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曾國與曾侯——曾國考古四十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文字、圖片皆由湖北省博物館提供)

曾國歷史的研究,是建立在出土材料的基礎上的。

雖然在宋代文獻中,就著錄了有「曾」字銘文的青銅器,但對曾國歷史、文物的學術研究是由考古發現推動的。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著錄的北宋安陸出土楚王鍾銘文摹本

1933年,安徽李三孤堆楚王墓遭軍閥盜掘,嗣後的1935年和1938年又兩次被盜,流散了千餘件青銅器,包括著名的曾姬無恤壺。

這個「曾」字銘文引起了劉節等學者關於是否存在曾國的思考。

1966年,京山蘇家壟發現了「曾侯仲子斿父」銘文銅器,引起了郭沫若、俞偉超等學者對曾國的關注和討論。



曾仲斿父壺及銘文

上世紀70年代之後,在湖北、河南等地也有曾國青銅器零星出土。

隨州的熊家老灣分別於1970、1972年兩次出土了「曾伯文」銅簋。

襄陽的棗陽段營、棗陽曹門灣分別出土過曾國銅器,棗陽曹門灣還採集到「曾侯絴白」戈。

河南的新野小西關出土了曾國青銅器。

隨州溳陽於1975年出土了「曾子原彝」銘文銅器。

1978年曾侯乙墓的發現掀起曾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高潮。

曾侯乙墓雖然遭到早期盜擾,但是墓葬依然發掘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考古發現來看,消耗大量財富所營建的墓室體現出當時曾侯相當高的地位;墓中豐富的隨葬器物,包括九鼎八簋、成組編鐘、編磬等,證明曾侯的等級和曾國的國力;鎛上銘文證明了戰國早期的曾楚關係;不同曾侯的銘文銅器反映了三代曾侯的前後相繼。

隨州城郊的義地崗於1979年發掘一座春秋墓,出土了「周王孫季怠」、「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尹季怠」銘文戈。

1981年,在距離曾侯乙墓僅102米的地方又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出土了包括九鼎八簋、36件編鐘在內的大量曾國銅器,進一步推動了以曾侯乙墓為重點的曾國歷史研究。

此後,湖北地區曾國墓葬、遺址不斷被發現。

1983年清理了擂鼓墩磚瓦廠和吳家灣墓地,出土了大批戰國時期陶器。

義地崗墓地的東風油庫於1994年出土了「曾少宰」和「曾侯 」銘文銅器;1997年通過調查勘探,發現了擂鼓墩一帶周圍的八處崗地上均分布有東周墓葬,並發掘擂鼓墩磚瓦廠,又出土了一批戰國陶器。

1997年亦對擂鼓墩整個墓地進行了系統的調查與勘探,組織了對可能為曾國春秋晚期都城的安居城址的調查。

1999發掘了擂鼓墩曾侯乙陪葬坑TPK1~TPK5。

在這期間,為配合工程建設,2002年至2003年發掘了棗陽郭家廟M21曾伯陭墓為代表的二十餘墓葬,2008年發掘了蘇家壟二號墓,這兩次發掘雖然涉及到兩個極其重要的曾國墓葬,但發掘規模有限。

與此同時,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的曾國考古也取得了重要收穫。

2009年,發掘了春秋晚期的隨州義地崗墓地的文峰塔M1,墓主為曾侯乙的先君曾侯與。

M1雖然遭到早期盜擾和現代施工的破壞,但是依然出土了較為豐富的器物,尤其是一套較為精美的青銅編鐘和銘文為「曾侯與之行鬲」的銅鬲,直接說明了M1的墓主為「曾侯輿」。

M1的青銅編鐘皆為甬鍾,合瓦形鐘體,形制相同,大小不一,共10件。

其中較完整和可復原的編鐘有6件,不可復原及殘片編鐘4件。

鍾銘直接記載了關於曾國始封、曾楚關係等重要問題。

2011年9月發掘的文峰塔M4,根據其墓葬規模、出土器物來看也應是春秋晚期一代曾侯墓葬,推測可能是曾侯 墓。

文峰塔M4出土的一件青銅甬鐘上有「左右楚王,弗討是許」銘文,是研究曾楚關係的重要史料。


文峰塔M1-1甬鍾



文峰塔M4甬鍾拓片

以2011年隨州葉家山曾國墓地的發現為標誌,曾國歷史研究迎來了又一高潮。

2011年至2013年,通過對葉家山墓地的兩次發掘,首次揭露了西周早期的曾國公墓地,這是關於曾國始封問題研究的重要突破。


葉家山墓地全景

M11)作為整個葉家山墓地中最大的一座墓葬,有極其豐富的隨葬品,出土了豐富的有銘青銅器。

從銅器銘文看,該墓可能為「曾侯犺」墓。

根據出土一件銅簋上「犺作烈考南公寶尊彝」銘文,曾國的始祖為「南公」。

據推測,南公是西周初年曆經周文王、武王、成王三世,且極具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南宮适,而曾國就是西周初年南宮适的封國。


圖7 葉家山M111全景


「 犺作烈考南公」銅簋銘文

為了配合尋找曾國早期都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開展了廟台子遺址的發掘。

完整的壕溝、大型建築基址與大型聚落表明廟台子遺址是與葉家山墓地同期的西周早期曾國都城,與調查發現的同時期相關遺址共同組成一個大的聚落遺址群,形成了西周早期的政治中心。

2013年,在隨州義地崗墓地發掘65座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的銅器銘文多見「曾子」「曾孫」銘文,並發掘了時代為戰國中期的曾侯丙墓(圖9),其時代晚於曾侯乙。

