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誰說他們都沒有價值!(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嵌綠松石象牙杯

屬商代,1976年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因料造型,頗具匠心。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 館。

9.晉侯蘇鍾

屬西周厲王時期,1992年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八號墓出土。

該組編鐘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鍾。

鐘上都刻有規整的文 字,共刻銘文355字,最後兩鍾為2行11字。

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刀痕非常明顯,銘文可以連綴起來,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 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

現藏上海博物館。

10.大克鼎

屬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法門鎮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千克。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

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

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 祖父而鑄造。

現藏上海博物館。

11.太保鼎

屬西周初期,傳清道光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

通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兩個立虎,器身上有棱脊與紋飾,腹內有「太保鑄」三字,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現藏天津博物館。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

食器,木質、斂口,呈橢圓瓜棱形,圈足略外撇。

口徑10.6×9.2厘米、高 5.7厘米、底徑7.6×7.2厘米。

外壁均有一層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有光澤。

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屬新石器時代,1986年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出土時,平正地放置在墓主關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制禮器。

高8.8厘米、射徑 17.1—17.6厘米、孔徑4.9厘米。

黃白色,有規則紫紅色瑕斑。

器形呈扁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

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

屬戰國時期,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

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 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

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實用器皿,國內罕見,其製作技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嘆。

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銅禁

屬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 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現藏河南博物院。

16.蓮鶴銅方壺

屬春秋中期。

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 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

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

17.齊王墓青銅方鏡

屬西漢時期,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鄉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千克。

背部有五個環 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現藏淄博市博物館。

18.鑄客大銅鼎

屬戰國時期,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

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 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

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與作者交流加微信:1771703117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到底有多少國寶被國家博物館弄走了?

由於《國家寶藏》節目的持續火爆,小編也寫了一系列文章,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文章有很多有趣的評論,特別有意思的是有網友說要「防火防盜防國博」,因為陝西有不少珍貴的國寶級文物,出土發現後都收藏於中國...

你一定要看看這些永遠禁止出國的文物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