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滅的大明第八次遠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毛劍傑

《異聞秘錄》

2010年6月,南京發現的明太監洪保墓中的壽藏銘證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遠航:永樂元年(1403),洪保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從永樂三年(1405)提前了兩年。

許多重大考古發現往往始於不經意,這次也是如此。

2010年6月,南京祖堂山社會福利院擴建,施工隊在後山取土時,挖掘機一抓抓出幾塊青磚,一座古墓露出地面。

人們從破口的古墓後壁洞口向里眺望,隱約可見墓室分為前後室,中間分隔墓室的門道高約近2米,寬達1米左右,為厚重的青石材質,這座墓等級不低。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工作人員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古墓保存相當完好,墓室總長約8.5米,寬約4.1米,券頂砌築樣式是一層豎排磚下疊壓一層橫排磚,共交疊成三券三幅,這是明代功臣和王侯才有的墓葬規格。

距南京市區30多公里的牛首山南麓祖堂山,山谷幽深、松濤竹海,被稱為南京五大「風水寶地」之一,歷來是達官貴人身後歸葬之所。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王志高介紹,這附近也埋葬了不少明朝的宦官,如南京明都知監太監楊慶、羅智、楊壽藏、金英、懷忠、鄭強、余俊、吳經、王瑾等,這些人大多是當年鄭和的副手。

而祖堂山大墓與這些墓形制相同,會否也是與鄭和有一定關聯的明代宦官墓?

1964年的《江寧文物簡志》披露,鄭和墓在牛首山一處名為「回回山」的坡上,墓旁還有一個鄭家村,村中的鄭氏自稱其祖輩世代在此守看墓地。

王志高說,雖然那未必就是鄭和墓,但鄭和葬於牛首山毫無疑問,這或是鄭和船隊成員歸葬於此的一個重要原因。

祖堂山現場發掘結束後,考古人員帶走了可證明墓主身份的墓誌、碑銘。

在南京市博物館正式公布墓主身份前,曾有當地媒體猜想該墓為真正的鄭和墓。

鄭和研究會專家、鄭和後裔鄭自海先生則推斷,該明墓很可能是太監洪保或者王景弘的墓葬,他們也是鄭和的副手。

洪保其人

鄭自海的推斷很準確。

半個月後,文保部門公布,祖堂山大墓主人是洪保,只不過墓中沒有棺木遺骨痕跡,或已被酸性土壤腐蝕殆盡。

洪保,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回族。

他是鄭和的同鄉,長鄭和一歲,13歲進宮成太監。

碑銘透露,「洪保」為皇帝所賜之名,其原名不詳。

《明史》《贏涯勝覽》《西洋番國志》等文獻中,都明確記載洪保曾多次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

據鄭自海先生研究,洪保在鄭和船隊中是「第四把手」或「第五把手」。

他的航海經驗很豐富,《明史》記載,早在永樂十年(1412),洪保就曾單獨奉旨出使暹羅國。

永樂十九年,洪保等隨鄭和將到中國進貢的諸番國使臣送回國。

宣德五年(1430),已升任右少監的洪保與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奉命第七次下西洋。

洪保還曾替鄭和出使「天方」,也就是今天的麥加,並帶回一幅克爾白聖寺的寫真圖——《天堂圖》。

王志高說,證實洪保身份的碑銘,並非墓誌,而是「壽藏銘」——墓主生前所立、載其生平事跡的碑銘。

這塊壽藏銘刻於明宣德九年(1434),當時洪保65歲,他似乎已經看透了人生,在銘文中慨嘆「人生在世,如駒過隙,與其生後之有為,孰若生前之早計也。

最讓考古學家們驚喜的,並不是這方豎刻陰文楷書壽藏銘證實了洪保的墓主身份,而是這短短741字銘文中,記載了尚不為人所知的鄭和下西洋歷史。

這是自1983年太倉衛副千戶周聞墓誌現世後,又一處鄭和研究史料的重要補充。

600年前世界最大的國家艦隊,及其踏遍西洋南洋、遠抵非洲西海岸的輝煌,隨著大明王朝重歸閉關鎖國政策而悄然告終後,竟連航海檔案也因毀於火災而未能傳世,後人只能靠古人筆記、碑銘中的零星記載及民間傳說,努力拚湊著至今仍然殘缺的鄭和下西洋史。

