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難道只有元青花嗎?為什麼元青花可以賣到2.3億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花瓷 (瓷器品種)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

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

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

人們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

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

近些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

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

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

胎釉之間施化妝土。

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

宋青花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

到目前為止,人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

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

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

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

胎質有

的較粗,有的較細。

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

青花發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

發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

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

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

元青花

故宮博物院藏元青花瓷

故宮博物院藏元青花瓷(8張)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

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

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

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鏽斑痕。

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

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墓器等類,尤以竹節高足杯、帶座器、鎮墓器最具時代特色。

除玉壺春底足盪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

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

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

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

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

蓮瓣紋形狀似「大括號」,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雲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雲;蕉葉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

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洒脫,畫面寫意性強。

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元青花珍貴的地方就是它用了不一樣的原料

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即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

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

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

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深藍色或繪畫用的深藍色粉末顏料。

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鏽斑痕」,俗稱「錫光」。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該器物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此罐使用進口鈷料繪出的青花紋飾共分四層,第一層頸部:飾水波紋;第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第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第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

主題畫面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

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

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

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艷,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

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的:「元代瓷器『精者頗精』

題材的奇特之處更重要地體現出畫面故事中的主角---鬼谷子身上。

鬼谷子在歷史上說法不一,始終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確有鬼谷子其人。

鬼谷子是戰國中期衛國人,生卒年月不詳。

他早年周遊列國,長於辭令,善於出謀劃策,欲求聞達於諸侯,但因時運不濟,仕途不顯。

後為成就縱橫一家之言,獨立門派,他隱居朝歌鬼谷,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因材施教。

其隱居之處名曰「鬼谷」,因自號鬼谷子,人亦稱鬼谷先生。

當然這「鬼」非指鬼邪奸詐,而是指奇絕幽秘,智慧超人。

鬼谷子學識淵博,具有政治、軍事、外交、天文、地理、數術等多種才能,既是一位隱士,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謀略家和教育家。

他在實用主義總原則下對當時百家爭鳴的各種學說流派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展我所長。

相傳鬼谷子有弟子500餘人,其中不乏功成名就、出將入相者。

戰國時期傑出的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及著名軍事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等皆是其門下高徒。

鬼谷子系統總結了戰國時代遊說之士從事縱橫外交、出謀劃策的理論、策略和方法,集縱橫術(即外交遊說學說)之大成,編著寫成《鬼谷子》一書,成為縱橫家經典著作。

經由蘇秦、張儀等用之實踐,建功立業,終使鬼谷子縱橫學說名顯當世。

鬼谷子因此被尊稱為縱橫家鼻祖。

同時,鬼谷子的另兩名高徒孫臏、龐涓則深得兵學玄要,學成出山後成為一代名將,尤其是孫臏繼承祖傳《孫子兵法》寫就《孫臏兵法》,在中國軍事學上占有重要地位。

鬼谷子因此又被尊稱為兵家之祖。

秦漢之後,歷代封建統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視作「帝王之說」的鬼谷子縱橫學說備遭貶抑,乃至禁絕。

但鬼谷子學說以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千百年來流傳不絕,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地受到了被極褒和被極貶同時並存的非常待遇。

褒之者稱其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智謀寶典」,貶之者罵其為「險猾之術」、「妄言亂世」、「蛇鼠之智」。

鬼谷子生時為隱士,死後遭貶抑,後來逐漸被神化成仙。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而在民間傳說中他更成了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得道真仙了。

看相的、算命的也都拉鬼谷子為祖師。

鬼谷子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位由真實人物轉化為宗教人物和神話傳說人物的典型代表。

作為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鬼谷子學說很早就名傳海外,深受推崇。

德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曾說道:「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對歷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對當時外交技巧(合縱連橫的藝術)的掌握,必然使他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凈素雅。

青花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一種,也是中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代。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景德鎮青花瓷在原料,工藝,設計等等領域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從元代青花瓷一直流傳到2012年,景德鎮青花瓷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青花瓷工藝編輯

青花瓷在各時代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現代的青花瓷既傳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藝,又有創新。

從功能上分,現代青花瓷大致可分為三種:日用瓷、仿古瓷、藝術瓷。

在裝飾形式上,青花還經常與釉里紅、顏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瓏等形式結合起來,相互襯托而形成青花鬥彩(瓷器上的藍色部分先直接在胎上施青花釉並留白,上釉燒成後再用釉上彩料彩繪其留白部分,最後再次入爐烘燒)、青花釉里紅(以氧化銅在瓷胎上繪製圖紋後施以透明釉,並在高溫還原焰中燒成,紋飾在釉下呈現紅色)等種類。

