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順序必知、切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數萬年前就有了一定的喪葬形式。

由於人們對神靈的崇拜,對死人的崇拜,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發展到對死人的尊敬,沿著這條線發展到「厚葬先人」的傳統習俗。

今天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凈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凈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擰乾三遭,稱「三把」。

一把抹頭臉,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腳腿。

凈身亦稱「洗喪」。

換衣:給亡者換上乾淨衣褲鞋襪。

若是青壯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應戴黑紗;老年人的褲帶用白棉線合股系扎,合股線的支數以其年齡而定,老年人換衣稱「穿壽衣」。

開弔;將亡者抬上靈床,置於靈堂的白布帳幔之後。

供桌上置燭台香盆和死者遺像。

直系親屬的女眷一邊哭一邊訴說死者生平,內容多為敘述死者一生中所經魔磨難,聲調哀婉動人,淒切悲慟,稱「哭靈」。

親友前來祭奠,進門前先放一掛爆竹,喪家亦燃放爆竹以示應答。

弔客上香,通常以三炷為限,或鞠躬致禮,或跪拜叩頭,皆由死者親屬中的男性直系晚輩在靈堂左側跪拜答謝,稱「孝子謝」。

停靈時間以單數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

開弔期間,有的延請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間還聘邀專門的民間藝人來唱「喪鼓」,其鼓詞多為民間神話故事。

弔客所送「祭儀」多為布料,須寫好挽簽懸掛於靈堂兩側,稱為「掛祭帳」。

出殯: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稱為「起靈」,起靈時,孝子需將焚化紙錢的瓦罐擲碎在靈堂供桌之前,稱為「甩盆」。

抬靈床多為八名精壯漢子,死者親屬須排除在外。

出殯亦稱:「送葬」,有的請道士執桃木劍在前「開路」,孝子則披麻戴孝躬行於靈床(或靈柩)前引導,眾至親好友一路將其送至墓地。

送葬隊列行進途中,有親友在道旁設香案「路祭」的,孝子須下跪答禮。

設靈與圓墳:亡者落葬後,家中應設靈位於廳堂左側,稱「設靈」;三日後親人去墳前祭掃,稱為「圓墳」。

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親人在每一個第七日應在靈位前點燭燃香,舉行祭奠儀式,到第五個「七日」為止,稱為「做五七」。

三年孝滿,遂將靈位焚化,謂之「除靈」。

管每一地區都有許多獨特的習俗,但在種種迥異的形式外殼下,卻蘊含著共同的內涵,即通過喪葬禮儀的舉行,寄託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表達希望死者的靈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誠心意。

儘管生者對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 ,但在民間觀念中 ,死與生一樣,是一種應時必至的現象,它對於死者來說,未必不是一種頗為有益的解脫。

所以民間一貫把婚事和喪禮並稱為「紅白喜事」。

家宅要請五帝錢進家門,可幫你鎮宅旺財,趨吉避凶

五帝錢,主要是指離我們最近的清王朝連續在位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鑄造的圓形方孔銅錢。

這期間,大清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都達到了本朝的頂峰,流通於此間的錢幣,便攜帶了這段時期的興盛之氣。

因此,五帝錢受惠於此,也就兼具擋煞、避邪、旺財、祈福等風水學功效和意義。

銅錢從古至今都作為財富,幸運的象徵。

銅幣的圓形代表著天,內部的四邊形代表著地,錢幣上刻的帝號表征著人,一件物品中就積聚了天地人三才,是力量很深的風水物。

尤其是國力強大時的銅幣,最吸引財神,在家居風水中最重要的功用之一就是旺財。

五帝錢的妙用非常多:五帝錢掛門上,門是流動的,氣口;挂車上,車動起來,是一個流動的氣口;帶身上,走起來,跑起來,人是一個氣口;放收銀台保險柜中,財物流動起來,是一個氣口;五帝錢在於氣口上,就可以擋住不正之氣,散發出正氣,改善整個氣場。

點擊下方藍字「開光五帝錢 汽車 家居 鎮宅旺財風水掛件」獲取吉祥物

開光五帝錢 汽車 家居 鎮宅旺財風水掛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靖遠最全的喪葬禮俗記錄

自古至今,喪葬的禮規習俗衍生繁雜,沿襲不衰。有關靖遠民間的喪葬禮俗,其大致情形簡要記述如下:一是喪之禮俗,分為臨終、守鋪、居喪、戴孝、接三、家祭等幾個程式。臨終 依據古制,死者男稱正寢,女稱內寢...

孔聖人的故鄉-山東濟寧地區的傳統喪葬禮儀

濟寧境內傳統喪葬禮儀繁雜,主要有停靈、弔孝、入殮前的初步料理、入殮、出殯、祭奠、持服等過程及活動,其中不乏封建迷信色彩。按此治喪主要適用於老人的亡故。有些貧苦之家雖也遵循,但其中有些程序從簡。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