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西夏王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圖 / 霜凌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

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西夏王陵營建年代約自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

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項族文化有機結合,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

在中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

它承接鮮卑拓跋氏從北魏平城到党項西夏的拓跋氏歷史。

景區占地面積58餘平方公里,核心景區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餘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

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築影響,構成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百度資料)

西夏王朝,只有短暫189年歷史,在中國泱泱五千年歷史長卷之中只是淡然一筆,由党項人,拓跋氏李元昊建立。

疆土面積曾達六十餘萬平方公里,東臨晉陝間的黃河,西至玉門關,南迄蕭關,北抵大漠,是如今寧夏自治區面積的十倍余。

先後與宋、遼,宋、金鼎足而立。

歷經十帝,以蒙古國強勢掘起而告滅。

蒙古國曾六次攻打西夏,成吉思汗在第六次攻夏時,因傷勞過度,逝於蕭關,臨死時傳下遺詔:密不發喪,待攻下西夏後,殺盡西夏所有官民。

於是蒙古重兵圍攻興慶府(今銀川市)長達六個月,西夏末主死守苦撐,卻因一次不合時宜的大地震,導致城防坍塌,瘟疫瘧疾流行,不得已獻城投降。

窩闊台遵承成吉思汗遺詔,下屠城令,將興慶府帝王,官員,百姓盡數殺戮,之後縱火焚燒,大火燒了長達三個月之久,西夏二百多年的文明盡數損毀。

只留下了野利仁榮所創六千餘字的西夏文字,和九個西夏帝陵記述著曾經遠去的文明。

成吉思汗叱吒一生,雄霸天下,卻折羽西夏,蒙古人對西夏憎恨自是非同一般,屠城,滅族,掘墓之後,余怒未消,元朝給前朝修史,宋遼金皆有編著,獨獨西夏一字也無。

短暫的西夏王朝於今是有文字,有遺蹟,有史可考,卻沒有民族,沒有延續,沒有文化傳承的。

党項這個彪悍的民族族隨著戰火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其所創的六千文字僅僅使用了四百餘年,留給世人一部3579卷西夏文字翻譯的《大藏經》和《番漢和時掌中珠》證明著不滅的文明。

因為戰事,西夏十位皇帝最後三位並沒有時間精力為自己修建陵墓,如今我們所見的九個帝陵其實只埋了七位皇帝,另外兩陵是元昊稱帝後,為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所建。

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西南,西倚賀蘭山,東臨西乾渠,面積五十八平方公里,通常遊人參觀的多是泰陵和雙陵及陪葬官員陵墓,這三座帝陵據考證是開國皇帝元昊和其父李德明及其祖父李繼遷之墓。

遊玩西夏王陵,西夏王陵歷史博物館必是要參觀的,這裡記述著西夏的掘起,輝煌,及煙滅。

歷史總是要向前發展,文明的消逝總會讓人嘆息扼腕。

但是也有讓人憤怒的:大批記述著西夏歷史,及文字,典籍的文物,出土於額濟納旗的黑城遺址。

而這些原本屬於我們的文物並不是中國人挖掘,如今這些珍貴文物也不在中國。

二十世紀初,沙俄學者科茲洛夫對黑城進行了震驚世界的掠奪式挖掘,盜取了大量的史料文獻。

1963年蘇聯出版的《西夏文寫本和刊本》一書,公布了科茲洛夫劫走的部分西夏文獻目錄,計有佛經345種、政治、法律、軍事、語文學、醫卜、曆法等著作60多種,合計 405種。

而現在寧夏整理還原西夏這一段歷史,花五十萬元,對方只允許拍了很少的一部分。

實在是可惡可恨!

西夏王陵及大臣貴族的陪葬墓皆為黃土夯實堆砌而成,令人不解的是,經歷的了六七百年的風雨侵蝕,其外部所見的高大土冢卻並無毀壞。

當年修築之時在黃土之中添加了的什麼調劑和工藝,使得這堆土可以幾百年屹立不毀,至今仍然是個謎!!!

