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貴!這些文物禁止出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
圖為虢季子白盤(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蓮鶴銅方壺(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屬春秋中期。
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
淅川出土銅禁(現藏河南博物院)屬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齊王墓青銅方鏡(現藏淄博市博物館)屬西漢時期,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鄉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千克。
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大盂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屬西周康王時期,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
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
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實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其居首位。
后母戊銅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屬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亦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陶鷹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屬新石器時代,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
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
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閻村。
陶質彩繪,器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
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徵,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利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屬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是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為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
嵌綠松石象牙杯(現藏中科院考古所)屬商代,1976年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因料造型,頗具匠心。
大克鼎(現藏上海博物館)屬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法門鎮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千克。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
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
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
你一定要看看這些永遠禁止出國的文物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為什麼這些文物連展覽都不能做?只能看看圖瞻仰一下了
有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今天我們來看前十件文物。1.彩繪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