南京是鄭和下西洋活動的始發地與大本營。

數十年來,與鄭和關係密切的羅智、楊慶、汪浩等多人墓葬先後被發現,但他們的墓誌中,都沒有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記載。

目前記載鄭和下西洋事跡最為詳盡的,是鄭和自己立的《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福建長樂南山寺天妃靈應之記碑》。

在這兩塊碑上,洪保排名居立碑者前位,為第七次下西洋時主要統領之一。

明史未載的1403年遠航

下西洋一事,是洪保壽藏銘的最核心內容之一。

銘文稱洪保「航海七度西洋」,印證文獻記載。

王志高認為,洪保一生至少先後8次出使西洋,其中可以明確的有永樂元年(1403)、永樂十年(1412)、永樂十九年(1421)、宣德五年(1430)4次,後兩次一般認為是隨鄭和同行。

據壽藏銘記載,1403年這次遠航,洪保是使團副手,但未提及正使為何人。

王志高認為,應該是鄭和或尹慶。

南京大學潘群教授指出,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敕封天后志》中明確記載「永樂元年,差太監鄭和等往暹羅國」,在當時人心目中,出使暹羅和下西洋是一回事。

「考慮到此後下西洋洪保多與同行的記錄,我們進而認為壽藏銘所載的這次下西洋的正使太監很有可能就是鄭和。

」王志高說。

若如此,鄭和下西洋的起始年份便是1403年,而七下西洋的提法是否也應改成八下西洋?對此,力證鄭和1403年曾出使暹羅的潘群教授說,「下西洋」是特指鄭和開展的外交航海活動,而1403年那一次出海,目的是為大規模地下西洋打前站,主要調查當地的海島山形、水文資料、風土人情,積累航海經驗,為馬上就要展開的遠航做準備工作。

事實上,真正大規模的寶船建造工程,在鄭和從暹羅回來的第二年才開始。

《明史》及鄭和在福建長樂親立的南山寺碑文《天妃之神靈應記》,均以「永樂三年,統領舟師至古里等國」為第一次下西洋,原因或正在於此。

不過,潘群仍然強調,史學界對鄭和在1405年以前的航海活動研究甚少。

《敕封天后志》還記載了鄭和此次遠航的詳情:鄭和在廣州大星洋面遭遇風浪,幾近覆沒。

但後面的描寫幾近玄幻,稱「鄭和祈禱於天妃,立刻聞空中陣陣鼓樂之聲,仿佛見媽祖立於雲端。

從此風平浪靜,往返無虞」。

這段軼事在清代曾經被人繪成《媽祖聖跡圖·救護鄭和》。

另外,潘群教授還在《海底簿》《寧波溫州平陽石礦流水錶》《順風相送》等民間航海史料中找到了可與《敕封天后志》相印證的記載。

如此,鄭和的航海生涯則始於永樂元年,而並非眾所周知的永樂三年。

若再加上前人已考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鄭和舊港之行,那麼鄭和一生出海遠航達九次之多。

同樣未記入七下西洋中的鄭和永樂二十二年遠航,洪保壽藏銘中也沒有提及,但卻在《明史·成祖本紀》中有明確記載:「春正月甲申,……戊子,大祀天地於南郊。

癸巳,鄭和復使西洋。

」在《鄭和傳》內也有同樣的記載:「二十二年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請襲宣慰使職,和齊敕印往賜之,比還而成祖已晏駕。

《明史》沒有再續記成祖駕崩後的鄭和此次遠航情況,不過1983年10月於江蘇省太倉市城廂公園「樹萱齋」西壁發現的「周聞墓志銘」中有這麼一句話:「永樂己丑,命內臣下西洋忽魯謨斯等國,選侯偕行。

……甲辰又往,仁廟詔停止之。

如是,則可證明永樂二十二年鄭和確實曾奉詔前往舊港,並已經準備起航,但因永樂大帝突然駕崩而中途被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召回了。

鄭和旗艦是5000料海船

洪保壽藏銘另一項令人吃驚的記載是:「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齎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