2 P▼ 雪天裡遊覽西夏,應該是個不錯的體驗,冬天裡,原本荒涼枯敗的墓群,因為雪的降臨而變得遼曠純凈。

3 P▼ 進入景區,玉樹銀花,一派祥和、安謐、純凈。

4 P▼ 景區大門,大門上四個金字為西夏文字:「大白高國」是西夏國的國號。

5 P▼ 景區外輔建設施皆是仿宋時西夏建築。

在雪的映襯下,精緻雍容。

6 P▼ 這塊石屏是西夏出土的仿製品,上面的文字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李元昊欲建國始,命重臣野利仁榮所創造,多撇少捺無利刀,筆畫繁瑣,有記載的至少使用了430年。

已久無人能識。

如今破譯出一千餘字。

7 P▼ 西夏歷史博物館。

淺黃色兩層建築,在玉樹瓊花的掩映下,清麗端莊。

8 P▼

9 P▼

10 P▼ 進入博物館,首先就是西夏王朝的版圖,比起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大了十倍余,前段時間我們去遊玩的額濟納旗曾經就是西夏的國土,在那裡的黑城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獻典籍。

11 P▼ 李元昊的半身像,李姓原本是唐朝李氏賜於元昊先祖拓跋思恭的姓氏,表其助唐滅黃巢之功。

李元昊稱帝後棄李姓及宋賜趙姓,改王室拓跋姓為嵬名氏,更名「曩霄」。

應該說李元昊叫做「嵬名曩霄」才對。

12 P▼ 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後,遠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時因功再次被賜李姓。

李元昊繼西平王之位後,棄李姓,自稱嵬名氏。

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並頒布禿髮令。

先後派遣軍隊攻擊並占領了瓜州、沙州(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

李元昊建國後,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

在此後的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中,西夏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

並在河曲之戰中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為子寧林格所弒,諡號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13 P▼妙音鳥,梵語迦陵頻伽,出妙聲音,若神若人。

人首鳥身,毛色斑斕,振翅欲飛之狀。

出土於西夏王陵區。

西夏王陵並沒大規模挖掘。

地下具體有多少寶貝,不得而知。

14 P▼俄藏黑水城文獻,被科茲洛夫盜挖去的文獻仿本。

看著就生氣!

15 P▼ 重現歷史蠟像。

元昊身著党項民族崇尚的色彩,白色龍袍登基

16 P▼ 1038年,元吳在完成一系列立國準備後,正式在興慶稱帝。

尊號「始文英武興禮建法仁孝皇帝」,國號大夏,又稱大白高國,改元天授禮法延祚。

之後即向宋朝遣使求承其帝號,但為宋所拒。

元昊乃大舉興兵攻略宋夏邊境。

並於1040年的三川口、1041年好水川、1042年定川碧三戰大敗宋軍。

但失去了與宋的邊貿,加之連年征戰也使西夏社會各方面陷入困境。

慶曆四年(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宋夏雙方簽訂了慶曆和議。

規定夏去帝號,宋封之為夏國主;賜金塗銀印,方二寸一分,文曰「夏國主印」,許自置官屬,名義上向宋稱臣,奉正朔;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7萬兩(舊制,下同),絹15萬匹,茶3萬斤;另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2000兩,絹23000匹,茶1萬斤等。

事實上西夏取得與宋朝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其後西夏與遼朝的關係陷入緊張。

終於在1044年十月爆發了第一次賀蘭山之戰。

元昊揮軍大敗遼興宗親率的十萬遼軍。

但戰後雙方講和,西夏仍保持對遼朝表面上的臣屬關係。

至此,元昊用武力形成與宋、遼二國事實上三分天下的格局。

17 P▼ 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年),宋仁宗再賜元昊姓趙,可是李元昊不姓趙,他便改回李姓。

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處。

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導致日後母黨專權;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

據說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為他的疑冢,其後竟把那批民夫統統殺掉。

廢皇后野利氏、太子寧林格,改立與太子訂親的沒藏氏(另有一說沒藏氏)為新皇后,招致殺身之禍,於1048年為子寧林格所弒,享年46歲,廟號景宗,諡號武烈皇帝,葬泰陵。

李寧林格後因弒父之罪被處死。

其幼子諒祚繼位,上諡曰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18 P▼ 博物館裡的仿西夏皇室馬車

19 P▼ 通道上 厚厚的積雪,路邊的松樹上白枝低垂。

20 P▼ 遠處蒼蒼茫茫,縹緲無依的感覺。

很美,很曠!

