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馬王堆漢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王堆漢墓簡

從筆畫上看,馬王堆漢墓簡的書寫者頗能隨心所欲地將剛柔不同的筆畫揉和在一起。

結構上,其中宮緊湊,四周舒展,左右避讓,上下呼應,顧盼有情。

特別是其波挑披拂之處,有一種變化奇麗的特殊意蘊。

再從整體布局上看,該簡的黑白布局隨意自然,疏朗有致,毫無匠氣而顯得神采飛揚。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批帛書和書簡,在反映漢初文字的隸變情況方面最具代表性。

這些簡的簡幅較寬,書寫時便於發揮書法特性。

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

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

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

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

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蹟,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

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

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

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

《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的醫學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

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光澤如新。

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

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

有一件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色澤如新,馬王堆漢墓的彩繪漆棺棺面漆繪的流雲漫捲,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體態生動,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

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

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12萬多字。

另外還有幾冊圖籍,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

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其繪製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先後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評價極高,譽為「驚人的發現」。

根據漆器款識、封泥、印章等推斷,一號墓為利蒼之妻,二號墓為利蒼本人,三號墓則是利蒼之子,三座墓葬的時間相距約20多年。

一號墓由墓頂至槨室深達20米。

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由三槨(外槨、中槨、內槨)、三棺(外棺、中棺、內棺),以及墊木所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約1萬餘斤。

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達60-130厘米。

棺內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屍(利蒼的妻子辛追),屍體長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潤澤柔軟,部分毛髮尚存,部分關節可以彎動,許多軟組織比較豐滿,柔潤而有彈性。

古屍內臟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對位置基本正常。

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屍。

馬王堆漢墓遺址位於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里。

因傳馬王堆漢墓遺址為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

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

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大17.8米,深16米。

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保存下來,並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

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

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

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

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

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

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軑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骨質印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

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

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誌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

1號墓在構建時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的封土,則其年代應再晚些。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王堆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3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

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摺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

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

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書有今本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

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紀年木牘

馬王堆墓出土的帛書

延伸閱讀(一)

馬王堆漢簡之十問

黃帝問於天師曰:「萬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長?日月何得而明?」天師曰:「爾察天地之情,陰陽為正,萬物失之而不繼,得之而贏。

食陰擬陽,稽於神明。

食陰之道,虛而五藏,廣而三咎,若弗能出朴。

食之貴靜而神風,距而兩峙,參築而毋遂,神風乃生,五聲乃對。

吸毋過五,致之口,枚之心,四輔所貴,玄尊乃至。

飲毋過五,口必甘味,至之五藏,形乃極退。

搏而肌膚,及夫發末,毛脈乃遂,陰水乃至,濺彼陽勃,堅蹇不死,飲食賓體,此謂復奇之方,通於神明。

」天師之食神氣之道。

黃帝問於大成曰:「民何失而顏色鹿黎,黑而蒼?民何得而腠理靡曼,鮮白有光?」大成答曰:「君欲練色鮮白,則察觀尺蠖。

尺蠖之食方,通於陰陽,食蒼則蒼,食黃則黃。

唯君所食,以變五色。

君必食陰以為常,助以柏實盛良,飲走獸泉英,可以 老復壯,曼澤有光。

接陰將眾,繼以蜚蟲,春爵雀員子,興彼鳴雄,鳴雄有精,誠能服此,玉策復生。

太上藝遇,壅彼玉竇,盛乃從之,員子送之;若不埶遇,置之以 。

誠能服此,可以起死。

」大成之起死食鳥精之道。

黃帝問於曹熬曰:「民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曹熬答曰:「□□□□□而取其精。

待彼合氣,而微動其形。

能動其形,以致五聲,乃入其精,虛者可使充盈,壯者可使久榮,老者可使長生。

長生之稽,偵用玉閉,玉閉時辟,神明來積。

積必見章,玉閉堅精,必使玉泉毋傾,則百疾弗嬰,故能長生。

接陰之道,必心塞葆。

形氣相葆,故曰:壹至勿瀉,耳目聰明;再至勿瀉,音氣高揚;三至勿瀉,皮革有光;四至勿瀉,脊胠不傷;五至勿瀉,尻髀能壯;六至勿瀉,百脈通行;七至勿瀉,終身失殃;八至勿瀉,可以壽長;九至勿瀉,通於神明。

