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崔氏墓驚現我國最早通屏水墨山水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6年至2017年,河北省文研所、平山縣文保所等在王母村西對一座古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和勘探。
據了解,根據墓誌記載及勘探結果,平山崔氏墓所在地是一處家族墓群,墓內驚現我國最早通屏水墨山水畫。
專家認為這幅通屏水墨山水畫則對探究水墨山水畫的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位於平山縣平山鎮的王母村一直流傳著王母傳說,村裡人說王母娘娘就是村裡的桑氏之女。
2016年至2017年,河北省文研所、平山縣文保所等在王母村西對一座古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和勘探。
「從墓葬結構看這是個很常見的唐代晚期單室磚墓,但與同期墓葬比較有三點比較特殊——不一樣的槨室;不一樣的水墨山水畫;不一樣的墓誌。
」項目負責人、河北省文研所副研究員韓金秋博士如是說。
平山崔氏墓(郝建文 攝)
該墓葬是坐北朝南的圓形豎穴土坑磚室墓,由墓道、門樓、甬道和墓室組成。
考古工作者在封門磚和墓門之間發現墓誌盒,由墓誌蓋與墓誌身組成,墓誌有紀年,其上537個文字顯示,墓主人是南宮縣令霍方瑾的母親崔氏,這位崔氏出身不凡,她的家族出過大官,但她本人並無功名封號,71歲去世。
就是這麼一位普通老婦人的墓葬卻有諸多不同尋常的地方:譬如墓門和墓室內有生動的仿木構建築。
墓葬的門樓頂為磚制的瓦壟和屋脊,下有倚柱,上為普拍枋,栱眼繪製牡丹。
墓內有柱、枋和斗拱,柱中間繪製蓮花。
斗拱頂部承托山花蕉葉,間以火焰寶珠;有造型別致的房形槨室。
下部為高大的須彌座,有四組壼門。
上部為磚石結構的房形建築,頂部有斜拱,為唐代遺存首見;再譬如精美的壁畫。
墓室內牆壁上有四組侍奉圖,甬道內有花鳥器物圖,墓內頂有星像圖。
房形槨室內壁有三幅畫作,東壁、西壁為花草,北壁為一幅通屏水墨山水畫。
韓金秋說,從美術史的角度看,崔氏墓的通屏水墨山水畫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一幅。
「畫面上一水夾兩岸為當時的經典構圖,一枯樹一榮樹開創了宋代山水畫的先河。
雖然為民間畫工繪製,但其繪畫手法、意境等均是當時繪畫發展的客觀反映,對探究水墨山水畫的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平山崔氏墓葬出土的白瓷碗(燕趙晚報)
這些都超出了當時一般平民墓葬的規制,對此韓金秋分析說,當時是亂世,「墓葬內部裝飾顯然僭越了等級,這是唐末中央控制式微,社會秩序混亂,禮崩樂壞使然。
崔氏的兒子身為知縣,有一定經濟實力。
」他透露,根據墓誌記載及勘探結果,崔氏墓所在地是一處家族墓群。
因此韓金秋將該墓葬的意義總結為「獨特、最早、唯一和標尺」,「獨特性體現在有房形槨室,以前從未發現過類似的,與北朝到隋唐的石質房形槨室有顯著差別;最早的有通屏水墨山水畫、斜拱、備茶圖等,因為還沒發現同時期其他的例子,這三個『最早』也具有唯一性;第四標尺作用,出土帶有紀年墓誌,時代確定,為晚唐五代墓葬的準確斷代樹立了可靠的標尺。
」
河北平山唐崔氏墓(中國文物信息網2017年發布)
發掘單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平山縣文物保管所
2016年4月30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王母村一座古墓被盜。
受河北省省文物局委託,5月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平山縣文物保管所組成王母村考古隊,對該墓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
墓葬所處區域地下水位較高,僅距地表約1.5米,墓室常年浸泡於水中。
發掘前需將墓室內的水抽干,但墓底仍有十多處湧泉,不到3個小時墓室又會被填滿,只能一邊抽水一邊工作。
水浸是此次發掘的最大難點,也是墓葬及壁畫保護的需要克服的難題。
11月初,完成被盜墓葬的發掘工作。
墓葬形制及出土遺物
墓葬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王母村西約300米的農田中,屬平原地貌,地表平坦,北鄰滹沱河。