22 P▼ 西夏三號陵,據考證為開國皇帝李元昊之墓!

23 P▼ 玉樹瓊花陪伴著一代梟雄!空寂荒涼!

23 P▼ 西夏王陵共發現254座陪葬墓。

按陵區地貌和陵墓遺存格局將50平方公里陵區自南向北分為4區:1區以一、二號陵園為中心,有62座陪葬墓;2區以三、四號陵園為中心,有65座陪葬墓;3區以五、六號陵園為中心,有108座陪葬墓;4區以七、八、九號陵園為中心,附近殘存18座陪葬墓。

254座陪葬墓可分為夯土冢、土家冢、積石冢三種:有的用黃土、碎石夯築,呈圓錐或圓台形;有的用自然沙土、礫石堆積,呈土丘狀;有的在沙土、礫石的土丘上碼放石塊。

據寧夏博物館調查,陪葬墓分布方式多種多樣,有一域雙墓叢葬式、一域多墓叢葬式 (包括一域三墓、一域四墓等)、聯域並穴叢葬式等。

陪葬墓主人一般為爵高位重的皇親國戚或貴族官僚。

每座帝陵的陪葬墓多寡不等。

在西夏陵區內,除了個別較大之外,絕大多數陪葬墓規模都比帝陵小得多。

在形制上,陪葬墓沒有帝陵所必有的闕台、角台、獻殿等個體建築,在墓冢的形狀、城垣的顏色以及建築材料的使用上,都有明顯的差距

24 P▼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北起泉齊溝,南至銀巴公路,南北長約10公里;東臨西乾渠,西靠賀蘭山,東西寬約5公里,總占地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

陵區位於賀蘭山中段南段東側,為山前洪積扇地帶,海拔1150-1220米。

地表遍布礫石和粗砂,地基承重力大,保水性差,自然排水條件好。

良好的地基使西夏王陵成功渡過了西北地區歷史上的多場大地震。

陵園所處位置常年降水量偏少,山洪暴發的可能性很低,利於陵園的整體保護。

初建時每個陵園均有地下陵寢、墓室、地面建築和園林,獨立占地都在10萬平方米左右,形制與布局大體相同。

25 P▼ 陵墓內城,黃土夯築。

只剩殘垣斷壁。

26 P▼ 陵邑附近,西乾渠西岸、昊王渠及其東西兩側的自然岡丘上,由北向南分布著一系列西夏窯址,綿延七八公里,計幾十餘處之多。

其中有燒制方磚、長方磚、條磚、板筒瓦、瓦當、滴水、琉璃飾件等建材的磚瓦窯和石灰窯。

據研究人員推測,該窯址為專門燒制西夏王陵建築材料而建。

除此九大陵區外,另有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主李晛等獨立陵區

27 P▼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

他將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遷葬於賀蘭山東麓,其中李繼遷葬於裕陵,李德明葬於嘉陵。

此後,在西夏國存續期間,除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和末主李晛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記載了明確的陵名,但沒有記載埋葬的具體位置。

1227年,西夏為蒙古所滅,西夏末主李晛投降,不久後被殺害,葬處不詳,西夏滅亡。

此後,西夏王陵被蒙古軍隊嚴重破壞。

明代洪武年間,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發現,並且已經出現了認為這裡是西夏王陵的論斷。

28 P▼ 遠處打雪仗的遊客。

29 P▼ 離開泰陵,轉向雙陵。

30 P▼ 陵區北部偏東,有一座規模較大的陵邑性質的建築遺址。

遺址內廣場、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遺蹟都清晰可見,布局十分規範整齊,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

四周築有夯土城牆。

城內分前、中、後三個部分,中部和後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其他建築多集中在城的前部和中部,並組成一座座封閉式庭院。

