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挖出歷史秘密的特殊鏟子,專家都在用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位於洛陽東郊的洛陽鏟紅爐作坊
1974年3月29日,位於驪山腳下的臨潼縣西楊村農民在野外打井時,奇蹟般地敲開了遠古軍陣的大門——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被發現。
1976年暮春,為籌建博物館和職工宿舍,考古人員決定在一號兵馬俑坑東北方向20米處進行鑽探。
探工徐寶山在鑽至地表5米深時,發現了鋪地磚和殘俑碎塊——一個由弩兵、輕車兵、車兵、騎兵等四個不同兵種組成的龐大曲尺形秦代軍陣被發現,考古人員將其編為二號俑坑。
1980年夏,考古人員程學華率領一支鑽探小分隊進入秦始皇帝陵園鑽探。
10月3日,當鑽探隊員楊續德將已深入地下7米的探鏟拔出並仔細觀察帶出的泥土時,一個指頭肚大小的金泡映入眼帘。
程學華聞訊趕過來,詳細察看了金泡出土的位置,拿起探鏟伸入地下。
很快,一堆濕潤的黃土被帶了上來,土層中一個銀泡和一片金塊顯露出來。
當最後一塊金絲燈籠穗出現在眼前時,程學華激動地「啊」了一聲,手微微抖動,埋藏於地下二千餘年的銅車馬露出端倪,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傳奇由此誕生。
洛陽鏟探出的銅車馬(圖片左上部分有洛陽鏟鑽探的痕跡)秦陵考古隊攝。
此後數年間,秦始皇陵考古隊在陵園和周邊地區繼續鑽探,相繼發現了鎧甲坑、珍禽異獸坑等多處大型陪葬坑和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鑽孔突破了七十萬個。
整個鑽孔的長度加起來,可以穿透地球,甚至直達歐巴馬總統住居的白宮。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個個舉世矚目的發現,考古人員使用的鑽探工具,竟是一把由盜墓賊發明的洛陽鏟。
此鏟外表看上去極為普通,皆為鐵質,剷頭刃部呈月牙形,剖面作半筒形,有大小不等的多種型號,長度一般在20至40厘米,直徑5至20厘米。
包括秦始皇陵園鑽探隊在內的全國各地考古人員,應用的剷頭多為30厘米,直徑6厘米。
這種型號的洛陽鏟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桿後,可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
提起後,剷頭的內面會帶出一筒土壤。
通過對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分辨,可以判斷出地下有無異常變化,比如灰坑、古遺蹟、古墓,以及墓內棺槨狀況、陪葬品等情況。
此類探鏟之所以被稱洛陽鏟,是由於產地出於洛陽,且是由洛陽人發明創造的緣故。
手持洛陽鏟的探工在洛陽老城北大街明清安喜門遺址上鑽探(攝影:王立力)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連同一些士大夫,極為重視墓穴的修建和厚葬,等級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區,當屬洛陽郊外的北邙山。
自東周開始,一代代豪門顯貴無不以死後葬於邙山為最高榮幸。
到了唐代,整個邙山已是陵墓遍布,難有插針立錐之地了。
唐代詩人王建游洛陽時,曾有一首《北邙行》的詩,道出了當時的情形:「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
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也就是說,在王建活著的那個年代,邙山墓葬之多、之盛、之擁擠程度,已到了拿著一堆黃金都買不到一塊埋棺之地的程度了。
隨著唐末戰亂,盜墓之風興起,整個邙山由豪門貴客死後的樂園,一變而成為盜墓賊招財進寶的風水寶地。
不論是舊墓新墳,只要盜墓者覺得有利可圖,便想方設法打洞鑽眼,大肆盜掘。
由於年久日深,長期的雨水沖刷、樹木砍伐,翻坑倒坑(挖出別人的屍體,另行埋葬自己的親人),以及平地耕作播種,大多數墳丘的封土已蕩然無存,地面也已無痕跡可尋,盜掘者要找到一座貴族墓葬準確位置並非易事。