為單墓道圓形磚室墓,開口距地表0.5米,方向184°,由墓道、門樓、甬道、墓室、房形槨組成,南北通長11.6米。
墓道平面為北寬南窄的梯形,剖面為階梯狀,共14級,坡度50°。
墓道北接門樓,為磚砌的仿木構形制,通高3.98米,寬2.6米。
正面辟券門,門上有仿木構門簪、斗栱、屋檐,並有彩繪花卉圖案。
甬道為拱券形,長1.88,寬1.4,高2.26米,中部有一道木板門,現僅存門框痕跡,兩側門砧石尚存。
門內東西壁下部各有一個壁龕,內未發現遺物。
甬道北部東西壁上部各彩繪一朵折枝牡丹,東壁北部墨繪一燈檠。
甬道中間有墓誌一盒。
墓室為圓形、穹窿頂,外徑5.4,高4.48米。
內徑4.4米,內高4米。
東、西壁牆各磚砌兩根倚柱,有紅色彩繪,中部有蓮花圖案。
闌額上各磚砌柱頭鋪作1朵,補間鋪作1朵,均為一斗三升,有紅色彩繪。
東西撩檐枋上各有5個繪芭蕉葉、寶珠、牡丹花圖案的磚構件裝飾。
墓室內頂繪白色星辰,正中有垂下的鐵鉤,原應懸掛銅鏡。
墓內東西壁有兩組壁畫,分別為侍女備茶圖、備酒圖,以倚柱隔開。
甬道內口兩側闌額上各繪一隻八哥。
墓室內仿木構建築上的彩繪及壁畫受水浸影響,脫落嚴重。
墓室北部為房形槨。
下為須彌座式棺床,正面有4個壼門,內各繪製一隻飛奔的走獸。
棺床上其他區域繪製有幾何形紋飾。
棺床上築房形槨,槨正面有門,由三塊黑色條石搭建而成,東西門框頂部內側各鑿出一個固定木門的凹窩,棺床南部出土1件鐵質門鎖。
門上為磚砌屋檐,有兩層裝飾,下層為5組鋪作,上層為7個磚砌方格,均有紅色及白色彩繪。
栱眼壁及方格內各繪1朵牡丹花。
槨外東西側各繪一頭戴襥頭的男性圖像,東側較完整,西側的脫落嚴重。
槨室內東西壁各為一幅立式構圖的植物圖案,似花卉類植物,已退變為淺黃色。
北壁為一幅橫式構圖的獨屏水墨山水畫,所繪為秋季圖景,兩側為山體,山石斜出,中間有河流,天空上大雁南飛,右下側有一枯一榮兩株松樹。
該畫整體保存情況較好。
槨室內葬人骨一具,頭朝西,保存較差。
未發現其他葬具。
出土遺物有鐵剪刀、鐵鎖、銅錢、白瓷碗、瓷碾等器物和墓誌一盒。
郝建文 攝
墓葬的價值
王母唐崔氏墓具有重要的考古、歷史、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獨特的房形槨室、獨屏水墨山水畫、內容豐富的墓誌等。
房形槨室下部的須彌座高94厘米,上部為磚石搭建模擬地上建築。
北朝以來墓室中出現類似圍榻一類的棺床,唐代出現了房屋形的石質槨室,在一定程度上看,王母唐崔氏墓延續了南北朝以來的房形槨室意向。
其他地區的棺床或者槨室都沒有如此高大的須彌座,也沒有磚砌的仿木構房屋。
頂部的斜拱和斗拱上的檐部構件前所未見。
可以說,這種形制槨室在國內首次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須彌座是佛教的因素,加之墓室頂部的火焰珠等,推測墓主持有佛教信仰。
槨室結構,類似「閨閣」或者「架子床」,牆壁均繪製有壁畫,可能是墓主生前居所的模仿。
槨室正對墓門,與關中地區唐墓棺床置於墓室旁側不同,對研究唐代晚期人們的生活起居的演變及不同地區晚唐墓葬形制的差異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獨屏山水畫紀年明確,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一幅獨屏水墨山水畫。
雖然比陝西韓休墓的山水畫年代晚,但面積更大,內容也不盡相同。
該畫在用線和皴法較為成熟,開宋代文人畫的先河。
在繪畫技法、內容、觀念上,與五代王處直墓山水畫更為接近,與以往發現的初唐、盛唐山水畫也有關聯,如斜出的山體也見於日本奈良所藏的唐代琵琶上。
填補了唐、五代、北宋時期山水畫發展序列的缺環,樹立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標尺。
也是探討中國早期山水畫珍貴的實物例證,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於古代山水畫發展的認識,對於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墓葬中其他壁畫題材豐富,如燈擎、仿木構建築等,可視為五代、遼、宋墓葬壁畫的源頭,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長篇墓誌紀年明確,內容豐富。
墓誌蓋篆書「太原郡崔氏夫人墓銘」,四剎線刻四神,四立面各線刻3名持笏文官。
志銘為楷書線刻。
墓主為唐鎮州平山縣太原郡望仙鄉霍公故夫人,出身於博陵崔氏。