遺址中發掘出大批色澤鮮艷的綠色琉璃板瓦、筒瓦、瓦當、滴水、脊獸、鴟吻和其他建築裝飾構件,如乳白色或青白色帶有冰裂紋的小白瓷板瓦、側邊有黑色釉的牛郎合瓦、精雕細琢的石刻。

31 P▼ 九座帝陵現存碑亭遺址共16處,其中一號、二號陵各3座,三號陵2座,四號陵現只存1座西碑亭,五號陵3座,六號陵2座,七號陵2座。

八號、九號陵除陵塔外,所有地面建築均被夷平,故碑亭已不存。

按照西夏陵區其他帝陵的陵園建築規制、布局,估計八號、九號陵原來至少各有2座碑亭。

九號陵西碑亭曾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某單位基建時出土了4件雕像石碑座。

32 P▼ 西夏王陵中帝陵共有9座,根據1990年所編號碼[3],一號、二號、三號、五號、七號和九號陵位於平原之上,四號、六號和八號陵則依山而建。

每一座帝陵均坐北朝南,呈縱向長方形,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

這些帝陵的外郭形制雖然有開口式、封閉式和無外郭式三種,內部結構卻大體相同,分為角台、闕台、月城、陵城四部分。

這些帝陵的外郭或宮城的長寬比例都在1.5:1.7之間,與史籍記載的興慶府城郭的長寬比大致相當。

33 P▼ 史籍當中記載西夏王陵有名號的也只有9座,而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主李晛的陵墓史籍沒有記載,可能存在的其餘三座帝陵則或許由於西夏末年兵荒馬亂而並未建造,也有可能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當地某建築單位夷平。

在這些帝陵之間的4個區域,集中分布著至少254座陪葬墓。

在陪葬墓集中的七號、八號、九號陵一帶,考古人員清理出1座西夏祖廟的遺址。

34 P▼ 返回時乘坐的遊覽車,朱紅的景區大門,昔日輝煌一時的「大白高國」如今只剩下黃土一抔,盡掩風流!

35 P▼ 景區工作人員掃雪後堆下的雪人,滿眼戚色,也傷悲西夏王朝的沒落麼?

36 P▼ 雪天遊客很少,時至中午,大片空曠的雪地,竟沒有一個足跡!

37 P▼ 這個雪人堆的創意!那一縷留海平添韻致,只是還是掩不住那眼神的憂傷。

也許雪落在陵前,就註定了它們的悲憫吧!

38 P▼ 銀白色的世界,安謐淡漠。

39 P▼

40 P▼ 驍勇善戰的党項民族,剽悍一時大夏國,只余空山寂寂,樹木寒立,野草相伴了!

西夏王陵遊玩小貼士:門票95元,包括往返景區觀光車。

主要景點西夏歷史博物館,三號陵,雙陵。

遊玩前最好先閱讀西夏歷史,並找景區導遊講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夏王陵為何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1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4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0公里,總面積近5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有9座帝陵,約250座陪葬墓,這片陵區地闊野平,居高俯...

八卦北斗:揭秘西夏王陵神秘布局

作為王室的陵墓,不管是取址、陪葬還是布局都大有講究。西夏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同樣神秘的還有它那陵墓的布局。小編不禁疑問,西夏王陵為什麼是八卦北斗布局的呢? 西夏,在中國歷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現實版七星魯王宮

歷史上,西夏曾與宋、遼鼎足而立,號稱「宋代三國」。而今只有賀蘭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築陵台,仍然默默矗立,展示著西夏王朝曾經的輝煌西夏文化,是寧夏地域文化的亮點。探尋西夏文化,自然要到西夏王陵。進入...

西夏王陵的北斗七星陵!

歷史上,西夏曾與宋、遼鼎足而立,號稱「宋代三國」。然而,成吉思汗的鐵騎最終使西夏王國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其燦爛文明,也湮沒於大火之中,只有賀蘭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 築陵台,仍然默默矗立,展示著西夏王...

西夏王陵之謎:為什麼是八卦北斗布局?

西夏王陵自被發現以來就一直很神秘,作為王室的陵墓,不管是取址、陪葬還是布局都大有講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西夏王陵為什麼是八卦北斗布局?西夏,在中國歷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個以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