這些考古資料的時代在曾侯乙前後,是進一步研究春秋中晚期至戰國中期曾國歷史的重要考古材料。


文峰塔M18(曾侯丙墓)全景

春秋早期的曾國考古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2014年、2015年、2016年,先後連續發掘了棗陽郭家廟墓地和周台遺址、忠義寨城址。

郭家廟墓區和曹門灣墓區清理墓葬110餘座,其中包括曹門灣M1、郭家廟M60等規模較大、等級較高的墓葬。

2002年及近年的發掘資料顯示出郭家廟墓地是存在諸侯級別墓葬的一處曾國公共墓地,其考古學年代為兩周之際。


棗陽郭家廟墓地曹門灣墓區全景

周台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遺存與兩周遺存,其中兩周文化層發現有房址、水井、灰坑、墓葬、窯址等遺蹟現象。

從種種痕跡看,這麼大的台基式建築很可能是大型宮殿式建築台基,表明該地或為兩周之際的曾國國都。

對忠義寨遺址的調查發現,在戰國文化層下疊壓著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遺存,並有夯土遺蹟;經過系統調查,確認忠義寨是一個四周有環壕的台地,當為郭家廟墓地的曾國都城。

2015~2017年蘇家壟墓地清理了墓葬101座、車馬坑2座,並發現了與墓葬同期的曾國大型冶煉遺址。

通過出土的相關隨葬品判斷墓地的具體年代為兩周之際至春秋早中期之際。

其中,M79與M88在隨葬銅器上均發現了大量的銘文。

M79的墓主人當為「曾伯桼」,為著名的傳世銅器「曾伯桼簠」器主。

而M88可能為「曾伯桼」夫人墓。

M88所出銅壺「曾伯桼」銘文位於壺蓋、壺腹內壁,單壺銘文計161字,銘文完全相同,共計322字,在春秋時期青銅器中極為罕見。



蘇家壟M79與M88全景



曾伯桼壺及銘文

蘇家壟墓地與同時期的郭家廟等曾國遺存並立,顯示當時曾國複雜的社會結構。

此外,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銘文涉及諸多歷史信息,發現的「番」、「黃」、「宋」等銘文提供了研究曾國與諸侯國關係的重要史料,尤其是M88墓的「陔夫人羋克」銘文簠,是現今可見較早的反映曾國與早期楚國關係的考古實證。


陔夫人羋克銘文簠及其X光片

2016~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漢東東路墓地進行勘探發掘。

此次發掘春秋時期墓葬39座,馬坑2座。

從已有的發現來看,墓地布局排列整齊有序,墓葬從南至北時代漸早。

多數墓葬均隨葬有青銅器,器物組合關係明顯清晰,以銅鼎、銅簋和銅鼎、銅簠兩種組合為主,配套有鬲、壺、盤、匜等青銅器。

墓地清理出青銅器400餘件,有銘銅器共100多件。

其中M129出土了曾侯得戈、曾公銘文編鐘。

銘文主要有「曾公」、「曾侯」、「曾」、「曾子」、「曾孫」、「曾叔孫」、「曾叔子」、「朱羋」等,其中部分銘文為曾國考古首次發現,



漢東東路墓地M129出土曾侯得銘文戈、曾公銘文編鐘

迄今為止,曾國考古資料主要集中在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含中期)至戰國中期三個歷史階段,而且這三個歷史階段都有國君級大型墓葬的發掘,有都城等重要遺蹟的發現。

由考古發現確認的曾國歷史從西周早期延續至戰國中晚期,除暫未發現明確的西周中期文化遺存外,曾國在長達700年的時間裡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專家稱西周早期曾國政治中心為湖北隨州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春14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隨州葉家山墓群的考古發掘證實,西周早期曾國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隨州。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沒有任何關於曾國的記載,有關曾國都城過去也不知道。...

2014考古十大初評: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

內容摘要:有鼎、盤等4件銘文青銅器,見「曾子壽」、「曾子□(澤)」等字樣,根據銘文內容,結合此前曾伯陭墓發掘,判斷此墓地應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公墓」。發掘期間,調查了郭家廟墓地周邊相關的...

隨州考古大事記匯總!隨州人必收藏

生活在隨州,愛上隨州網!關注隨州網微信(szw0722)獲取更多隨州新鮮事兒1、1970年、1972年、1976年:均川熊家老塆墓群出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銅器。2、1974年:三里崗尚店出土...

又見曾侯——揭開沉睡三千年的古曾國之謎

一座侯墓、一座古城,揭示出西周最早封國——曾國的準確位置。但是曾國的其他歷史信息有哪些?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中原國學講壇「文明向心——大道中原」系列講座第21講,帶您揭開沉睡千年的古曾國之謎。

郭家廟曾國墓地:填補歷史的缺環

字號:湖北日報訊 記者 海冰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活動初評結果9日揭曉,本次入圍的25項考古發現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我省有兩項,即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其中,...

湖北棗陽出土迄今最早「商」聲編鐘

棗陽郭家廟30號墓最新出土一套春秋早期編鐘,為迄今所見能敲出「商」聲的最早編鐘。至此,中國古代音樂從「五音不全」發展到「五音齊備」。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考古隊總領隊方勤說:「此前認為春秋...

音樂考古破解「曾隨之謎」

本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 宋夢)第十屆國際音樂考古大會日前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韓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學者,圍繞音樂考古等話題展開研討。會上,中國學者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