長子為南宮縣知縣兼兵馬防禦史。
墓誌主要歌頌了墓主的高尚情操、喪葬情況及其子嗣姓名等。
行文格式、內容與其他唐代平民墓誌相近,但墓蓋紋飾似有僭越之嫌。
墓誌載墓葬建於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為判定墓葬的年代提供了依據,也樹立了晚唐墓葬的標尺。
同時也為研究博陵崔氏的遷徙和晚唐官制、葬儀的變化提供了資料。
墓葬的保護
墓葬本體的保護墓葬頂部建有保護大棚。
在墓道上建有鐵制梯子,防止頻繁上下對墓室造成損壞。
入冬後,對墓葬進行遮蔽保溫,防止墓室內積水結冰。
墓葬24小時有人值守,並對墓室內環境進行監測。
信息提取與河北省博物院合作,完成了墓葬壁畫的臨摹和墓葬平剖面圖及出土遺物的繪製(圖版十八);與河北省師範大學合作,完成了墓葬的3D掃描。
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墓葬壁畫的紅外線、紫外線攝影及科技保護調查。
專家考察及論證邀請了陝西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專家邢福來、王嘯嘯、劉呆運、楊文宗等,對墓葬價值、墓葬的保護等問題,召開了專家論證會或提出了專家意見;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復旦大學和河北師範大學美術考古專家鄭岩、李星明、賀西林、白聯晟等,對壁畫的價值及保護等問題,召開了專家論證會或提出了專家意見。
墓地的勘探已經完成墓地的調查。
正在組織對王母墓地進行勘探,已勘探墓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已完成約四分之三。
發現可能為唐代的圓形磚室墓約80座,間距20米左右,符合唐代家族墓地墓葬間距的通例,也可與墓誌中「累代祖圍」的內容呼應。
下一步的工作
維持墓葬內壁畫的飽水狀態,減少頻繁抽水造成墓室內環境的改變對壁畫造成破壞。
在整體提取前,由壁畫保護經驗豐富的機構進行壁畫的加固工作,前提是逐步、有梯度的降低濕度。
做好墓葬越冬的準備,做好墓葬保溫措施,避免因凍融引起壁畫脫落。
在被盜墓葬保護工作結束之前,不宜再進行該墓地其他墓葬的發掘。
根據專家意見,對壁畫墓進行提取,至少對包括山水畫在內的房形槨室等主體部分進行提取。
應制定科學、詳細、可行的工作方案,委託墓葬提取經驗豐富的專門機構進行。
充分考慮墓葬運輸的道路、安全、存放以及後續壁畫的日常管理、保護等相關問題。
同時,可將墓葬的保存和展示周邊的文物點相結合,為以後的的合理利用打好基礎。
繼續對王母墓地進行全面勘探。
在鑽探時,注意周圍有無界線、建築、壕溝、牆體、祭祀遺址等與王母唐崔氏墓相關的遺蹟。
充分了解墓葬的分布規律,為深入研究王母唐崔氏墓提供資料。
少陵原發現唐代 最早獨屏山水畫
光明網11-18 04:26顯示圖片千年墓室壁畫精美清晰墓主韓休是唐玄宗丞相本組稿件記者文艷/文記者李明/圖唐玄宗時他高居丞相之職,他的兒子也官居丞相,繪畫作品《五牛圖》名聞天下。他,就是唐代名...
西安唐宰相韓休墓現罕見壁畫 首次出現獨屏山水
5年前,陝西警方抓捕了一個盜墓團伙,在繳獲的移動硬碟里,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精美的壁畫圖案。考古人員一眼看出,這些壁畫文物價值超乎尋常,但盜墓賊拒不交代該墓葬的準確位置。1年前,盜墓賊終於交代墓葬...
上官婉兒之墓首被發現 棺槨不翼而飛
上官婉兒,被今人稱為集美貌與智慧於一體的「巾幗宰相」。近日,上官婉兒墓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附近工地被發現後,引起社會廣泛關註:這位命運曲折、生前顯赫而又不得善終的唐朝著名才女,死後又經歷了哪些風雨...
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古墓 珍稀壁畫精美絕倫
更多古董藝術品收藏最新資訊微信與您共探討:15815889884古墓內部呈圓形,直徑近4米,高約4米,頂部為穹窿頂,並固定有一座石制蓮花形墓蓋,墓蓋下方垂有一個鐵環,墓蓋東側能看見一個盜洞。
山西侯馬發現金代家族墓地
新華社太原6月9日電(記者 王學濤、張驍)山西省考古工作者在侯馬發現了金代家族墓地,14座墓葬中既有土洞墓,也有仿木構磚室墓,其中一座磚室墓滿室彩繪,保存完好。2016年8月,侯馬市文體委進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