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盜文物 要打擊更要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14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公安部部督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進行了宣判,以姚玉忠為主犯的一批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然而,有識之士指出,紅山文化大案的宣判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制約文物保護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沒有破除,考古跟在盜墓後面走的現狀依然沒有改變,文物保護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

紅山文化玉鉞 資料圖片

紅山文化玉佩 資料圖片

追回不足以彌補盜掘造成的損失

玉豬龍、勾雲形玉佩、馬蹄形玉箍、方形玉璧……朝陽市公安機關破獲的「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件,一舉追回涉案文物2063件,其中一級文物就有248件,二級文物142件,三級文物262件,一般文物1411件,系新中國成立以來追繳被盜文物最多的案件。

很多文物是首次發現,填補了考古發現的空白。

有人認為,公安機關已經挽回了損失,但事實上,對於文物來說,其在文物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尤其是在黑市上的價格根本無法體現出它的真實價值。

何況,文物除了其本體作為物質的經濟價值,還有其在地層中的擺布位置、存放情況等透露出的歷史信息、文化信息。

對遺址建築結構和內部的任何一次移動都會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

姚玉忠等盜掘團伙雖然號稱智能盜竊團伙,但其盜掘的性質決定了他們的挖掘既簡單又粗暴。

甚至,在盜掘團伙因分贓不均而內訌時,姚玉忠竟氣急敗壞地將一件5000年前的文物摔得粉碎。

所以說,對於偷盜文物,打擊固然可喜,但預防更為關鍵。

考古跟在盜掘後面跑的現狀未變

去年以來,在朝陽市龍城區召都巴鎮尹杖子村半拉山頂,考古人員陸續發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包括石雕人頭像和陶塑人頭像,尤其是在一處墓葬出土了一件帶有獸首形柄端飾的石鉞,說明紅山文化到最後時期已告別了神權獨尊的時代,走向了軍權和王權時代,距真正意義上國家的產生僅一步之遙了。

就是這樣一個蘊藏著豐富歷史信息,甚至寫著國家產生密碼的遺址,也是在這伙盜墓賊盜掘之後,考古專家才緊急進入現場,做搶救性挖掘的。

據考古專家介紹,目前的考古除了適應國家、地方重大工程建設需要進行的挖掘,再就是發現盜墓之後進行的被動性挖掘,主動進行的考古挖掘並不多。

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而不正常現象長期存在得不到解決,就顯得更加不正常。

文物執法的「兩張皮」現象仍存在

多年以來,文物執法的「兩張皮」現象一直存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主動性很強但能力有限,公安機關執法力度夠大但又因其他業務繁重而經常無暇顧及,雙方往往難以形成合力。

朝陽公安機關這次打掉的盜掘犯罪團伙有1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共225名,其中既有盜掘慣犯,又有考古專業人員、文博人士、基層幹部和農民。

幾乎人人都把文物當成「唐僧肉」。

面對如此多的覬覦「唐僧肉」的「妖魔鬼怪」,公安機關和文物管理部門無不感到捉襟見肘。

朝陽公安機關這次集中人力物力打殲滅戰,在全國只是個例而不是通例。

事實上,朝陽市已公布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動文物達6213處,而朝陽文保分局僅有十幾個人。

如果不是舉全局之力,甚至是舉全省公安之力,紅山文化大案的全面告破幾乎不可能。

要讓每一件文物都得到有效保護,要讓每一個染指古文物的人都得到懲罰,除了行政機關舉全局之力,還必須建立健全文物保護與管理利用的體制機制。

記者希望,有關部門應當應時而動,切實改善文物管理與保護的體制機制,架設人民群眾全員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制度通道。

只有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的不法之徒才沒有可乘之機。

(光明日報記者 畢玉才 劉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起底「盜墓祖師爺」姚玉忠

歷經近三年,建國以來最大盜墓案落下帷幕。10月17日,遼寧高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認定主犯姚玉忠犯搶劫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關注|再見吧,「盜墓者聯盟」!

前情梗概近日,遼寧高院對「新中國最大盜墓案」做出終審判決,這齣「盜墓大戲」由此落下帷幕。近些年,網絡上對「盜墓」這一話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大部分網友抱著「獵奇」的心態關注著相關話題的動向,縱觀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