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為何「墓放金光」?難道做了27天皇帝,黃金弄了幾卡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金滿樓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無疑是2015年中國考古界的第一大發現。
儘管還未最終確定墓主身份,但據墓中「昌邑九年造」銘文的漆器情況判斷,墓主人系漢朝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可能性極大。
本次發掘最奪人眼球的是,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金幣、金餅、金板,這是近年來考古所不常見的。
那麼,這位海昏侯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又為何會如此多金呢?
海昏侯為西漢所封爵位,從漢宣帝起共傳4代,延至東漢而止。
第一代海昏侯,即原昌邑王、後為漢廢帝的劉賀。
從字面上看,海昏侯的「昏」字有「昏聵不明」的意思,不過其原意並非如此。
事實上,海昏侯的「海」指的是鄱陽湖,而「昏」指的是太陽落山,即「西邊」的意思。
那麼,歷史上的「海昏侯」究竟昏與不昏?這要從劉賀的曲折人生說起了。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其父劉髆乃漢武帝第五子,其母孝武李皇后,貳師將軍李廣利是其舅舅。
公元前97年,劉髆封王昌邑(今山東巨野縣)。
10年後,劉髆去世,其獨子、年僅5歲的劉賀承嗣王位,為第二任昌邑王。
西漢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六月,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突然駕崩,因其身後並無子嗣,19歲的劉賀在大將軍霍光的操縱下成為皇位繼承人。
據《漢書》上說,當劉賀從使者那裡得知自己要繼承皇位後,他是高興得手舞足蹈,渾然不顧還有另一項任務:赴京主持昭帝喪禮。
進京路上,劉賀又充分展示了其猴急的特徵,他是一路急行軍,把不少侍從的馬都給累死了。
即位後,劉賀的行事依舊荒唐怪異。
據《漢書.霍光、金日磾傳》中記載:劉賀「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
其大意是,劉賀在上位後短短27天之內,其使者絡繹不絕地拿著旄節向各官署徵調索取物資,共1127次(平均每天近40次)。
如此看來,史書上說他「清狂童騃」、「動作無節」也不全是污衊。
劉賀並非當皇帝的料,其主要原因在於霍光的考察工作做得不夠細緻。
對此,霍光也是深感不安,其與眾大臣們合議後,遂奏請上官皇太后下詔,以「行昏亂、危社稷」的罪名將劉賀廢黜。
就這樣,做了27天皇帝的劉賀又被踢回老家昌邑,史稱「漢廢帝」。
當然,以上是《漢書》中的說法。
也有人認為,劉賀在短短27天內不太可能做出如此多的荒唐事。
所謂「廢立」風波,劉賀不過是權臣霍光操縱朝政、玩弄權術的一個政治道具而已。
如清代學者方濬頤即質疑說:「昌邑受璽才二十七日,而連名奏書所陳罪狀累累,信乎?否乎?」
劉賀從昌邑出發前,其老臣王吉再三叮囑他:大將軍霍光一手遮天,大王要養精蓄銳,暫時隱忍。
但到長安後,劉賀將此諫言忘得一乾二淨,他一即位即大肆提拔自己人,並著手調整宮廷禁衛兵馬。
劉賀的舉動讓霍光感到問題嚴重,於是搶先下手,廢其皇位。
事後,劉賀從昌邑帶到京城的舊臣二百餘人悉數被誅。
據云,這批人臨刑前號呼「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或許折射了那場「廢立」風波其實是一場未遂的政變。
劉賀被廢後,霍光迎漢武帝皇曾孫劉病已繼帝位,是為漢宣帝。
相比而言,劉病已就要聰明多了,其韜光養晦,一直等到霍光病死,這才開始親政。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三月,漢宣帝下詔曰:「曾聞舜弟象有罪,舜為帝後封其於有鼻之國。
骨肉之親,明而不絕,現封故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由此,劉賀移居豫章郡,成為第一代海昏侯。
墓放金光:海昏侯竟如此多金
劉賀的故事已經久遠。
對時人來說,更抓人眼球的是其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金器、金幣及眾多的寶貝。
2015年11月21日至23日,考古工作者在對海昏侯墓主槨室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時,發現兩盒金餅共187枚(一盒88枚,另一盒99枚)。
此外,還發現了25枚馬蹄金,其中罕見的麟趾金10枚,大馬蹄金5枚,小馬蹄金10枚。
25日下午,當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內棺之間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來,其中有金餅96枚、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另外還有金板20塊。
加上此前在主槨室出土的金器,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已超過370件。
據正在考古發掘現場的記者描述,當時感到「金光晃眼」, 考古工作人員也十分詫異,稱「這批金器是中國漢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發現」。
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更是用「漢代考古之最」來評價海昏侯墓的金器之多。
據報導,海昏侯墓中的這些金器均被裝在一個中間被隔開的漆盒中,盒子東面裝金餅,西面為馬蹄金、麟趾金等,外部漆盒已被壓塌。
這些金餅,有的正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
大馬蹄金上有子母口,一塊小馬蹄金的底部發現了「中」字,這是此次考古的首次發現(此前只有「上」和「下」)。
值得一提的是,海昏侯墓中發現的金板是此前漢代諸侯王和列侯墓中從未發現過的。
據現場清點的結果:金板共20塊,長約22-23厘米,寬為10厘米,並非統一尺寸;同一塊金板,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樣;由於上方馬蹄金、麟趾金很重,金板上有明顯的壓痕;除一塊金板後有附著物外,其餘金板未發現文字或圖案信息。
據專家介紹,每塊金板大約一公斤左右,「這些金板顯然是墓主的黃金儲備。
從漢武帝開始,王侯一級的高等級貴族都會儲備大量黃金,標誌身份。
」
海昏侯墓葬的豐厚程度遠遠超出了考古人員的預估。
據介紹:此前的漢代考古中,很少發現如此大的「金堆」。
即使是諸侯王的墓葬,也不曾見過。
此前最多的一次,是1973年在河北定州的中山懷王劉修墓,當時出土了大小馬蹄金各2件、麟趾金1件、大金餅2枚、小金餅40枚。
至於河北滿城的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連真正的金餅都沒有發現,只有40枚金餅形狀的泥胚。
唯一的例外是,之前陝西西安曾出土過219枚金餅,但並非墓葬而是屬於臨時性存放的窖藏,目前原因尚且不明。
昔日土豪:海昏侯何以如此多金?