這段銘文透露的信息是:洪保等人下西洋,艦隊旗艦是一艘叫「大福號」的5000料級別巨船,以往鄭和艦隊的船號,所知的僅是祝允明《前聞記》中提到的「清和」、「惠康」、「長寧」、「安濟」、「清遠」等等,而「大福」號則是首次被提及。

5000料,摺合排水量2500多噸。

現正在南京複製的鄭和寶船,則是2000料海船,全長71.8米,前者形制則是它的2.5倍。

料為古代計量單位,或以一石糧食為1料,或以兩端截面方1尺、長7尺的木材為1料。

學界對鄭和寶船的確切形制一直存在爭論。

《明史》記載,鄭和艦隊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載重量800噸。

這些數字摺合現今長度將近138米、寬56米,排水量近2萬噸,甲板面積約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

它的鐵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

有學者質疑認為「根本不存在這種大號寶船」。

理由是,這麼大的排水量,要多粗的龍骨才能撐得住?此外,人力不可能操縱駕駛這麼大的寶船。

在當時多為天然水道、天然港口、靠風力和洋流航行的時代,難以解決升帆、轉舵、調頭、系泊、進出港口、無風航行等難題。

或認為大號寶船雖然存在,但只是供明成祖檢閱的「擺設」,並沒有真正出海。

這些關於寶船的資料,原本都是時人,特別是下西洋親歷者所記,並無可疑之處。

爭議始於1937年南京靜海寺殘碑上「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的記載。

「他們認為鄭和寶船隻是2000料、1500料的船隻,甚至是更小的海船。

但是現在洪保壽藏銘直接揭示鄭和下西洋船隊中確有5000料巨舶,」王志高說,「『大號寶船到底有沒有』這一學術爭論應該可以結束了,而且『等』字清楚地說明,鄭和艦隊不止有一艘5000料巨舶。

銘文未見鄭和艦隊抵達美洲記載

洪保壽藏銘所列艦隊抵達地點,又是一個學者們關切的問題。

銘文載:「航海七度西洋,由占城至爪哇,過滿剌加、蘇門答臘、錫蘭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之忽魯謨斯、阿丹等國。

及聞海外有國曰天方,在數萬餘里。

中國之人古未嘗到。

公返旆中途,乃遣軍校喻之。

至則遠人駭其猝至,以親屬隨公奉□□效貢。

文中所載,最遠及阿丹(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

在王志高看來,這一記載,否定了英國皇家海軍潛艇編隊退休指揮官加文·孟席斯稱「鄭和船隊於1421~1423年實現環球航行到達美洲、澳洲及南極」的驚人觀點。

自稱潛心研究鄭和航海史14年,訪問120多個國家、900多所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孟席斯,在其《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中認為,洪保的船隊曾經到達加勒比海後向西航行,經福蘭克群島、巴塔哥尼亞海岸,通過麥哲倫海峽向南航至南極,再沿威德海邊緣向東航行,經印度洋的赫德島、凱爾蓋朗島至澳洲西部,然後經印度洋、南中國海回中國。

王志高認為,下西洋是洪保一生兩件大事之一,如果洪保曾經到過美洲、澳洲及南極,不可能不記錄在壽藏銘中,當事人在自述中都沒有提及,就更證實孟席斯觀點不能成立。

不過,華裔學者李兆良博士仍堅持認為,鄭和船隊曾經抵達過北美。

在他看來,記載脫漏不詳,並不能作為否定證據。

李博士稱,自己有一塊收藏多年的「宣德金牌」,發現地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名叫「Asheville」的小鎮教堂附近,那裡是美洲大陸土著居民——印第安切諾基人的居住地。

「宣德金牌」由黃銅鑄造,設計相當簡單,直徑為7厘米,中間一個小方框,凸鑄著「大明宣德委錫」6個字。

鄭和七次下西洋,最後一次是於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南京龍江關(今南京下關)起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李兆良由此作出大膽推斷:這塊宣德金牌,是鄭和船隊帶到美洲的,並賜給了當地的土著人(很可能是切諾基人)。

後來幾百年的歷史裡,當地發生了歐洲移民對土著印第安人的戰爭,金牌在戰亂中丟失,直到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才在墳場裡被發現。

李兆良還說,他在Asheville小鎮附近做過考察,發現了很多與中華文化巧合的地方,比如切諾基人的鄰居、靠海岸的卡托巴族人以擅長製造精美陶器而聞名,其式樣和中國宣德年間的「三足宣德爐」極其相似,工藝甚至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人,這會否是隸屬於鄭和船隊的工匠們教會了卡托巴人製造的類似於宣德爐模樣的陶器?