景德鎮陶瓷的工藝有72道工序,而青花瓷的工藝跟景德鎮普通陶瓷的工藝大體相當,青花瓷尤為珍貴源於其繪畫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質,青花瓷的成功率,源於很多細節,青花的發色,窯溫,釉面厚度,釉料的選擇等等,眾多的因素造成了青花瓷的成功率很低,彌足珍貴。

總覽中國瓷器的發展史,元青花無疑是其中的一個亮點。

元代除了一些品格清淡的小件瓷外,那些多數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館的至正期元青花大器卻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逕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人們把青花瓷比作瓷器舞台的青衣,素雅高潔、藍色純凈。

藍色的花紋與潔白的胎體交相映襯,宛若一幅傳統的水墨畫。

元青花起源於何時?唐、宋,還是元?我國瓷學一代宗師陳萬里先生曾將其列為「中國瓷器史上十五大難題之一」。

唯一可以定論的是,青花自元朝至雍正年間臻於成熟。

元青花的出現成為我國制瓷工藝劃時代的事件,不僅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中國陶瓷學會副會長、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知宴老先生認為:「元青花最突出的特點是氣勢宏大、飽滿雄健,從器物造型到裝飾都有一種陽剛之美,其獨特的品類、造型、紋飾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徵,體現了元瓷工藝從原料、製作、繪畫到燒成的完美程度。

元代瓷器市場以大件青花瓷器最為名貴,有越大越精之趨向,在市場上,元代青花瓷器的價格多以造型,紋飾的發色以及畫工品相等作為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

「元青花大器有一種震撼力,景德鎮陶瓷館的專家第一次看到它時都被迫得往後退。

」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歐陽世彬回憶道。

從纏枝牡丹、龍鳳麒麟,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謂無所不畫。

李知宴先生認為,與後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繪畫筆法最令人震撼。

它揮灑自如,有時鋒芒太露、不究細節,一筆點化往往越出邊線。

尤其是人物,運筆急速,但求神似。

但其沉著痛快、爽利勁健卻為後世青花遠遠不及。

元青花另一奇為「紋飾繁密」,卻繁而有序、層次清晰。

「元代的畫工在這類青花瓷上真是費盡心思。

假如把一件元青花大盤上遍布的裝飾花紋拿下來,重新組裝後再貼上去,肯定做不到那麼恰到好處」,李知宴先生說。

元青花的器型有多美?李知宴先生舉玉壺春瓶為例:「那個瓶膽就像一滴搖搖欲墜的水滴,肩收得非常大氣,仿佛鐵線遊絲順勢彎下,彈性、自然的線條,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

你再看道光以後的玉壺春瓶,肩脖臃腫,毫無高雅端莊的氣質。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青花得到了更多人的承認。

元代被認為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

我國雖早在唐代就已經燒制青花瓷,但成熟的青花瓷器誕生在元代。

元代中晚期景德鎮開始大量生產青花瓷器,而且質量很高。

青花瓷器從此成為景德鎮窯乃至整個中國瓷器生產中的最主要產品,被人們譽之為「國瓷」。

同時,元朝還在景德鎮設立了全國唯一一所管理陶瓷機構——浮梁瓷局。

但由於所存資料和器物有限,因此,我們對於元青花的研究和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

人們常說的元青花主要是指元代晚期(1341——1368)的至正青花,至正青花是元青花的傑出代表,但並不能涵蓋整個元代青花瓷器。

元青花的存世量少,主要與多年來的征戰,以及明初統治者野蠻焚毀元代器物有關。

元代前前後後還不到一百年,作為一個王朝,它雖然短暫,但元青花卻是我國瓷器中璀璨奪目的一顆珍珠。

有趣的是,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如明、清直至民國,仿元青花瓷器幾乎沒有,因為元青花瓷器當時資料和器物都很缺乏,況且看到的元青花瓷器上也很少書寫紀年款識。

因此,在元末明初青花瓷器的斷代界限上,也每每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到了明朝永樂、宣德時期,又是中國青花瓷器的高峰之一,後人中愛好者和牟利者都很關註明朝永樂、宣德的青花瓷器,卻忽略了元青花才是真正一座尚未開發的寶藏。

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仿元青花瓷器才出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花瓷」原來價值這麼高

《春去秋又來》訊: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

青花瓷鑑賞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幹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材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

青花瓷歷史!

青花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代。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

青花瓷的年代

青花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代。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

瓷器中的精品,品味的象徵,青花瓷

青花瓷;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

現代青花瓷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