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神器:洛陽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盜墓筆記》小說和電視劇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洛陽鏟。

盜墓雖然需要洛陽鏟,但洛陽鏟卻並必然是盜墓的工具。

說到洛陽鏟的淵源,幾乎所有人都會提到明代王士性所著的《廣志繹》。

該書記載,關中地區自古就是盜墓的高發地區,在當時的盜墓工具中,出現了「鐵錐」的東西:

「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轆轤汲綆有長十丈者。

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

周、秦、漢王侯將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長里余者,明器多用金、銀、銅、鐵,今三吳所尚古董皆出於洛陽。

然大冢禁於有司,不得發,發者其差小者耳。

應該說,這種鐵錐和後來的洛陽鏟還是有所區別的。

因為這個東西只有刺土,卻沒有提土、看土。

另外,通過聞氣味尋找古物,想必此人的鼻子也非常人所有。

但這種東西的大量使用,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1904年,中國開修隴海鐵路,鐵路要穿過洛陽至開封段,由於修路活動,導致古墓集中的邙山南麓一段遭到很大的破壞,大批古墓、古玩被盜墓者挖掘,外籍鐵路職員也競相收購,偷偷將其運出境外,古物交易的巨大利潤極大地刺激了盜墓活動。

此後,民國時期的盜墓之風越演越盛。

由於軍閥混亂,日寇入侵,這些盜墓者依靠槍枝,從夜間盜掘變為白晝公開挖掘。

1927年,駐守洛陽的大軍閥韓復榘甚至還成立古玩特稅局,使古董經營合法化。

據老人回憶,盜墓猖獗:「尤以正北和東北部馬坡、北窯、塔灣、金村及邙山一帶為最。

地痞流氓無業游民群起,從事盜掘古墓,不下萬人之多。

僅馬坡一村即有二三百人。

1917年,無錫人許同莘遊歷嵩洛,寫了一篇《嵩洛遊記》,其中這樣寫道:

「洛陽冢墓最多……近歲居民發掘,獲利不貲,有以此為業者,其法於雨後視水滲入處掘之,往往有得。

若發一大冢,則明器偶人,盈千累百,不獨銘幽佳刻,可得善價而已。

古董商設肆城中,百方搜掘,使古人於千數百年以後,無端受暴骨析骸之慘,背天害理,莫此為甚。

隨著盜墓活動的發達,盜墓工具也得到了充分改進。

洛陽鏟基本可以分為幾個部件:剷頭、配重杆、加長杆、吊環、安全繩以及攜帶包六大主要組成部分。

洛陽鏟由各種不同材料所製成的,最主要的金屬是銅,其次還有精鐵、鉛等,比例為7:2:1,最終還要塗抹明礬,以便更加堅固。

還需要說的是,洛陽鏟之核心是由穿山甲的前爪的指甲做成的。

1928年,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長、考古學家衛聚賢赴洛陽考察。

他在《中國考古學史》中寫道:「用鐵鏟曲為多半圓洞形,置長木柄,在地上隔五尺鑿一洞,因持鏟鑿地,土攢入鏟中,用手將土取出,看土為活土死土。

所謂死土,即天然的地層,活土是地層混亂,地層混亂由於曾掘地埋人,將土翻過所致。

遇見活土,鑿能容身的大洞而下,十九必得古物。

1936 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袁同禮前往洛陽查勘盜墓情況,說:「洛陽為吾國舊都,古蹟甚富……私行盜掘者,幾成一種職業,並發明一種鐵錐,專作采試地層之用。

沿城北邙山一帶,盜掘痕跡,不計其數。

……其參加工作者,共二十餘人各執鐵錐,分區探試,偶有所獲,則歡呼若狂。

在洛陽鏟的帶動下,僅洛陽一地就有數萬古墓慘遭破壞,數十萬件文物流失海外。

當然,工具永遠都只是工具,洛陽鏟既可以是破壞文物的工具,也可以是保護文物的工具。

新中國成立後,在郭文軒、蔣若是、黃士斌等先生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推動下,直接運用在田野工作中,成了田野考古的利器。

1952 年,著名的燒溝漢墓是最早應用考古鑽探的項目。

隨後不久,洛陽東周王城、漢河南縣城、隋唐東都城、漢魏洛陽故城、中州路等遺址也都在考古工作中使用洛陽鏟進行鑽探。

1954 年、1955 年,洛陽基本建設工地上曾經出現過2500 人的鑽探大軍,勘探總面積達400 萬平方米。

考古鑽探從此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考古手段。

2007年,盜墓小說《鬼吹燈》中就對盜墓工具做了詳細說明,主要包括「洛陽鏟」(盜墓者李鴨子以發明的「洛陽鏟」聞名業內)、探杆和繩索等。

洛陽鏟的廣泛應用,估計還會持續很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陽鏟下的驚天寶藏

一把洛陽鏟,刺破陰陽界,它在文物考古和基本建設眾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古都百姓津津樂道.進來,有關探討洛陽鏟發明人的文章時常見諸報端,引起不少人的興趣.究竟是誰發明了洛陽鏟呢?近日,文物專家經過研究...

考古神器洛陽鏟

提起洛陽鏟,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一種考古學工具,與其它鏟子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半圓筒形的而不是扁的,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杆。連鏟帶杆,一般長度在2.8米至3.1米之間。木桿頂端穿以繩...

考古vs盜墓,洛陽古墓的幸與殤

唐代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時,用一首《北邙行》,道出了眼前的景象: 「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邙山環繞於洛陽市的東北部,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

聞名中外的河南「洛陽鏟」的由來

洛陽鏟,是中國河南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並為後人逐漸改進。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最早廣泛用於盜墓,後成為考古學工具。1970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時,曾贈送...

關於洛陽鏟的那些事兒

河南洛陽邙山上冢壘嵯峨,幾無臥牛之地,地下隨葬品埋藏極為豐富。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購於黑市」。由於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洛陽的凹形探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