」曹熬之接陰治神氣之道。

黃帝問於容成曰:「民始敷淳溜刑,何得而生?溜刑成體,何失而死?何泄之人也,有惡有好,有夭有壽?欲聞民氣贏屈弛張之故。

」容成答曰:「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

天氣月盡月盈,故能長生。

地氣歲有寒暑,險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

君必察天地之情,而行之以身。

有徵可知,間雖聖人,非其所能,唯道者知之。

天地之至精,生於無征,長於無形,成於無體,得者壽長,失者夭死。

故善治氣摶精者,以無征為積,精神泉溢,吸甘露以為積,飲瑤泉靈尊以為經,去惡好俗,神乃溜刑。

吸氣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

上下皆精,寒溫安生?息必深而久,新氣易守。

宿氣為老,新氣為壽。

善治氣者,使宿氣夜散,新氣朝最,以徹九竅,而實六府。

食氣有禁,春避濁陽,夏避湯風,秋避霜霧,冬避凌陰,必去四咎,乃深息以為壽。

朝息之志,其出也務合於天,其入也揆彼閨滿,如藏於淵,則陳氣日盡,而新氣日盈,則形有雲光。

以精為充,故能久長。

晝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聰明,陰陰喜氣,中不潰腐,故身無苛殃。

暮息之志,深息長除,使耳勿聞,且以安寢。

魂魄安形,故能長生。

夜半之息也,覺寤毋變寢形,深徐去勢,六府皆發,以長為極。

將欲壽神,必以腠理息。

治氣之精,出死入生,驩欣美谷,以此充形,此謂摶精。

治氣有經,務在積精,精盈必瀉,精出必補。

補瀉之時,於 為之。

出入,以修美浬, 白內成,何病之有?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菀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

俗人芒生,乃恃巫醫,行年桼十,形必夭埋,頌事自殺,亦傷悲哉。

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漏泄。

心制死生,孰為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累世。

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

彼生之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

明大道者,其行陵雲,上自 榣,水流能遠,龍登能高,疾不力倦,□□□□□□□巫成 □□不死。

巫成 以四時為輔,天地為經,巫成 與陰陽皆生。

陰陽不死,巫成 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

」酒食五味,以志治氣。

目明耳聰,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盈生,繇使則可以久交,可以遠行,故能壽長。

堯問於舜曰:「天下孰最貴?」舜曰:「生最貴。

」堯曰:「治生奈何?」舜曰:「審夫陰陽。

」堯曰:「人有九竅十二節,皆設而居,何故而陰與人俱生而先身去?」舜曰:「飲食弗以,謀慮弗使,諱其名而匿其體,其使甚多而無寬禮,故與身俱生而先身死。

」堯曰:「治之奈何?」舜曰:「必愛而喜之,教而謀之,飲而食之,使其題 堅強而緩事之,必盬之而勿予,必樂矣而勿瀉,材將積,氣將畜,行年百歲,賢於往者。

」舜之接陰治氣之道。

王子喬父問彭祖曰:「人氣何是為精乎?」彭祖答曰:「人氣莫如朘精。

朘氣菀閉,百脈生疾;朘氣不成,不能繁生,故壽盡在朘。

朘之葆愛,兼予成佐,是故道者發明唾手循臂,摩腹從陰從陽。

必先吐陳,乃吸朘氣,與朘通息,與朘飲食,飲食完朘,如養赤子。

赤子驕悍數起,慎勿。

繇使則可以久交,可以遠行,故能壽長。

出入,以修美理,固薄內成,何病之有?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菀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