一方面要靠盜掘者的眼光、經驗、技術;另一方面靠相應的工具。
據可查的資料顯示,漢唐以來至明代,民間盜掘工具大多為鍬、鎬、鏟、斧和火把等。
通常情況下,盜墓者憑藉累積的經驗,對可能是大型墳丘的地方用鐵鍬之類的工具下挖一個小坑,根據土質土色來辨別墓坑的有無、位置、大小。
每一個盜墓賊都知道,墓坑內的填土一般稱為「熟土」,也稱為「墓土」或「五花土」,與未經擾動過的「生土」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
「生土」較為純凈,給人以鮮活、板結之感,沒有人類生活遺存的包含物。
所謂的「熟土」,是經過人為擾動,土質較雜,相對疏鬆。
凡大型墓葬的填土一般都經過夯打,有夯層和夯窩,有的填土內還有人類生活的包含物。
這些都成為判斷是否為古墓葬的重要依據。
洛陽郊外的盜洞
陝西省考古學家王占魁在周公廟遺址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盜洞。
儘管富有經驗的盜墓賊對土質、土色和墓坑位置能夠分辨區別,但對墓坑的深度,此前是否有人盜掘過,盜坑在那裡,盜掘的程度如何,坑內棺槨是否尚存等,皆無法提前做出判斷,非用鐵鍬挖到一定程度甚至深入墓底不能知曉。
盜墓賊要盜掘一座墓葬,用鐵鍬直接挖掘打洞,操作起來並不輕鬆,除了費力費時,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想在最短的單位時間內挖到墓室極其困難。
因為盜墓這個行當,為歷代王朝所禁止,並視為一種極大的犯罪,盜掘活動不能公開且更不能拖延太久,因而用鐵鍬直接打洞,就顯得難度很大。
更為不利的是,當盜洞打入墓室時,卻發現是個假墓。
即便是一座真墓,此處早已被同行光顧過,墓內器物洗劫一空。
另外還有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只憑挖掘小型盜洞,無法提前預知墓葬的規模,除非來個大揭蓋,深入地下幾米或十幾米,但這對於極端講求時間和效率的盜墓者來說,又是不可能的。
於是,盜墓者便在工具上下功夫,想方設法加以改進。
自明代開始,盜墓者開始使用一種新型的探測工具——鐵錐,它的出現,使僅以地面殘存遺蹟,如封土、墓碑、下陷土坑等為標誌尋找目標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盜墓者利用特製的鐵錐,在可能埋藏古墓的地方,向無標誌的地下探索。
根據鐵椎帶上來的泥土和金屬氣味,判斷古墓的方位和埋藏器物,然後再用鐵鍬等工具挖洞盜掘。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圖文並茂的科學巨著《天工開物》,其中第五卷專門敘述手工業製鹽方法與程序。
對於四川井鹽的採取,宋氏說:
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
鹽井周圓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信,故造井功費甚難。
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山舂鑿成孔。
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
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
初入丈許,或以足踏錐梢,如舂米形。
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
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
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在《天工開物》多幅「作咸」圖中,《蜀省井鹽一》,是一幅鑿井圖,繪一人立於小河邊,雙手執一刺錐,在地上鑿小孔,刺錐之上為竹竿,下邊很像現在的探鏟。
所畫雖是開鑿四川鹽井,但圖中人物手持工具和洛陽鏟的操作幾乎相同。
井鹽的生產起始很早,刺錐的發明與使用應該早於明代,可惜流傳下來的類似圖畫與說明皆在明中葉以後。
明代萬曆年間,浙江海寧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地方官,並有記錄各省地理風俗的《廣志繹》傳世。
