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的北斗七星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西夏曾與宋、遼鼎足而立,號稱「宋代三國」。
然而,成吉思汗的鐵騎最終使西夏王國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其燦爛文明,也湮沒於大火之中,只有賀蘭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 築陵台,仍然默默矗立,展示著西夏王朝曾經的輝煌
西夏文化,是寧夏地域文化的亮點。
探尋西夏文化,自然要到西夏王陵。
進入陵區之後,藍天之下,一座座兀然獨立的塔形黃土堆忽然躍入視線時,就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其神秘的氛圍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歷史迷城,每座陵園,都纏繞著解不開的問號。
帝陵墓主之謎
公元1038年,党項人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市)建都稱帝,建立大夏王朝,西夏語為「大白高國」,即後人所稱「西夏」。
西夏的疆域,曾經「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最鼎盛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南部的廣大地區。
西夏曾與宋、遼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居其一」。
1227年,西夏為蒙古大軍所滅。
西夏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歷代帝王及王公大臣陵墓所在地即為西夏王陵,位於銀川西郊的賀蘭山東麓地帶,這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
陵區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帝陵和陪葬墓群以「頭枕青山,腳蹬黃河」之勢分布,每座陵墓高大而又孑然獨立。
奇怪的是,帝陵只發現了9座。
事實上,李元昊稱帝建國後,曾經追封其祖父和父親為帝,所以西夏有12位名義上的皇帝。
除了末代皇帝沒有陵墓之外,西夏王陵區當有11座帝陵,但目前僅發現9座,缺少的兩座是已被夷為平地?還是有兩位皇帝根本就沒葬在陵區?不得而知。
陵區里,9座帝陵組成了一個北斗七星圖案,200多座陪葬墓則按星象布局排列,其規模與河南鞏縣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當。
這9座帝陵,除了少數幾座可以確定墓主身份外,大多是根據陵墓的位置、形制、規模,和同時代的宋陵比較後而推測出來的。
走在已開發的陵區中,不經意間腳下就會出現一塊綠琉璃瓦碎片,西夏博物館館長馬升林撿起一塊琉璃瓦片,對來自五自治區媒體聯動採訪團的記者們說:「這是陵塔上的瓦片,原來黃土堆上是有宏偉的建築的,可惜已經毀於戰火。
」記者隨手撿了一塊細看,擦去黃土,陽光下那一抹綠釉,依然光彩奪目。
沉甸甸的瓦片,比任何一份考古解說資料都要厚重。
據馬升林介紹,西夏陵區的地表,遺存了大量的獸面紋、花卉紋瓦當,綠琉璃瓦,花紋磚等,以及精工製作的石雕欄柱和男女像力士石座等大型建築物件,據此專家考證,陵園的建築曾經都是高大的傳統大屋頂建築,規模宏偉,莊嚴肅穆,可惜都在蒙古大軍的鐵蹄和大火中消失
西夏王陵的發現
西夏王陵的考古,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在中國少數民族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說起西夏王陵的發現,馬升林說,「 充滿了傳奇和意外」。
1227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包圍夏都興慶府達半年之久,西夏人拚死抵抗,蒙古軍隊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成吉思汗病逝前,降旨對西夏「以滅之」。
經過一番血雨腥風,蒙古大軍最終攻下了興慶府,西夏王朝覆滅。
元人主修了《宋史》、《遼史》和《金史》,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國傳》、《党項傳》,沒有為西夏編修專史。
但是,後世的研究者們從那些廢棄的建築、出土文物和殘缺的經卷中,努力尋找著這個古老王朝的蹤跡。
上世紀70年代初,寧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銀川市以西約45公里的賀蘭山下做考古調查,在碑亭的遺址堆土中,偶然發現了刻有西夏文字的殘碑。
考古工作者查閱歷史文獻,在《嘉靖寧夏新志》中發現了明確的記載:「李王墓,賀蘭之東,數冢巍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
人有掘之者,無一物。
」由此,考古工作者恍然大悟:原來賀蘭山下的宏偉墓群,是西夏王陵!