也許有人會問,劉賀被廢除帝位後,其非王非侯,過著被監視的生活,而南遷江西後所封的海昏侯也不過「食邑四千戶」,沒多久還進一步削減食邑至一千戶。
再者,海昏侯並非行政職位,其不能干涉海昏縣事務,只不過四千戶人家為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而已。
按說,劉賀不該如此富裕,那為何墓葬中會有如此豐厚的陪葬品呢?
據研究,劉賀墓葬豐厚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劉賀被廢黜帝位時,仍繼續保留有「故王家財物」。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那件印有「昌邑九年造」的漆器,即為證明。
另外,據《漢書》所載,劉賀被廢回昌邑後,上官皇太后曾「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
」
漢宣帝登基後,曾派山陽太守張敞去察看劉賀的動向,後者在報告中提到劉賀仍「居故宮」,這說明劉賀之前的財產仍得以保留,並未有損失。
其二,劉賀厚葬與當時的風氣有關。
從秦朝起,王侯下葬豪華奢侈,秦始皇墓即為典型例證。
漢朝以後,其厚葬之風較秦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漢武帝生前營建茂陵,其中「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
即使以「節儉」而著稱的漢文帝,其生前稱死後要「薄葬」,但其霸陵遭掘時,仍發現大量的金銀珍寶。
漢朝皇帝如此,其下王侯重臣也是如此。
以長沙馬王堆漢墓為例,該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其中共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等遺物3000餘件,不可不謂之豪侈。
另以河北保定的滿城漢墓為例,其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共出土金器、銀器、玉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餘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此外,漢代墓葬隨葬品的豐厚不僅與當時的「厚葬」之風有關,也與當時的倫理有關,這就是所謂的「事死如事生」原則。
從目前已考古發掘的漢代王侯墓葬看,其墓葬形制的宅第化與陪葬品的生活化均十分明顯,所謂「事死如事生」,即死者生前享受的東西都要帶到墓中去。
其三,據史料記載,漢代是一個重金、多金的時代。
在《史記》、《漢書》等史籍中,皇帝賞賜臣屬黃金的記載比比皆是,其中少則數十斤,多則數百斤。
最厲害的,如漢武帝賜衛青、霍去病至數萬斤乃至「二十餘萬斤」,這些都足以反映當時的賞金之風。
再如王莽代漢立新朝後,其不僅繼承六代西漢帝王的積蓄,而且還下令「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實行「黃金國有」政策。
王莽被殺後,國庫中的黃金曾大量散失民間,長安及三輔地區甚至出現「黃金一斤,易豆五升」的行情,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西漢的「多金」。
當然,也有人認為,以西漢時期的黃金礦藏量及冶金水平,應達不到動輒賞賜黃金上萬斤的要求。
因此,史籍所載的「金」究竟是不是黃金,其中的「斤」又是怎樣的度量關係,專家們也一直為此爭論不休。
本次海昏侯墓葬發現的大量金器,或許會再度引發西漢時期黃金總量的疑問,不過這只能留待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去深入研究了。
海昏侯墓「四金」背後的故事:「行昏亂,恐危社稷」的劉賀
6月30日,由北京開往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車安全抵達南昌。或許,許多旅客未曾意識到,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批特殊的「旅伴」——被譽為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挖掘出土的441組件...
揭秘 | 海昏侯墓「金光閃閃」 馬蹄金刻「上中下」是何意?
被譽為考古價值或超「馬王堆」的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迄今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南昌市觀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
南昌海昏侯墓:巨量黃金從哪來
西漢巨量黃金消失之謎文匯報記者 付鑫鑫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 在北京首都博物館正式開幕。展出的441件文物中,金光閃閃的金餅、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諸多金器,分外...
南昌海昏侯墓金器清洗歸類,刻有上中下等字到底寓意何為?
近期來在江西南昌發現的漢代的海昏侯墓里的金器開始進行清理和歸類,經過測量,展覽麟趾金重76.12克到83.36克,237.66克馬蹄金246.29克的重量。專家說雖然跟墓葬里出土的五銖錢展櫃緊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