在提到洛陽邙山盜墓情景時,王氏說「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
」「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味)則發。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當時盜墓者使用的鐵錐可深至地下數丈,並且能帶出地下器物的氣味,憑氣味判斷並盜掘,顯然比先前直接用鐵鍬開口有了進步,但也有一個明顯的不足。
只有鐵錐碰到地下金屬器物時,才能通過磨擦產生並帶出氣味,這種氣味自是相當微弱,若無嗅覺靈敏和相當經驗者,難以據此尋出蛛絲馬跡。
倘若鐵錐遇到瓷器、玉器等陪葬物品,幾乎無氣味可嗅。
而一旦地下墓坑為泥水所浸,即便是嗅覺異常靈敏的獵犬,恐怕也只能幹瞪著眼而望錐興嘆了。
面對這諸多的不便與一次次半途而廢或最終成為泡影的現實,盜墓者必須進一步改進盜掘方式、方法,尋找更為便捷有效的盜墓工具才能達到目的。
於是,在技術上具有劃時代革命意義的洛陽鏟誕生了。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最早發明洛陽鏟的是一個叫李鴨子的人。
此人家住邙山南麓、洛陽東郊馬坡村,生於1873年,卒於1950年3月8日。
李鴨子自幼家貧,沒有進過一天學堂,小時候替人放牛、割草為生,村人不知其名。
及長,見其腿腳不甚靈便,走起路來有點蹩,看上去如同鴨子走路,鄉人乃呼之曰小鴨子。
隨著年齡增長,因其祖輩姓李,鄉人又呼曰李鴨子。
話說1923年春天,李鴨子到孟津縣趕集,飢餓時來到一個小鋪前喝牛肉湯,對面賣水煎包子的偃師馬溝村人正在搭棚子,幾個人拿了一個鐵鏟在地上戳一個小洞。
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興趣,便靜心觀看。
只見這個東西每往地里戳一下,就能帶起一些泥土,李鴨子起身上前仔細觀察,發現這個鐵鏟是半圓形,帶出的泥土保持著原來的地層結構。
這個現象使他聯想起平時看到騾馬行走,鐵蹄經常帶起一些土來。
兩相對照,靈感忽閃,李鴨子當即意識到半圓形的鐵器,要比平時使用的鐵椎、鐵鍬更適合探找古墓,一個初步構想就此構成。
洛陽鏟帶出的泥團(攝影:王立力)
回到家後,李鴨子比照著那個搭棚子的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鄰村張鐵匠讓其按圖打制。
六十多歲的張鐵匠是個本份人,看到李鴨子拿來的這個結構圖和對方神秘兮兮的樣子,立即猜到可能是為盜墓所用。
張鐵匠平時對盜墓之人雖無強烈的惡感,但顧及自家鋪子的名聲,不太願意與其同流合污,遂婉言謝絕。
因張鐵匠的手藝遠近聞名,且相互熟悉,小心謹慎的李鴨子為防泄露其秘,不願再到別處張揚,索性一咬牙,許給對方一個大洋。
張鐵匠見對方開價豐厚,遂勉強答應並照葫蘆畫瓢地打制出一把半圓形鐵鏟。
李鴨子將這個「新式武器」揣在懷中回到家,裝上一根木桿,在自家院內一試,果然效果奇妙。
每向地下鑽插一下,就可以進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圓口內的地土原封不動地帶上來,內中的土色與雜物清晰可辨。
更讓他得意的是,沒有多久,就深入地下幾米,打出了一個茶碗般粗細的深洞——第一把探鏟就此問世。
神奇的洛陽鏟一經問世並在實踐中應用,因探墓效果顯著,很快在盜墓業內傳開。
張鐵匠的生意因此而興隆,據說一個月就賺了三百多塊大洋。
因這種鏟子直徑較小,主要用於打洞勘探,當地人取名「探鏟」。
又因此鏟子是在洛陽地區問世並首先使用,又稱之為「洛陽鏟」。
淬火後的洛陽鏟冒出青煙
洛陽鏟帶出的土壤,盜墓與考古人員都按土的顏色/質地來判斷地下有何物(攝影:王立力)。
從明代見諸記載的鐵錐,到民國初年誕生的洛陽鏟,是中原地區甚至整個中國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一次革命性飛躍。
中國北方特別是洛陽、關中地處黃土塬區,水深土厚,盜墓賊可對提取的不同土層、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各種包含物進行分析,如果是經過後人擾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築物。