俗人芒性,乃恃巫醫,行年七十,形必夭埋,容事自殺,亦傷悲哉。

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漏泄。

心制死生,孰為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累世。

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

彼生之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

明大道者,其行陵雲,上自群瑤,水流能遠,龍登能高,疾不力倦,□□□□□□□務成昭□□不死。

務成昭以四時為輔,天地為經,務成昭與陰陽皆生。

陰陽不死,務成昭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

帝盤庚問於耇老曰:「聞子接陰以為強,吸天之精,以為壽長,吾將何處而道可行?」耇老答曰:「君必貴夫與身俱生而先身老者,弱者使之強,短者使長,貧者使多糧。

其事壹虛壹實,治之有節:一曰垂肢,直脊,撓尻;二曰疏股,動陰,縮州,三曰合睫毋聽,吸氣以充 ;四曰含其五味,飲夫泉英;五曰 精皆上,吸其大明。

至五而止,精神日怡。

」耇老接陰食神氣之道。

禹問於師癸曰:「明耳目之智,以治天下,上均沉地,下因江水,至會稽之山,處水十年矣。

今四肢不用,家大亂,治之奈何?」師癸答曰:「凡治政之紀,必自身始。

血氣宜行而不行,此謂 殃,六極之宗也。

此氣血之續也,筋脈之族也,不可廢忘也。

於 也施,於味也移,導之以志,動之以事。

非味也,無以充其中而長其節;非志也,無以知其中虛與實;非事也,無以動其四肢而移去其疾。

故覺寢而引陰,此謂練筋;既伸又屈,此謂練骨。

動用必當,精故泉出。

行此道也,何世不物忽?」禹於是飲湩,酒食五味,以志治氣。

目明耳聰,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盈生。

以安後姚,家乃復寧。

師癸治神氣之道。

文摯見齊威王,威王問道焉,曰:「寡人聞子大夫之博於道也,寡人已宗廟之祠,不暇其聽,欲聞道之要者,二、三言而止。

」文摯答曰:「臣為道三百編,而 最為首。

」威王曰:「子繹之, 時食何是有?」文摯答曰:「淳酒毒韭。

」威王曰:「子之長韭何邪?」文摯答曰:「后稷播耰,草千歲者唯韭,故因而命之。

其受天氣也早,其受地氣也葆,故聶辟懹怯者,食之恆張;目不察者,食之恆明;耳不聞者,食之恆聰;春三月食之,苛疾不昌,筋骨益強,此謂百草之王。

」威王曰:「善。

子之長酒何邪?」文摯答曰:「酒者,五穀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徹而周,不胥 而究理,故以為百藥由。

」威王曰:「善。

然有不如子言者,夫春沃瀉入入以韭者,何其不與酒而恆與卵邪?」文摯答曰:「亦可。

夫 者,陽獸也,發明聲聰,伸頭羽張者也。

復陰三月,與韭俱徹,故道者食之。

」威王曰:「善。

子之長 何邪?」文摯答曰:「夫 ,非徒生民之事也。

舉鳧雁、鵠、鷫相、蚖蟺、魚蟞、蝡動之徒,胥食而生者也;食者,胥 而成者也。

夫 ,使食靡消,散藥以流刑者也。

譬 於食,如火於金。

故一夕不 ,百日不復。

食不化,必如純鞠,是生甘心密墨,危傷痹蹶,故道者敬 。

」威王曰:「善。

寡人恆善暮飲而連於夜,苟無苛乎?」文摯答曰:「無妨也。

譬如鳥獸,早早起,暮暮起,天者受明,地者受晦,道者究其事而止。

夫食氣潛入而默移,夜半而□□□□□氣,致之六極。

六極堅精,是以內實外平,痤 弗處,癰噎不生,此道之至也。

」威王曰:「善。

王期見,秦昭王問道焉,曰:「寡人聞客食陰以為動強,吸氣以為精明。

寡人何處而壽可長?」王期答曰:「必朝日月而吸其精光,食松柏,飲走獸泉英,可以 老復壯,曼澤有光。

夏三月去火,以日爨烹,則神慧而聰明。

接陰之道,以靜為強,平心如水,靈露內藏,款以玉策,心毋怵盪,五音進答,孰短孰長,吸其神霧,飲夫天漿,致之五藏,欲其深藏。

龍息以晨,氣形乃剛,襄□□□,□□近水,精氣凌健久長。

神和內得,魂魄皇□,五藏固薄,玉色重光,壽參日月,為天地英。

」昭王曰:「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王堆彩棺槨上有什麼

馬王堆漢墓是中國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位於湖南長沙東郊。共3座。1972年發掘馬王堆一號墓,一號墓墓主應是利倉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後數年至十幾年間。出土的了非常精彩的文...

馬王堆帛書分片欣賞

馬王堆帛書是中國馬王堆漢墓3號墓出土的帛書。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一塗漆木匣中。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

肉身不腐!馬王堆漢墓睡美人「復活」之謎

新成立的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教研室主任羅學港最近說:「我們利用X光對馬王堆女屍進行了觀察,發現30年前我們注入女屍血管內的顯影劑現在仍在流動,說明女...