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古墓中發下一行字,外國學者驚呼:原來鄭和寶船竟有這麼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鄭和七次下西洋是我國航海史上的壯舉,最遠到達紅海沿岸。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遠航,遠遠早於哥倫布、麥哲倫和達伽馬等人,他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更比馬漢提前五百年提出海權論。
鄭和船隊的規模有多大呢?據史料記載,規模最大的一次有大小船隻240餘艘,約3萬人隨行,最大的鄭和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就是長147米、寬51米的巨艦。
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尼米茲」級航母長330米,寬70米,與它相比,鄭和寶船當然要小的多。
但是別忘了,鄭和寶船的主體是木質結構,在擁有如此大的體積和排水量的情況下,非但沒有解體,還乘風破浪遠涉重洋,簡直是人類史上的奇蹟!
因此,外國學者對此表示了質疑:如此大的體積,木質帆船根本無法承受強大的自重和水壓,只要下水就會損壞,更不用說遠航了,鄭和下西洋有很大的誇張成分。
我國專家進行了反駁。
但是,鄭和寶船早已不復存在,就連造船圖紙都下落不明,僅存在與部分文獻記載中,考古界講究「孤證不立」,單一的史料記載是沒有說服力的。
好在,一座古墓的考古發現直接讓外國學者啞口無言。
2010年,南京發現明朝太監洪保墓,政府對洪保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中的墓志銘有一句話:授內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
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
洪保曾是鄭和船隊的副使,他的墓志銘有很強的說服力,「五千料」摺合成現代計量單位大概是2500噸。
毫無疑問,史料中鄭和寶船的尺寸是真實,鄭和寶船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帆船。
洪保墓的發現,使鄭和寶船擺脫了孤證不立的尷尬境地。
鄭和寶船廠正在進行復建工作,用不了多久,威風凜凜的鄭和寶船將會再現人間。
明代太監墓中發現一行字,專家竟然激動地說:這下老外該閉嘴了!
常常把盜墓和考古進行對比,認為兩者都是挖墳掘墓,影響長眠地下的古人。但考古可要辯證地看了,畢竟很多歷史謎團都是需要考古來證實的。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和人為因素的遮掩,明朝的很多事其實都成為疑案。
鄭和當時乘坐的船到底有多大,可以媲美現在的中型飛彈驅逐艦
古語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艦船。每次下西洋,多打200多艘的各類艦船行駛於大洋之上,這是一個何等壯觀的奇景。
南京有座明代墓,墓志銘出土,外國專家得知內容後:這不可能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除了近代因清朝閉關鎖國導致被外國侵略,留下了一段屈辱的歷史,在清朝以前,中國一直是屹立在世界之巔的,中國文化也是各國爭相效仿的對象,科技水平更是遠超世界。然而,很多東西由於年代...
外國學者質疑寶船規模,明朝太監墓中現寶船記載,這下他們黯然了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兒女為世界貢獻了很多財富,然而,有些外國學者卻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事例。我們知道明朝被稱為海洋帝國,中國封建社會到了明帝國時期,海洋事...
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跟現在的航母一樣!
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頻繁,有人喜歡「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朝,有人嚮往「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大唐,而有人則喜歡航海業空前發達的明朝,根據記載,明朝已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展示...
小古墓被發掘,卻改寫中國歷史,使不朽傳奇更精彩!
2010年6月,南京市考古人員在祖堂山發現了一座明代磚室墓,據出土墓誌記載,墓主人為明代都知監太監洪保,曾以副使身份跟隨鄭和七下西洋。此次發現為鄭和下西洋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一手資料,在國內考古...
明朝一座太監墓發現一個文物,揭開一個世界性謎團!
世界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是從大航海時代的開始,那個時代西方人爭先恐後的走向大海,探索整個世界,如:哥倫布、麥哲倫等人。殊不知,早在這些人探索世界之前,中國便開始了對大海的探索,那便是明成祖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