如果包含物中發現有陶瓷、鐵、銅、金、木質物,就可以推斷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
經驗豐富的盜墓賊僅憑洛陽鏟深入地下所碰撞的不同聲音和手裡的微妙感覺,便可判斷地下的情況,如夯實的牆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樣,所傳出的信息也就有所區別。
一把洛陽鏟,刺破陰陽界,洛陽地區四鄰八鄉的村民見這一神秘器具如此輕巧便捷,探找墓葬既快又准,省時省力,於是紛紛效仿,呼呼隆隆地加入到盜墓隊伍之中。
又據說古人的骨骸可以治療哮喘病等,所以盜賊不但盜物,連骨骸也挖掘起來,整個邙山由此更加混亂起來。
民國十七年(1928年),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長、考古學家衛聚賢赴洛陽考察,專門調查了邙山一帶的盜墓情況,對盜墓者使用的工具做了詳細的描述。
在其所著《中國考古學史》一書中,衛氏說盜墓者「用鐵鏟曲為多半圓洞形,置長木柄,在地上隔五尺鑿一洞。
因持鏟鑿地,土攢入鏟中,用手將土取出,看土為活土死土。
所謂死土,即天然的地層,活土是地層混亂,地層混亂由於曾掘地埋人,將土翻過所致。
遇見活土,鑿能容身的大洞而下,十九必得古物。
」(衛聚賢《中國考古學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地質學家袁同禮前往洛陽查勘盜墓情況,他在提交的報告中說:
洛陽為吾國舊都,古蹟甚富,城北城東,古墓尤多。
近十餘年來出土古物,以銅器為大宗。
土人以大利所在,私行盜掘者,幾成一種職業,並發明一種鐵錐,專作采試地層之用。
沿城北邙山一帶,盜掘痕跡,不計其數。
……其參加工作者,共二十餘人,各執鐵錐,分區探試,偶有所獲,則歡呼若狂。
(載民國二十五年,《燕京學報》第二十一期。
)
袁氏所說的鐵錐,已非明代發明之物,實乃李鴨子發明的洛陽鏟。
事隔三年,洛陽新安縣人、河南大學校長王廣慶已說得極為清楚。
王氏在1939年所著《洛陽訪古記》中說道
近日掘古物用器,名為瓦鏟,重七八斤,鏟端鐵刃為筒瓦形,略如打紙錢之圓鑿,圍徑約三寸而缺一口,後施長,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鏟心上出,頃刻之間,鑿穴深可尋丈。
……先以上述長瓦鏟,錐地取土,驗其色質。
其土層色質鬆散而不規則者,知為古代已動之土,古物往往出焉。
其堅整而純一者,則原始老土,決其必無所有,乃易地再掘焉。
然即散土地區中,亦有為水道或農人耕墾之遺蹟,不必皆有所得。
洛陽鏟發明後所引起的現代化盜墓狂潮,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
此後消停了幾十年。
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大潮興起,以及文物走私市場的繁榮,洛陽鏟又伴隨著形形色色的盜墓賊死屍復活,再度顯示了它的神通,許多人喊著「要想富,去盜墓」的口號,手持洛陽鏟於荒山野嶺四處盜掘古墓,同時在盜掘中加入了先進的探測儀與擠壓式炸彈等新型「武器」,致使大批古墓葬被掘,珍貴文物損失慘重。
當然,這是後話。
陝西韓城西周墓發現用洛陽鏟挖出的盜洞(攝影:張曉理)
就像世間許多事物有它正反兩個方面一樣,洛陽鏟在盜墓賊手中神奇的功用,引起了考古學者的注意。
隨著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洛陽鏟也被考古學家「拿來」為己所用,並成為田野考古發掘中不可或缺的鑽探工具。
1952年和1954年,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會同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聯合舉辦了兩期全國考古鑽探訓練班,全面推廣了這一新式探測工具,並正式命名為洛陽鏟。
在學習期間,請當地具有豐富經驗的老探工進行示範,要求每一個學員必須學會操作技術並熟練地運用這一工具。
學員們結業時,每人發給三把洛陽鏟,帶回各地應用。
如果有學員在短短几個月內並未熟練掌握,就由國家文物局出面聯繫,從洛陽雇一個探工師傅到學員所在地,繼續教他們操作使用。
至此,洛陽鏟由本地區的一個盜墓工具,一個翻身改變了它的歷史用途和地位。