在《嘉靖寧夏新志》上,還記載了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古冢謠》:「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
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年王與侯。
」此詩形象地描繪了當時西夏王陵的情景。
數百年來,在荒無人煙的蒼涼戈壁上,這片王陵廢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經過搶救性的挖掘工作之後,一個古老的墓室終於重見天日。
墓室中發現了一些武士像等工筆壁畫,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藝品及方磚等陶製品,方磚之上布滿了一個個方塊文字及花紋……那些出土的方塊字,正是已經湮滅於茫茫歷史煙塵之中的西夏文字。
此後30多年,考古人員對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從中發掘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
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遊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還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以及工藝精巧的各類銅器、陶棋子等。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當中還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
這些文物的發現為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
與此同時,考古工作者還對陵區進行了多次全面的調查與測繪調查,並不斷發現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
專家證實,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陵墓,而另一些陵墓則由於賀蘭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陵墓群的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而東西5公里,南北10多公里,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園在我國也實屬罕見。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參觀了西夏王陵之後,興奮地說:「這是東方的金字塔!」從此,「東方金字塔」就成了西夏王陵的代名詞。
千年古墓盜洞百出,專家氣憤不已卻一腳踹出億元國寶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滅,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王朝被逐漸掩埋在歷史的塵沙之中,成為鮮為人知的「神秘古國」,去年的九月份寧夏博物館鎮館之寶「鎏金銅牛」亮相於瀋陽...
揭秘 | 你知道「東方金字塔」在哪嗎 ?
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4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0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有9座帝陵,約250座陪------葬墓,這篇陵區地闊野平...
此國家曾被成吉思汗覆滅,70年代陵墓突現 被稱「東方金字塔」
導語:它是一個被成吉思汗覆滅的國家,它有著獨特的文化歷史,但因一場大屠殺,近乎埋沒在歷史的長河,百年後又將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國,而這時的他已少有人叫他西夏王朝。他是以皇陵的面目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軍方施工炸出千年古墓,不長草不落鳥,出土文物還禁止出境
導讀:眾所周知,我國的古墓非常對,但大多數都是民間無意發現而上報挖掘的。而有一些古墓比較奇特,是由軍隊發現的。在軍隊發現的幾座大型古墓或古墓群中,最為出名的還是這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走近「東方金字塔」:探尋塵封西夏故事
與歷史對話:走近「東方金字塔」 探尋塵封西夏故事巍巍賀蘭山下,有一處「東方金字塔」,她肅穆、蒼涼、巍峨、神秘,那些斷壁殘垣在風蝕日曬中,顯示著一種與時間和沙暴相抗衡的頑韌。8月14日,全國網絡媒...
西夏王陵為何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1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4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0公里,總面積近5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有9座帝陵,約250座陪葬墓,這片陵區地闊野平,居高俯...
乘著一趟列車,駛進一個故國的文明,扒一扒西夏
2013年4月,K1286/5次(青島—銀川)旅客列車開行,這是濟南鐵路局首開寧夏方向的列車。中午時分從青島踏上旅途,行經山東、河北、山西、寧夏四省,第二天一早便可到達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飛馳...
來這裡,探尋最神秘的西夏文化
來寧夏,除了看沙漠,還可以探尋最獨有的西夏文化。公元1038年,党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西夏是中國中古時期的一個王朝,在當時與宋 、遼鼎足而立,號稱宋代三國...
賀蘭山下帝王陵,幾抔黃土背後謎一般的王朝
古往今來沒有哪個王朝像西夏王朝如此神秘,謎一樣的西夏國在歷史上存在了189年,先後傳位十代君主。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字,實行科舉制度興建學府,並參...
揭秘賀蘭山下西夏王陵的前塵往事,隱匿千年又如何重現江湖
秋日的銀川,金風送爽。賀蘭山下晴空萬里,空氣是相當的好。在一片荒原上矗立著西夏王陵路蒼桑的身影!西夏王朝在蒙古鐵騎的毀滅性衝擊之下灰飛煙滅了,但西夏王陵卻保存下來,成為這個從前盛極一時的政權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