此外,切諾基人古時候有兩面族旗,白底上有紅色北斗星的是文旗,顏色相反的是武旗。

這在印第安人族群中獨此一家,而鄭和船隊在海上航行時,正是使用文旗、武旗導航;切諾基人一般有兩位酋長,一個掌文,一個掌武,竟和明代的官制相似;切諾基人的旗幟上有北斗星,這些土著除了北斗星外,不認識任何星座,而中國古代皇帝儀仗中,也必然有北斗星旗,反觀其他世界各國,包括美國歷代旗幟,在19世紀以前,沒有一面是用北斗星的;北卡羅來納當地有一條河,名叫「Santee」,與漢語中「山地」同音……

如此多的巧合交織在一起,使李兆良大膽推斷:鄭和船隊曾經到過美洲,留下了「宣德金牌」,並影響了當地土著人的文化,不僅教會了他們制陶,而且使他們開始使用北斗星旗。

對此,鄭自海先生說,目前國內已經有一部分鄭和研究學者,對李兆良的觀點表示了關注,他們認為,某一支鄭和船隊分艦隊在洋流、季風等客觀因素的作用下,是可能漂流到美洲大陸的,但這一假想需要更多有信服力的直接證據支持。

洪保領導了最後一次遠航?

洪保壽藏銘給出未知史實的同時,又引出了更多有待考證的新謎團。

文獻記載,正統六年(1441)至七年間,洪保還獨立率隊出航過一次。

撰於1434年的銘文,自然不可能記載詳情。

唯一能肯定的是,洪保在1441年前後的獨立遠航,已無限接近大明帝國艦隊持續下西洋壯舉的尾聲。

早在1422年朱棣去世後,繼位者朱高熾上台後不久即詔令:「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

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

朱高熾停止下西洋的原因是,朱棣的雄心壯志使大明王朝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以戶部尚書夏原吉和兵部尚書方賓為代表的官員,對遠征及下西洋始終持反對態度。

因屢觸明成祖逆鱗,夏原吉被囚禁,方賓自殺,還有多名尚書非死即囚。

僅僅9個月後,朱高熾也駕崩了,其子朱瞻基即位,年號宣德。

宣德五年,鄭和下西洋的最大反對派夏原吉也壽終正寢。

這年六月初九(1430年6月29日),朱瞻基頒布《遣太監鄭和等齎詔往諭諸番國詔》,鄭和第七次奉詔出海。

這年十二月初九(1432年1月12日),鄭和開始了他生命中第七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遠航。

此次航行的分船隊一直抵達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那(天方國)。

60歲的鄭和,此時似乎已經預感到他身故後,全部航海檔案將會被銷毀。

出發之前,他在太倉劉家港和福建長樂的天妃宮中特意豎立了兩塊石碑,記述六次航海的經歷——這兩塊石碑幾乎成為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有關鄭和航海的僅有的原始文字資料。

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船隊如期歸來,然而這一次的歸航者中沒有鄭和,他已經病死於古里(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

農曆九月十四,隨船前來的蘇門答臘國、錫蘭國、古里國、柯枝國、忽魯謨斯國、佐法爾國、阿丹國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使臣,從北京紫禁城的午門魚貫而入,在奉天殿,向宣宗進獻他們的貢品。

這所有的景象與以往幾乎沒有任何不同,只是,與大航海事業關係最為密切的兩位領導者,朱棣與鄭和,都已經不在人世。

宣德十年(1435),36歲的朱瞻基突然駕崩,此後大明國力漸衰,「耗費一十三省錢糧方能支使」的航海史詩難以為繼,很快徹底畫上了句號。

然後,航海檔案可能是被兵部尚書劉大夏焚毀,也可能在清代編修完官史後焚毀,就此沒入歷史的塵土堆。

作者推薦: 學習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啟迪我們的現實與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