隨著洛陽鏟在考古鑽探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很快遍及全國各地的考古隊,並且被列入了全國大專院校考古教材,明確指出考古人員在鑽探時必須使用洛陽鏟。
在田野考古中,一般要在面積範圍內用洛陽鏟進行普探,無論縱橫,每隔1米打一個探眼,形成方格網狀。
在每個方格中心,也要打孔。
也就是在1平方米範圍內的4個眼的中心打一個孔,這個中心孔俗稱「梅花點」。
使得每個孔的最近距離都在1米之內,探孔密集,以確保不漏問題,並及時發現疑點,從中判斷地下的遺蹟、遺物與古墓葬等情形。
洛陽東郊洛陽鏟作坊的匠工正在手工打制洛陽鏟的孤度,能否帶上土,全靠孤度分寸的掌握。
小小的洛陽鏟成了中國考古界最具標誌性的象徵物,中蘇友好時期,有蘇聯考古學家來中國訪問,臨走時所攜帶的禮品其中就有一捆精緻的洛陽鏟。
1972年9月,著名考古學家夏鼐、王仲殊率領中國考古代表團赴阿爾巴尼亞參加第一次伊利里亞人學術研究會議時,贈送給東道主的禮物就是一把打造精緻的洛陽鏟。
從此,洛陽鏟走出國門,為世界同行廣泛所知。
賣洛陽鏟的洛陽商販(攝影:張曉理)
不過,雖然洛陽鏟已在中國各地考古界應用,但因其只能手工製造,且製作工序有20多道,最關鍵部位要靠成型時打造弧度,沒有相當功力和經驗者不能為之。
稍有誤差,打出的鏟子就帶不上土,或只能帶半鏟土,導致土層錯亂,阻礙準確判斷。
唯一能製造洛陽鏟的地方,就是它的發源地——洛陽市東郊,此處有四五家手工作坊,常年開設紅爐打造,制出的洛陽鏟一批又一批銷往全國各地。
因全國各地考古界大量需用洛陽鏟,洛陽東郊紅爐一時無法滿足需求,遂按國家文物局意見,各省統一購買,先下發到地區一級文博部門應用。
後來,隨著國內需求的不斷增長,洛陽鏟的作坊也不斷增加。
如今,一般的洛陽鏟已經被淘汰,盜墓賊與考古工作者所使用的鏟子,是在原洛陽鏟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製成的,大體分重鏟和提鏟(也叫泥鏟)兩種。
盜墓賊在探漢墓時用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即類似水泊梁山上魯智深用的月牙鏟。
又因洛陽鏟的剷頭後部接的木桿太長,目標太大,盜墓者又聯合工匠加以改進,以螺紋鋼管為材,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隨意延長,平時到野外望風視墓的時候,將鏟拆開放在雙肩挎包里,外人很難窺知真容。
考古工作者一直用改進的洛陽鏟進行田野鑽探,並在實際操作已鑽探了包括著名的二里頭夏文化遺址、周公廟在內的成千上萬座遺址、遺蹟與古墓葬,為中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盜墓利器大盤點: 「鬼吹燈」之說真實可信?
導讀:古墓是人生終止時最後的定格,也是儲存墓主生活時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庫。疊疊累累的古代墓葬屢經滄桑變故,因各種原因往往多遭破壞。而最通常的破壞形式,是有意的盜掘。歷史上的盜墓相當普遍,甚至曾...
盜墓利器大盤點:「鬼吹燈」之說真實可信?
到底是誰盜墓發明了「洛陽鏟」用那些專業的盜墓工具,目的是為了加快盜墓速度,提高成功率。再者,在中國的墓葬史上,一度流行「不樹不土」秘葬制,加上幾百年來風雨侵蝕,自然和人為的改變,不少古墓在地面上...
盜墓利器大盤點:「鬼吹燈」之說真實可信?
到底是誰盜墓發明了「洛陽鏟」用那些專業的盜墓工具,目的是為了加快盜墓速度,提高成功率。再者,在中國的墓葬史上,一度流行「不樹不土」秘葬制,加上幾百年來風雨侵蝕,自然和人為的改變,不少古墓在地面上...
洛陽鏟真是民國時洛陽盜墓者發明的?明朝盜墓者普遍使用這種鏟子
「洛陽鏟」:最神奇最好使的盜墓利器本文作者 倪方六上面說的釺、短柄鋤,確實都是很好使的盜墓工具,但它們的不足,讀者也可以看出來,特別是中原一帶埋葬較深的古墓,短柄鋤無可奈何、是用不上的,因為在地...
今天,我們一起來為洛陽鏟正名!
導語:洛陽鏟,河南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並為後人逐漸改進。近年來,在一些盜墓題材小說、影視劇的薰陶下引來無數人的追捧,洛陽鏟「刺破陰陽兩界」的神秘身份,更是被封為「盜墓神器」。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