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歲小女孩死後,數千妃子為其守墓,陪葬規格更是史無前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

李靜訓墓位於今西安市玉祥門外西大街南約50米處。

該墓墓室為長方形豎井坑,就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平面為長方形的土坑作為墓室,墓室深度可達2.9米。

在墓室的南邊有一斜坡型墓道,長6.85米。

盛放墓主人的石棺就在此墓室中。

石棺之上便是墓葬的填土,夯土的夯層緻密。

清理夯土後,除棺前的墓志銘外,墓室正中放置著一個造型逼真的殿堂式的石棺。

輕輕打開棺板,眼前出現一塊早已殘朽的絲麻織品。

這件絲麻織品應當是蓋在墓主人身上的被子。

輕輕揭去絲麻織品,散亂的人骨和隨葬品便出現了。

數量繁多的陶俑,鑲嵌玉石的項鍊,結構精巧的手鐲,形式多樣的日用器具,潔白晶瑩的刑窯瓷器,來自波斯的金銀器皿……琳琅滿目,宛如微縮的人間繁華。

墓中葬具是一具石棺和一具石槨,兩件石質葬具皆為青石製成。

揭開石槨,一具雕刻精美,堪稱石雕藝術品的仿殿堂石棺躍入眼帘。

就是這樣一座看起來僅能容身的石棺,竟被技藝高超的石匠雕刻成了殿堂的模樣。

這座石質的小殿堂為「面闊三間」的九脊形式,棺底基石恰恰就是殿堂的基座。

仿殿堂石棺正面間隔3間殿堂的是4根方形門柱。

石棺的西壁是這三間面闊殿堂的正面,中心一間被雕成門的形象,門板,門框,門額,門檻一應俱全。

在這精緻的石門上甚至還有排列整齊的門釘,五橫五縱分布。

兩扇門板中間部雕刻出了門環。

門的兩側相對陰刻了兩名身材清瘦,姿態萬方的侍女,右邊侍女手中捧一件長條形的物品;左邊侍女略將臉偏向門側,一手扶著下垂的裙帶。

石棺正面的兩間面闊上同樣採用陰刻方式雕刻出有九根直欞的窗戶。

石棺的棺蓋被雕刻成殿堂的屋頂,整個屋頂被精巧地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瓦片,板瓦,筒瓦,甚至檐頭的瓦當上也陰刻出當時最流行的蓮花紋。

根據墓誌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

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年輕時隨周武帝平齊,以後又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

官至上柱國,開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戰爭中,以身殉國,終年才48歲。

追贈豫、(息阝)、申、永、澮、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

隋文帝楊堅念李崇為國捐軀的赫赫戰功,對李敏也倍加恩寵,自幼養於宮中,李敏多才多藝,《隋書》中說他「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

開皇初,周宣帝宇文贇、皇后楊麗華(即隋文帝楊堅的長女)的獨女宇文娥英親自選婿,數百人中就選中了李敏,並封為上柱國,後官至光祿大夫。

據墓誌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

然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澤蘭之天」。

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於宮中,年方九歲。

皇太后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據說,楊堅稱帝後曾下令,不管誰下葬,都要離京城七里開外,就是一國之君都要如此,更別說葬在皇宮旁邊了,而李靜訓卻成了唯一的個例。

除此之外,給李靜訓守墓的人還有數千妃子(前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出土過哪些隋代玉器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根據墓誌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

考古隊意外發現隋朝棺槨,嚇退眾人!

20世紀60年代,施工隊在今天西安市玉祥門外西大街,意外的發現一處古代的神秘墓葬,出於保護文物的意識,施工隊沒敢再往下挖,叫來了考古隊,保護了現場。考古隊經過簡單的對棺槨上的雜亂旱土清理,棺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