,較2010年增長2.15倍,年均增速25.79%,占GDP的比重1.42%,較2010年增加0.6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1.25億元,增速13.64%。

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每當夜幕降臨之時,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的文化廣場上,伴著曲調悠揚的音樂聲,村裡的婦女秧歌隊翩翩起舞,吸引了許多村民前來觀看。

自從建設了村文化廣場、鄉村舞台,這裡的群眾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多彩。

曾經,村裡寧靜寂寥,幾乎沒有群眾文藝活動,麻將、撲克、電視機構成了人們文化娛樂的全部內容。

如今,這裡日日熱鬧,群眾笑聲不斷、掌聲不斷。

「活了40多年,過去只在城裡看過文藝演出,現在,有了平台,我們天天也成了主角,快板、小品加歌舞說演就演,秧歌更是天天扭。

人漂亮了,生活的興頭也更足了。

」村婦委會主任王秀蘭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那幸福的笑容詮釋著近年來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為群眾帶來的好處。

嬗變,源於發展,文化活動之變,讓群眾的文化餐更加「美味」。

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可謂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處處有特色。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更是關係民生的幸福指標。

近年來,武威始終把文化重心傾向基層,不斷加快文化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全市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強力推進、跨越發展,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

全市共建成4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9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服務站、1114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873個「鄉村舞台」。

完成了1471個行政村、自然村等農家書屋和3個數字影院和10個農村固定放映點建設任務。

實施了15萬戶的「戶戶通」工程和15.1萬戶的「村村通」工程。

市、縣(區)10個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9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9個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免費開放。

深入開展「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百村千人「農村文藝人才培訓工程、「送文化下鄉」等輔導培訓工作,先後培訓輔導農村文藝人才4800多人次。

「民族民間文藝匯演」、「千台大戲送農村」、「文化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動全面開展,各類書畫、攝影作品展覽豐富多彩,極大地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

以「書城不夜·書香武威」為主題,廣泛開展了文明機關大講堂、青春大講堂、國學經典講堂、「書香伴我行·讀書圓我夢」讀書演講比賽,不斷推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

文化遺存妥善保護

武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資源。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核定的數據顯示,全市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點1029處。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97處。

全市境內漢長城約360公里,明長城約432公里。

全市文博系統現有收藏單位11家,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多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85件,二級文物367件,三級文物952件。

全市共有「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18家。

坐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發揮優勢,打造文化強市,實現由「軟實力」到「硬產業」的嬗變?

武威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緊抓國家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文物保護項目,2012年以來共爭取文物保護項目資金21443萬元,先後組織實施了涼州區、古浪縣、民勤縣、天祝縣長城搶險加固工程,武威文廟、雷台漢墓、海藏寺、天梯山石窟、瑞安堡、聖容寺、大雲寺、秦氏民居、東鎮大廟、三義殿等文物保護單位的本體修繕、安防、消防、防雷等文物保護項目,完成了古浪戰役紀念館新館陳列布展工作。

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不斷加大文物安全檢查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實施了一批博物館安防、消防項目,實現了館藏文物絕對安全的目標。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順利推進,健全了長城業餘文保員隊伍體系。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完成了國有單位調查、數據採集錄入和審核上報工作,現正在編寫普查報告。

藏文大藏經3067葉已送國家博物館修復,漢文大藏經已經完成普查統計工作(6309冊),西夏文佛經殘件正在進行文字的電子錄入,20部古籍入選甘肅省第二批珍貴古籍名錄。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四壩攻鼓子、涼州寶卷、涼州宮燈、涼州皮影戲等一項項技藝、一段段唱腔,看似樸素卻又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圖景。

它們中有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有的登上大雅之堂,煥發勃勃生機;有的在中華民族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輝,帶給世人無限的榮耀。

作為古老的非遺是一種珍貴文化留存的瑰寶,它是人類文明的活見證,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聰明智慧和對生命、生活多姿多彩的展示。

保護與傳承,是文明社會的必然。

武威自2004年啟動非遺保護工作以來,大力挖掘整理文化資源,先後公布了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兩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5項、代表性傳承人5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7項、代表性傳承人50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86項、代表性傳承人105人,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321項、代表性傳承人479人,構建起了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

為認真做好非遺宣傳普及工作,武威先後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全國性非遺展示展演及國外和港澳台展示活動20多次,連續舉辦五屆「武威市民族民間文藝匯演」以及「涼州賢孝大獎賽」「民勤小曲戲調演」「萬人鍋莊舞表演」「古浪民間文藝大獎賽」等各種群眾性非遺文化活動,年參與人數達十萬多人。

全市共出版非遺成果專著49部,拍攝專題片22部,徵集實物資料98件(幅),徵集文本資料70冊,拍攝視頻及錄音資料424.9萬分鐘。

建成非遺傳習所25個,培養傳承人近千人。

爭取非遺專項保護資金635萬元。

市場監管多措並舉

近年來,如何讓網絡環境更優化,如何讓黑網吧不再肆虐,如何保證圖書市場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武威文化監管部門不遺餘力地在文化管理上採取多項舉措,著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引導社會文化市場向健康文明發展。

全面推行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進一步優化和簡化辦事程序與環節,提高辦事效率。

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政放權,理順文化管理體制,積極承接上級部門下放的審批事項,下放由縣區文广部門管理更為方便的行政審批事項,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防止出現管理脫節現象,切實做到「放下去、管起來」。

相繼制定了《武威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行政審批管理辦法》、《武威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公開制度》等制度和文件,放寬市場准入門檻,採取先行准入發展,後逐步督促達標的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積極鼓勵文化經營場所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向連鎖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進一步清理行政權力,編制內容詳實、職責明晰的《行政職權目錄》,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實施標準進一步細化、量化,最大限度壓縮裁量空間,明確了行政執法崗位職責,不斷改進和完善執法服務活動,做到管有據、寬有度、活有序。

在文化市場管理中,採取加大檢查頻度密度、錯時檢查等措施,重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整治,有效規範了市場秩序。

相繼組織開展了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娛樂場所專項整治、網吧專項整治、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專項整治和「掃黃打非」「清源」、「凈網」、「護苗」、「秋風」、「固邊」五大專項行動,嚴查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規範了文化市場經管秩序。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

踏著轉型升級發展的時代節拍,武威的文化事業產業正凝心聚力、奮勇爭先,努力創造輝煌業績,創造武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嶄新春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威市加快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原標題:我市加快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中國甘肅網1月31日訊 據武威日報報導(記者 張宏勇)今年,我市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名市,著力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文物保護法...

市政協獻策文化強市建設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殷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和記憶。作為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黃石積澱了石器文化、礦冶文化、工業文化、紅色文化和豐富的文物資源。三千年礦...

武威市著力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武威市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名市,著力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武威市全面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全力做好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抓緊編制《武威歷史城區文物保護規劃》。實施武威...

傳承發展文化遺產

本報訊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主題,市文化部門組織開展專場演出等活動,展示我市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成果,動員全社會參與保護。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

武威市加快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今年,武威市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名市,著力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 武威市認真貫徹落實《文物保護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全面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全力做好文化遺產、...

甘肅武威涼州文化惠民新風尚

初春的武威,陽光明媚。在涼州區長城鎮長富村,設施齊全的新村文化廣場是村裡最漂亮和最熱鬧的地方,不僅時常有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享受文化設施建設帶來的便利,更有村民們在農閒時節,隨著歡快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